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浮 力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浮力
1.如图,斜面上的水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1
B.2
C.3
D.4
2.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甲图:海中航行的“辽宁号”
B.乙图:海中下潜的“蛟龙号”
C.丙图: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
D.丁图: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知识点2 称量法测浮力
3.如图所示,将一重为8
N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浮力的方向是
。?
知识点3 浮力产生的原因
4.如图所示,将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并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左和F右的大小关系是F左
F右(选填“>”“=”或“<”);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
F向下(选填“>”“=”或“<”)。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的产生原因是
。?
5.如图所示,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示意图,如果F1=8
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
N,则F2=
N。?
综合能力提升练
6.如图所示,当向两端开口的容器内注水时,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浮起来,因为球的上、下表面
(选填“受”或“不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差。?
7.如图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示意图。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kg,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g=10
N/kg)。?
8.一块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棱长为a,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则正方体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F1=
,正方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
(液体密度ρ和g为已知量)。?
9.用一端固定于地面的绳系住一个放在空气中的氢气球,当氢气球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氢气球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浮力、绳的拉力
C.重力、浮力
D.重力、浮力、绳的拉力、风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11.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2.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13.如图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 5 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 3 N;?
(3)当物体浸入水后,如图丙所示。将丙实验与甲、乙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
N;?
(4)该实验是通过
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
拓展探究突破练
14.张老师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容器A和B构成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80
cm2的方形孔,将密度为0.6
g/cm3、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方形孔覆盖,然后向B容器中缓慢注入15
cm深的水,发现木块没有上浮,静止在B容器底部(g取10
N/kg)。
(1)求B容器中水对木块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为使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至少需要在A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多深的水?
第九章 浮 力
第一节 认识浮力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浮力
1.如图,斜面上的水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此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
A.1
B.2
C.3
D.4
2.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C
)
A.甲图:海中航行的“辽宁号”
B.乙图:海中下潜的“蛟龙号”
C.丙图: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
D.丁图: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知识点2 称量法测浮力
3.如图所示,将一重为8
N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3 N,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
知识点3 浮力产生的原因
4.如图所示,将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并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左和F右的大小关系是F左 = F右(选填“>”“=”或“<”);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 > F向下(选填“>”“=”或“<”)。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的产生原因是 液体对物体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力差 。?
5.如图所示,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示意图,如果F1=8
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
N,则F2= 12 N。?
综合能力提升练
6.如图所示,当向两端开口的容器内注水时,乒乓球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浮起来,因为球的上、下表面 不受 (选填“受”或“不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差。?
7.如图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示意图。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0.4 kg,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 N(g=10
N/kg)。?
8.一块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棱长为a,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则正方体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F1= ρg(h+a)a2 ,正方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为F浮= ρga3 (液体密度ρ和g为已知量)。?
9.用一端固定于地面的绳系住一个放在空气中的氢气球,当氢气球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氢气球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浮力、绳的拉力
C.重力、浮力
D.重力、浮力、绳的拉力、风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11.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C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2.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案:如图所示
13.如图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 5 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2= 3 N;?
(3)当物体浸入水后,如图丙所示。将丙实验与甲、乙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 2 N;?
(4)该实验是通过 等效替代 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
拓展探究突破练
14.张老师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容器A和B构成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80
cm2的方形孔,将密度为0.6
g/cm3、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方形孔覆盖,然后向B容器中缓慢注入15
cm深的水,发现木块没有上浮,静止在B容器底部(g取10
N/kg)。
(1)求B容器中水对木块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为使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至少需要在A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多深的水?
解:(1)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5
m-0.1
m)=500
Pa
木块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F=pS=500
Pa×0.01
m2=5
N
方向为垂直上表面向下
(2)木块的重力G=mg=ρ木Vg=0.6×103
kg/m3×0.001
m3×10
N/kg=6
N
为使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A中所注入的水对木块产生的向上的压力至少为F1=5
N+6
N=11
N
对应的压强p1==1375
Pa
则h1==0.1375
m=13.7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