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练习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练习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9 22:46:1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B )(2分)
A.堡垒(lěi)  凸现(tū)  羸弱(yíng)  风餐露宿(sù)
B.辜负(gū)
皑皑(ái)
遨游(áo)
耐人寻味(nài)
C.告罄(qìn)
严谨(jǐn)
炽热(chì)
天涯海角(yá)
D.吟唱(yín)
铁镍(niè)
烧灼(sháo)
心有灵犀(xī)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2分)
A.疲惫   拯救   点缀   耀武扬威
B.凛冽   遗霜   保佑   忧心忡忡
C.吞噬   拍摄   闲暇   语无论次
D.轮廓   迟钝   绸密   五脏六腑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C )(2分)
A.陈冬和景海鹏在太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三十三天。
B.我和小学同学李红在北京不期而遇,开心极了。
C.这桌饭菜耐人寻味,让人满口生津。
D.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B.她哼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和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它体现了茨威格卓尔不凡的手笔和凝重的传记风格。
B.《太空一日》是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作品,课文详细介绍了“我”太空一天的生活。
C.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D.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分为自传和他传,传记可以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6.古诗文默写。(4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独怆然而涕下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可怜夜半虚前席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闲敲棋子落灯花__。(赵师秀《约客》)
(4)《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风,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是:
_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
7.名著阅读。(5分)
突然一下的冲击把我震倒了。诺第留斯号碰上了一座暗礁,它停住不动,靠左舷轻微地搁浅下来。当我站起来时,我看见平台上来了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副。他们将船的情形检查一下,彼此用我不懂的语言说了几句话。……尼摩船长很冷静,好像一点也不激动,一点也不失望地走近前来,他总是那样胸有成竹。……
“尼摩船长,”我并没有注意他这一句话的讽刺语气,我又说,“但诺第留斯号是在高潮来的时候搁浅了。一般说来,太平洋的潮水上涨时是不高的,如果您不能把诺第留斯号浮起来——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那我就看不到它有什么法子,能够离开暗礁,重回大海。”
“太平洋的潮水涨得不高,教授,您说得对,”尼摩船长回答我,“但是托列斯海峡,高潮和低潮之间,仍然有一米半的差别。今天是1月4日,过五天月亮就圆了。如果这个讨人喜欢的月球,不掀起足够的水量,不给我出一把力做我只想由它来做的这件好事,我才十分奇怪呢!”
(1)这段情节发生的地点是哪里?(2分)
__托列斯海峡。__
(2)这段情节表现了尼摩船长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__遇事冷静、对未来胸有成竹。__
8.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6分)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3分)
__错别字,借(化、改、移)用成语,新语(新鲜用语)现象。或:汉字使用不规范,新鲜用语(新语)现象。__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__示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街头用字;除了在网络、报刊、图书馆还可以在街头巷尾收集学习资料;掌握新鲜用语;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传承祖国语言文化……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河中石兽(1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二石兽并沉焉( 一起,都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
(3)盖石性坚重( 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
(4)求之下流,固颠( 本来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可以主观判断吗?__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__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__
(二)明天的寓言(17分)
[美国]蕾切尔·卡逊
①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能够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树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树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②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荚蒾和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出来,在出露于雪层之上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③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这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④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里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他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⑤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花要开了,但在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⑥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遭劫后的焦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亡。
⑦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屋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落到房檐、草坪、田地和小河上。
⑧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⑨上述的这个城镇虽然是虚拟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蒙受了大量的不幸。在人们的忽视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这个想象中的悲剧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
13.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分)
__科幻小说。__
14.这篇文章共有九段,若分成三个部分,应该怎样划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__第一部分(①~②):虚拟城镇环境美好的昨天。第二部分(③~⑦):虚拟城镇环境变坏的今天。第三部分(⑧~⑨):提示变化原因,预测明天的后果。__
15.文中说“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能够生活得很和谐”,归纳一下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它。(3分)
__城镇位置优越。终年环境美丽,动植物种类丰富,小溪洁净又清凉,人们到小溪边捕鱼。旅行者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观赏候鸟,欣赏路边花草树木。__
16.第⑨段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的“幽灵”是指什么?(2分)
__环境被污染的危害。__
17.请你想想办法来改变一下文章中说的局面,对未来作美好的畅想。(4分)
__人们改变了种植方式,注意保护环境,树木渐渐地生长起来,鸟儿又飞回来了,狐狸、小鹿徜徉在林间。__
(三)像蒲公英一样生存(15分)
李智红
①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③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④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⑤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⑥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⑦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18.“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__写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写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伸曲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对比,表现出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__
19.文中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_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等比喻,从颜色、形态、形状等方面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富有诗意般的可爱。_
(2)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__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__
20.第③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4分)
__①与后面写的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长在墙角、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的内涵;②用以说明同种类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__
21.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4分)
__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平和而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__
三、作文(50分)
22.动物和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其中一定有你所喜欢的。请你选择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写作对象,自拟题目,大胆地想象,运用你最熟悉的写法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5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堡垒(lěi)  凸现(tū)  羸弱(yíng)  风餐露宿(sù)
B.辜负(gū)
皑皑(ái)
遨游(áo)
耐人寻味(nài)
C.告罄(qìn)
严谨(jǐn)
炽热(chì)
天涯海角(yá)
D.吟唱(yín)
铁镍(niè)
烧灼(sháo)
心有灵犀(xī)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疲惫   拯救   点缀   耀武扬威
B.凛冽   遗霜   保佑   忧心忡忡
C.吞噬   拍摄   闲暇   语无论次
D.轮廓   迟钝   绸密   五脏六腑
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陈冬和景海鹏在太空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三十三天。
B.我和小学同学李红在北京不期而遇,开心极了。
C.这桌饭菜耐人寻味,让人满口生津。
D.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B.她哼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C.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和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它体现了茨威格卓尔不凡的手笔和凝重的传记风格。
B.《太空一日》是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作品,课文详细介绍了“我”太空一天的生活。
C.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D.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分为自传和他传,传记可以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6.古诗文默写。(4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4)《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风,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5分)
突然一下的冲击把我震倒了。诺第留斯号碰上了一座暗礁,它停住不动,靠左舷轻微地搁浅下来。当我站起来时,我看见平台上来了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副。他们将船的情形检查一下,彼此用我不懂的语言说了几句话。……尼摩船长很冷静,好像一点也不激动,一点也不失望地走近前来,他总是那样胸有成竹。……
“尼摩船长,”我并没有注意他这一句话的讽刺语气,我又说,“但诺第留斯号是在高潮来的时候搁浅了。一般说来,太平洋的潮水上涨时是不高的,如果您不能把诺第留斯号浮起来——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那我就看不到它有什么法子,能够离开暗礁,重回大海。”
“太平洋的潮水涨得不高,教授,您说得对,”尼摩船长回答我,“但是托列斯海峡,高潮和低潮之间,仍然有一米半的差别。今天是1月4日,过五天月亮就圆了。如果这个讨人喜欢的月球,不掀起足够的水量,不给我出一把力做我只想由它来做的这件好事,我才十分奇怪呢!”
(1)这段情节发生的地点是哪里?(2分)
(2)这段情节表现了尼摩船长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8.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
(6分)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3分)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河中石兽(1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二石兽并沉焉(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3)盖石性坚重( 
 )
(4)求之下流,固颠(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二)明天的寓言(17分)
[美国]蕾切尔·卡逊
①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能够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树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树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②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荚蒾和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出来,在出露于雪层之上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③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这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④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里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他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⑤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花要开了,但在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⑥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遭劫后的焦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亡。
⑦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屋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落到房檐、草坪、田地和小河上。
⑧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⑨上述的这个城镇虽然是虚拟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蒙受了大量的不幸。在人们的忽视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这个想象中的悲剧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
13.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分)
14.这篇文章共有九段,若分成三个部分,应该怎样划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15.文中说“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能够生活得很和谐”,归纳一下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它。(3分)
16.第⑨段中“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的“幽灵”是指什么?(2分)
17.请你想想办法来改变一下文章中说的局面,对未来作美好的畅想。(4分)
(三)像蒲公英一样生存(15分)
李智红
①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②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③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④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⑤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⑥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⑦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竟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18.“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请分点简要分析。(3分)
19.文中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2)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20.第③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1.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4分)
三、作文(50分)
22.动物和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其中一定有你所喜欢的。请你选择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写作对象,自拟题目,大胆地想象,运用你最熟悉的写法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500字以上。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