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准》将“负数”引入了小学数学的课堂,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负数的第一课时,但不介绍负号和负数。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阅读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认识摄氏度和零下温度;把四个城市天气预报中的信息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整理在表中,了解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求温差;将四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排列,了解地理位置和气温的关系。目的是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来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如电梯上的地下层数、冬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包装袋上的质量范围。但是仅停留在表层,对负数的意义还不了解。本节课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来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发学生对负数兴趣的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天气预报中了解信息、整理信息并讨论有关问题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天气预报中数字和符号的实际意义,会比较温度的高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对—表示零下度数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正确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负号表示的数值越大,温度越低;会求温差。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法:让学生在“调查——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互相提高
学习本课的时候2月13日,2月12日,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
1、观看中央电视台7点半的天气预报,记录明天哈尔滨、石家庄、上海的天气。
2、模仿播音员播报这三个城市的天气。
上课开始的5分钟,请四人小组交流记录的情况,互相说说在记录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这个开放与灵动的5分钟里,既有“小小天气播报员”精彩地播报,更有孩子们围绕着调查数据展开的精彩对答。
基于对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学生自然地走进了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二、全班汇报,探索新知
1、全班汇报
先请学生做小小天气播报员。这是播报过程。播报完重点让学生说说天气预报中温度的正确读法。
接下来交流在记录天气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
学生说:天气情况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是温度的符号,读作摄氏度。
前面的数表示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后面表示最高气温。
如果比0度低,表示零下温度,前面要加一个负号。负号后面的数越大,温度越低。
顺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并对什么是气温,连接号~的意思,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进行重点指导。
此环节在对直观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起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2、接下来请学生按从北方到南方的顺序把三个城市的天气情况的信息整理在课前发的统计表中。然后提出问题:-2℃和-20℃,哪个温度低?低多少度?请学生在本上写一写,画一画。
这是他们画的图。学生运用数的有序性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温度反而越低。
然后我出示两张当天的新闻图片,请学生判断哪位是石家庄的、哪位是哈尔滨的,以此深化学生对零下温度高低的理解。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以此将难点突破。
3、最后请学生将这三地的最低气温排列一下,并提出问题:地理位置和气温有关系吗?
学生不难发现,城市越靠北温度越低,越往南温度越高。
三、阅读课本,深入理解。
此环节请学生自读课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然后提出问题“0℃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0℃既不是零上也不是零下,而是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线”。我顺势总结出:表示零下的数是负数,零上的数也就是我们以前学的数都是正数。
四、回归生活,拓展提升。
最后引导“生活中除了气温,还有哪些地方遇到过正、负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烈地交流起来,有的说:电梯上、包装带上的质量,“家庭的收入可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还有的说“比赛时得分可以用正数、失分用负数”……
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我设计了三道练习,分别使用了智慧课堂的hiteach抢权、书写、挑人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教学。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对“温度”的数据收集,建立了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交流、现象的观察、课本的阅读,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天气预报中的负数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掘生活,对负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整个过程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