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练习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练习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9 17: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练习题(一)
选择题
1.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人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2.90多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
)
A.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B.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
C.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
3.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4.孙中山在某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该军官学校与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A.共产党人任教官
B.重视军事教育
C.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培养了大批人才
5.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反抗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战略大决战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周恩来
7.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9.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
A.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D.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11.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1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
13.斯大林曾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来诠释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了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B.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破裂是因为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无产阶级发生了冲突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仅仅是有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
D.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破裂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满意由国民党主导战争
14.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召开遵义会议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A.铁人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雷锋精神
16.阅读右面某历史著作节选。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D.国共第一次合作
17.毛泽东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需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9.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20.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在曲折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埔军校建立时,这样一副对联被贴在校门口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1)从材料一的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伐战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3)材料三中,关于国民革命的结果,小明与小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土地分配的标准,……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
“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转战井冈山地区的?
(2)“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说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3、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
材料三
读下列图片
阅读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
答案
1-5AABCA
6-10BBBBC
11-15BAAAA
16-20DADCC
21、(1)宗旨: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性质: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3)我同意小红的观点。虽然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内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言之成理即可)
22、(1)工农革命军遭到敌人的阻击,损失严重。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即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3、(1)原因: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主要内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后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长征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