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练习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练习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9 22:5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捶击(chuí)  诬蔑(miè)  悲愤(fèn)  挑拨离间(jiàn)
B.埋没(mò)
膏药(ɡāo)
襁褓(qiǎnɡ)
强词夺理(qiánɡ)
C.纳闷(mèn)
堕落(duò)
贴切(tiě)
分崩离析(bēnɡ)
D.浩劫(jié)
萦绕(sǔ)
枷锁(jiā)
暴风骤雨(zhò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光明正大  担惊受怕
B.招摇撞骗  风口浪坚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C.强词夺理  平义近人  大公无私  相辅相成
D.不修边副  入木三分  诚惶诚恐  自园其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B.他如今事业正可谓光辉灿烂,如日中天。
C.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1项是
(  )(3分)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②④①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他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作者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演讲。作者是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希腊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上发表的演讲。
9.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有关他的故事有“参加苏维埃红军”等等。
C.保尔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叫谢廖沙、冬尼娅。
D.保尔被校长开除是因为保尔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土灰撒在神父家复活节蒸糕点用的面团上了。
10.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3分)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11.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4)
,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抒发游子思乡悲情的句子是:
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12.综合性学习。(共10分)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3分)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3分)
(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4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3题。(共3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3.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共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 
 )   
(2)惟吾德馨 (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6.《桃花源记》和《陋室铭》两文都有环境描写,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2分)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0~10
℃时生成,超过20
℃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4
℃;其次,可燃冰在0
℃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7.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条件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3分)
A.可燃冰在0~20
℃之间可以生成。
B.可燃冰在0
℃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
C.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D.可燃冰的生成必须经过地壳运动。
18.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9.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3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5题。(共13分)
别人肩上的雨
马 德
①那天,下着雨。
②迎面走过来两个人,是两口子,很年轻。他们走得很匆忙,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他俩共打着一把伞,伞在女人的手里。男人又高又胖,女人把伞举得高高的,故意把伞盖倾向男人一边。
③男人只顾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和女人说话。他们经过的时候,我看见,女人的右肩上,落了一肩的雨。但,男人不知道,男人只顾说话,只顾向前走路。
④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只要女人不说,男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⑤下面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次失误操作中,他被工厂的机器压残了双腿,为此,他要死要活地闹了好长一阵子。那一段时间,母亲战战兢兢,小心陪侍着他。
⑥好不容易,他从这场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摇着轮椅四处转转。有人劝母亲,说,趁孩子年轻,带着他去好看好玩的风景名胜区看看,多见见世面吧,或许,他会好些。母亲摇摇头,说,家里挺好的,我们哪儿也不愿意去。
⑦起初,年轻人不以为意,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⑧有一天,年轻人被网上的一组照片惊呆了。他突然对母亲说,妈,我想去黄山!母亲一怔,呆了一会儿,说:“孩子,咱们哪儿也不去,家里就挺好的。”谁知道,这一次年轻人突然愤怒了,他咆哮着对母亲说:“你哪里也不带我去,你想把我憋疯啊,我看你是舍不得花钱!”
⑨母亲像是做错了什么,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之后的日子,他动不动就和母亲耍性子。然而,无论他怎么闹,母亲只是闷着头做事,一句话也不说。人们都说,这做母亲的,也太抠门了!
⑩几年后,他成了家,有了妻儿,还开办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小工厂。一天,在饭桌上,一家子吃饭。他提议说:“妈,现在咱家条件也好了,一家人出去转转吧,好多名山大川,我们还没看过呢。”母亲坐在那里,一边大颗大颗落泪,一边连连点头说:“是,孩子,咱们该出去了。”然后,便颤颤巍巍地从另一个屋里找来一包东西。
?母亲一层一层把包打开,里边包裹着厚厚的几沓人民币。母亲满眼噙着泪花,说:“孩子,妈不是没有钱,那些年,不带你出去,真的不是舍不得花钱,妈只是不敢,妈怕你看到别人都活蹦乱跳的,自己再想不开……”
?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号啕大哭。他哪里知道,母亲这些年来,为他遭受了多少辛酸与委屈。
?在我们的生命中,好多人都为我们擎过一把伞,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绚丽的生活过黯淡了,把精彩的日子过平常了,就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过粗心,从来没有意识到头顶上有这把伞,也从未留意过落在亲友或他人肩上的那一肩雨。
?是的,如果我们留意到了,就一定能在那一片湿润中,触摸到人生的幸福。
选文标题“别人肩上的雨”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
(2)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号啕大哭。
23.选文中第一个故事中的“女人”与第二个故事中的“母亲”都有着哪种高贵品质?(2分)
24.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2分)
25.
选文在材料使用上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旅行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符合文体;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3分)
A.捶击(chuí)  诬蔑(miè)  悲愤(fèn)  挑拨离间(jiàn)
B.埋没(mò)
膏药(ɡāo)
襁褓(qiǎnɡ)
强词夺理(qiánɡ)
C.纳闷(mèn)
堕落(duò)
贴切(tiě)
分崩离析(bēnɡ)
D.浩劫(jié)
萦绕(sǔ)
枷锁(jiā)
暴风骤雨(zhòu)
【解析】B.强(qiǎnɡ);C.贴(tiē);D.萦(yí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3分)
A.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光明正大  担惊受怕
B.招摇撞骗  风口浪坚  格物致知  不知所措
C.强词夺理  平义近人  大公无私  相辅相成
D.不修边副  入木三分  诚惶诚恐  自园其说
【解析】B.风口浪尖;C.平易近人;D.不修边幅、自圆其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B.他如今事业正可谓光辉灿烂,如日中天。
C.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D.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解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地笑的意思,不能与感叹搭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解析】A.将“打出”改为“迎来”;B.在“羽毛”前加“似乎听到”;C.缺少宾语,在句末加“的辛苦表现”。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解析】“绽放”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形容缤纷的花炮用“绽放”,由此排除了B、C项。“闪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应用“闪烁”;接着应是“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跳动”在弓弦上。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3分)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解析】“十七八”之间不用标点符号,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1项是
( B )(3分)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②④①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3分)
A.《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他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作者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演讲。作者是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希腊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上发表的演讲。
【解析】顾拜旦是法国人。
9.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有关他的故事有“参加苏维埃红军”等等。
C.保尔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叫谢廖沙、冬尼娅。
D.保尔被校长开除是因为保尔在神父家补课时,把一撮土灰撒在神父家复活节蒸糕点用的面团上了。
【解析】不是“土灰”而是“烟末”。
10.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3分)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11.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海内存知己,__天涯若比邻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蒹葭苍苍,__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
(4)__清晨入古寺__,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黄发垂髫__,__并怡然自乐__。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抒发游子思乡悲情的句子是:__夕阳西下__,__断肠人在天涯__。
(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气蒸云梦泽__,__波撼岳阳城__。
12.综合性学习。(共10分)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3分)
__示例一: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__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3分)
__示例一: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示例二:如果将手机带入校园,交给老师保管。示例三:把手机当做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__
(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4分)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_讲用手机的故事__
环节三:__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__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__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3题。(共3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3.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共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 同“邀”,邀请 )   
(2)惟吾德馨 ( 德行美好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__
16.《桃花源记》和《陋室铭》两文都有环境描写,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__描写世外桃源是为了与黑暗现实相对比,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腐败的失望,表现出对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向往。而描写“陋室”环境的恬静雅致,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__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共12分)
可燃冰
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烷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0~10
℃时生成,超过20
℃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4
℃;其次,可燃冰在0
℃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气压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17.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条件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D )(3分)
A.可燃冰在0~20
℃之间可以生成。
B.可燃冰在0
℃时,只需30个大气压就可以生成。
C.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D.可燃冰的生成必须经过地壳运动。
18.第④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不能去掉。“几乎”表程度,意思是“差不多,接近于”,它表明可燃冰燃烧后还是会产生少量污染物,若去掉“几乎”,则不能准确表达这种意思。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__
19.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第④段主要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能更准确具体地说明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洁净新能源。__
20.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3分)
__严重破坏环境,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海啸。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5题。(共13分)
别人肩上的雨
马 德
①那天,下着雨。
②迎面走过来两个人,是两口子,很年轻。他们走得很匆忙,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他俩共打着一把伞,伞在女人的手里。男人又高又胖,女人把伞举得高高的,故意把伞盖倾向男人一边。
③男人只顾往前走着,一边走,一边和女人说话。他们经过的时候,我看见,女人的右肩上,落了一肩的雨。但,男人不知道,男人只顾说话,只顾向前走路。
④一瞬间,人生走过。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只要女人不说,男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⑤下面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次失误操作中,他被工厂的机器压残了双腿,为此,他要死要活地闹了好长一阵子。那一段时间,母亲战战兢兢,小心陪侍着他。
⑥好不容易,他从这场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摇着轮椅四处转转。有人劝母亲,说,趁孩子年轻,带着他去好看好玩的风景名胜区看看,多见见世面吧,或许,他会好些。母亲摇摇头,说,家里挺好的,我们哪儿也不愿意去。
⑦起初,年轻人不以为意,母亲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⑧有一天,年轻人被网上的一组照片惊呆了。他突然对母亲说,妈,我想去黄山!母亲一怔,呆了一会儿,说:“孩子,咱们哪儿也不去,家里就挺好的。”谁知道,这一次年轻人突然愤怒了,他咆哮着对母亲说:“你哪里也不带我去,你想把我憋疯啊,我看你是舍不得花钱!”
⑨母亲像是做错了什么,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之后的日子,他动不动就和母亲耍性子。然而,无论他怎么闹,母亲只是闷着头做事,一句话也不说。人们都说,这做母亲的,也太抠门了!
⑩几年后,他成了家,有了妻儿,还开办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小工厂。一天,在饭桌上,一家子吃饭。他提议说:“妈,现在咱家条件也好了,一家人出去转转吧,好多名山大川,我们还没看过呢。”母亲坐在那里,一边大颗大颗落泪,一边连连点头说:“是,孩子,咱们该出去了。”然后,便颤颤巍巍地从另一个屋里找来一包东西。
?母亲一层一层把包打开,里边包裹着厚厚的几沓人民币。母亲满眼噙着泪花,说:“孩子,妈不是没有钱,那些年,不带你出去,真的不是舍不得花钱,妈只是不敢,妈怕你看到别人都活蹦乱跳的,自己再想不开……”
?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号啕大哭。他哪里知道,母亲这些年来,为他遭受了多少辛酸与委屈。
?在我们的生命中,好多人都为我们擎过一把伞,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绚丽的生活过黯淡了,把精彩的日子过平常了,就是因为我们活得太过粗心,从来没有意识到头顶上有这把伞,也从未留意过落在亲友或他人肩上的那一肩雨。
?是的,如果我们留意到了,就一定能在那一片湿润中,触摸到人生的幸福。
21.
选文标题“别人肩上的雨”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__一指落在女人肩上的雨,二指亲友或他人对自己的担当照顾。__
2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然后雨过,然后天晴,然后那一肩的雨风干。
__三个“然后”构成排比、反复,使整个句子读起来舒缓,细致地刻画出一幅雨过天晴、雨被风干的画面,表达了对女人甘愿承担风雨的赞美之情。__
(2)年轻人听罢,先是一愣,接着,便抱着母亲号啕大哭。
__“愣”是神态描写,“抱”是动作描写,作者通过“愣”的神态和“抱”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年轻人得知实情后先吃惊后感动、感激的心理变化。__
23.选文中第一个故事中的“女人”与第二个故事中的“母亲”都有着哪种高贵品质?(2分)
__二人都无私地关心呵护家人,都善良、体贴,不求回报,都敢于担当,乐于付出。__
24.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2分)
__留意亲友或他人对自己的担当,触摸到人生的幸福。__
25.
选文在材料使用上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__作者为表现主题选取了两则材料,先略写女人呵护男人,甘愿受雨的侵袭,然后详写母亲呵护残疾儿子,甘愿受他的抱怨。两则材料比照起来,第二则更感人,故要详写第二则。这样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利于文章主题的表达。__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旅行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确定立意,符合文体;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