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认识分子
题组1 分子的概念
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 ( )
A.分子 B.质子
C.电子 D.原子核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物体中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内部结构而假想出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铁铲用久了会变薄
B.博物馆门前铜像的手被人摸久了会变小
C.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渐渐变少了
D.屋檐下的石块出现了“滴水穿石”的现象
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C.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分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冰的分子是固态的,水的分子是液态的
B.水和冰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蒸气中没有水分子
C.水分子保持了水的化学特性
D.相同质量的冰和水相比较,冰中的分子比水中的分子多很多
题组2 分子的大小
6.关于空中飘着的尘埃颗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 B.它含有几个分子
C.它的直径有几毫米 D.它是由许多个分子组成的
7.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 )
A.10-2 m B.10-10 m
C.10-5 m D.10-3 m
8.科学家观察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需要借助 (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超级电子显微镜
C.高倍天文望远镜 D.大型强子对撞机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步骤和原理如下: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油酸分子,我们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注射器测量出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7.5×10-6 cm3。
(2)把一滴油酸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甲所示。坐标纸中方格的边长为2 cm。我们可以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格子未满半个的不计,
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从而估测出这个油膜的面积是 cm2。?
(3)假设这层油膜是按图乙所示,由每个油酸分子紧密排列而组成的,则我们就可以估测出油膜分子的直径大约为 cm。?
答案详析
1.A 2.C 3.C
4.C 解析: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A错误。极细的铜屑不是铜分子,是许多铜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故B错误。由于分子非常小,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故C正确。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不是一个个小分子,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结合在一块的结果,故D错误。
5.C
6.D 解析: 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7.B 8.B
9.(2)228 (3)3.3×10-8
解析: (2)按要求读出方格数为57个,
一个方格的面积为2 cm×2 cm=4 cm2,
油膜的面积为S=57×4 cm2=228 cm2。
(3)每一滴油酸的体积为7.5×10-6 cm3,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d=VS=7.5×10-6cm3228 cm2≈3.3×10-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