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9 16:43:1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3课
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会场
巴黎和会上,有五个国家的代表在谈话:
美国(拍着胸脯说):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英国(拍了一下胳膊上的土):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太你还嫩了点!
日本(指着中国)说:它偷了我的怀表!
法国(做一个打的动作):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中国(低着头说):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
英美法日(齐拍桌子):不行!
美国(冷笑到):哼!我们已经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了日本!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
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湖北举行座谈
本报武汉5月4日电昨日下午,湖北省在武汉大学举行了以湖北各界青年代表的“五四”座谈会。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与各界青年代表畅谈回忆了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状况。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美国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独占中国,已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2.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对内掠夺土地和工矿业,赋税猛增,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混战不已,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到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这为五四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条件。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这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5.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更为庞大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
我们要忆苦思甜,把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国家的振兴崛起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定信仰跟党走。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1919.5.4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游行
示威、
罢课
严惩亲日
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前期)
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三、五四运动的扩大(后期)
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第二天,
北京学
生举行
总罢课。
他们的
爱国斗
争得到

材料:“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
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五四运动成果:
读图说史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结合图片,说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军
口号
结果
爆发
扩大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初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接龙游戏)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4.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2.主力军: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领导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名称
任务
领导阶级
前途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反帝
反封建
反帝
反封建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
马克思
主义
无产阶级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4.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主力军: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领导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想一想,猜一猜(思维导图做总结)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
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
——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1919年5月26日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中你们应该:
当你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
当祖国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样?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
“五四”一个专属于青年人的符号。这一天,不仅是青年人自己的节日盛会,也是纪念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的日子。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能力目标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年的五月四日是什么节日?——青年节。为什么将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呢?为了纪念什么运动?——五四运动。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五四运动》
【内容探究】
二、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1|、巴黎和会现场再现(学生表演)----导火线:中国外交的失败
2、我是小记者----揭示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此时此刻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加个爆发的课件)(播放爆发视频)
三、五四运动爆发(前期)
课件展示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提出的要求,结果怎么样了?请同学们快速熟悉教材60页,小组合作3分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919.5.4
北京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说明了五四运动具有翻帝反封建的特点)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说明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说明我同学们要求公平、民主)
主力:学生
斗争形式:在视频中可以看出示威游行
总罢课
提出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大巨头。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三、五四运动扩大(后期)
原因: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他们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得到陈独秀等人的宣传,再加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日本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种挑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扩大
那么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呢?请看下列材料(视频),从材料(视频)中可以看出,除了学生罢课,还有?——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活动。
五四运动的主力扩大到工人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地点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怎么样了):从第一个图片可以看出:释放被捕的学生,看第二个图片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第三个图片;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快速熟悉教材60页,小组合作3分钟,讨论交流后回答。
爆发:
1919.5.4
北京
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扩大:1919.6
上海
工人
结果: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组合作3分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回答
师: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个?——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主力军
领导力量
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课件展示中国近代史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五、想一想,猜一猜(思维导图做总结)
展示板书设计
六、课件展示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