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复习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复习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29 12: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复习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台湾有“海上米仓”之称,该地粮食作物主要种植于(  )
A. 西部地区
B. 东部地区
C. 南部地区
D. 北部地区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
A. 武汉
B. 重庆
C. 南京
D. 上海
3.关于台湾省地形和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地势西高东低
C.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 全省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4.图中虚线范围内的行政区是(  )
A. 广东省
B. 香港特别行政区
C. 海南省
D. 澳门特别行政区
5.美丽的宝岛台湾,是祖国东南海面的一颗明珠,由于地形特殊,位置独特,受到洋流和季风多重影响降水丰富,利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哪个猜测较为可能(  )
A. 猜测一: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岛的南部,属于热带
B. 猜测二:降水集中在台湾海峡,受大陆影响
C. 猜测三:降水集中在岛的东部,迎风坡
D. 猜测四:降水集中在钓鱼岛,海洋面积大
2016年5月18日,第18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来自台湾省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与台湾省隔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 福
B. 闽
C. 粤
D. 赣
7.台湾居民通行的语言、风俗习惯主要源于( )
A. 粤西
B. 海南
C. 浙东
D. 闽南
8.关于台湾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 以热带气候为主
C. 东临东海,南靠南海
D. 河流多发源于东部山地,自东向西流
9.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
A. 三江平原
B. 珠江三角洲
C. 成都平原
D. 太湖平原
10.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该地区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B. 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C. 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耕地多,粮食总产量下降
D. 人口增长过抉,粮食供给不足
1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是指位于长江以南的地区
B. 南方地区是指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
C. 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D. 南方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2.从台湾省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 )
A. 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 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 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 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13.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以秦岭--淮河为界与北方地区相连
B. 西以青藏高原为界与青藏地区相邻
C. 东临黄海、东海和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临南海
D. 大致位于100°E-125°E、20°S-34°N之间
14.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 地形以盆地和低山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形以平原和低平高原为主,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是(  )
A. 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B.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6.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素有“水乡”之称
B. 南方地区就是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气温较高
C. 南方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D.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分布在沿海一带
17.下列关于台湾省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B. 山脉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且多南北走向
C. 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最大平原是台南平原
D. 台湾最高的山峰是玉山
18.香港是著名自由港,主导产业是( )
A. 博彩业
B. 对外贸易
C. 重工业
D. 建筑业
19.建国后,长江分别于1954年和1998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涝灾害,两次灾害比较严重,1998年汛期流量小于1954年,中游水位却高于1954年,主要原因是( )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汇水 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沿江工业发达,江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读图,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能源
D. 河流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珠江三角洲图,完成以下问题。
(1)A(城市) B(城市)
C(河流) D(城市)
E(铁路)
(2)“前店后厂”“店”指的是,“厂”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以“地理邻近”为借口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违反了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会约》的宗旨和原则。
材料二:2013年4月 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牵动了13亿同胞的心,一场举国参与的生死救援就此展开……
材料三:南方地区图。
(1)黄岩岛属于我国A省管辖,是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以“地理邻近”为借口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B是。
(2)我国最长的河流C是,向东注入D海。
(3)芦山位于盆地的西侧,由于该地区位于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地震;芦山地震发生后,A省有一批急救药品需要送往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23.读沿北回归线附近的“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海峡 B. _______山 C. _______洋 D.省 E._______岛
(2)从地质成因来看,台湾岛属于 ( )
A.火山岛 B.大陆岛 C.珊瑚岛 D.冲击岛
(3)A海峡南接_______海,北连_______海。
(4)据图可以得出,台湾岛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台湾岛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______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图中代表该地形的字母是_________。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__________”的美誉,__________是该岛特有的树种,岛上最著名的风景名胜是__________。
(2)因岛上广泛种植__________,故有“东方甜岛”之称;该岛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的是__________。
25.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长江横向经济带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同时继续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将形成开放新局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处建设有我国大型水利枢纽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农业部门以______业为主。请你举例说明长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结合图2信息分析这种生活方式存在依据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台湾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有“海上米仓”之称,台湾岛内约1/3为平原,2/3为山地.水稻多分布在台湾省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2.【答案】D
【解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其中以上海为中心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答案】A
【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和东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答案】B
【解析】图中虚线范围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5.【答案】C
【解析】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岛的东部,该处为迎风坡。
6.【答案】B
【解析】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省级行政区为福建省,简称闽。
7.【答案】D
【解析】台湾省的汉族居民祖籍大部分为福建、广东两省,其中,福建移民的后裔占绝大多数。
8.【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台湾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靠南海;台湾河流多发源于东部山地,受地势影响,自东向西流。
9.【答案】D
【解析】太湖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0.【答案】C
【解析】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为广东和浙江,虽为鱼米之乡,但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和大量人口迁入,需要大量调入粮食。
11.【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平原、丘陵和高原、盆地交错分布,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河流冬季无结冰期。
12.【答案】B
【解析】从台湾省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13.【答案】D
【解析】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与北方地区相连;南方地区的西边以青藏高原边缘线为界与青藏地区相邻;东临黄海、东海和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临南海;南方地区(不包括我国南海诸岛)大致位于100°E-125°E、20°N-34°N之间。
14.【答案】B
【解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地跨我国的第二、三级阶梯,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以盆地和低山丘陵为主,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15.【答案】D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6.【答案】A
【解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纵横交错,典型的鱼米之乡;南方地区主要是指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分布在西南地区。
17.【答案】D
【解析】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最大平原是嘉南平原;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海拔3 997米,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18.【答案】B
【解析】香港是著名自由港,依托于优良的港口,其主导产业为对外贸易。
19.【答案】B
【解析】1998年长江中游水位高于1954年,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一是人们对上游的森林进行砍伐,中游泥沙淤积加剧;二是人们大面积围湖造田,使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而造成的。
20.【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分布疏密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这里。
21.【答案】(1)深圳 广州 珠江 珠海 京九(2)香港 珠江三角洲
【解析】由图可知,A为深圳,B为广州,C为珠江,D为珠海,E为京九铁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发展了“前店后厂”的外向型经济。
22.【答案】(1)海南 菲律宾(2)长江 东海 (3)四川 亚欧 空运
【解析】黄岩岛属于我国海南省,对其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国家是菲律宾。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注入东海。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侧,由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发生挤压运动,发生了地震,急救药品运到震区应该选择最快的航空运输。
23.【答案】(1)台湾 玉 太平 福建 澎湖列 (2)B (3)南 东 (4)地势东高西低 (5)山地 平原 西部沿海 F
【解析】此题考查了台湾的地理位置、组成、地形地势特点等。台湾岛因台湾海峡地块下沉,海水进入,而被分割成岛,属于大陆岛。台湾岛中东部是台湾山脉,所以地势东高西低。
24.【答案】(1)森林宝库;红桧;日月潭;(2)甘蔗;樟脑
【解析】(1)台湾岛西临台湾海峡,东濒太平洋。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森林宝库”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约9平方千米。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群山环抱,碧波晶莹,青峰倒映,景色甚美;(2)因岛上广泛种植甘蔗,故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省的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5.【答案】(1)落差大(或阶梯交界处);河流径流量大。 (2)沿河分布 种植 丰富的水源;丰富的水能资源;便利的水运等。 (3)东部沿海 (4)快捷、便利和多样的交通方式(或发达的高速铁路和公路) (5)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图1中甲处建设有我国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径流量大,水能丰富。第(2)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城市大多沿江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长江丰富的水源,丰富的水能资源,便利的航运等条件促进了长江沿江经济带的发展。第(3)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第(4)题,小明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晚上都回到昆山的家。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生活方式是因为快捷、便利和多样的交通方式(发达的高速铁路和公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第(5)题,生态安全关系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从图1信息可以判断长江上游需要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