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练习题(二)
选择题
1.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八一”建军节,这一节日的确定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3.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4.右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后召开的
B.会议确定了土地改革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5.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6.1926年12月到1927年1月,全国各地先后有56位将军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直接引起上述情形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人民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7.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率领部队抵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并共同建设革命根据地,当红色“山大王”的是(
)
A.贺龙
B.叶挺
C.周恩来
D.朱德
8.2020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福建
C.浙江、江苏
D.广州、上海
10.“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四军”指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红四方面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11.“1934年11月6日的晚上,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中反映的革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帝国主义的干涉
D.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13.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首气势磅礴的革命诗歌。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15.学完北伐战争的内容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取得了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下面四种说法,你同意(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部右倾错误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6.电影《建军大业》隆重上映,剧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是从哪里开始的(
)
A.广州
B.上海
C.武昌
D.南昌
17.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8.“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蒋介石(
)
A.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
C.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19.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生死攸关
20.1927年中共汉口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
A.决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B.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C.派遣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开始于哪一年?
(2)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3)事件的顺利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你认为这一事件顺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初,中央领导指示军委总部提出军旗、军徽方案。毛泽东在听取汇报以后指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表示南昌起义的历史性节日,旗上要有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此,八一军旗——正式诞生。
材料二 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
(1)材料一中南昌起义是在什么时候爆发的?这次起义的最终结果
如何?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军旗时指出,军旗要有“八一”二字?
(3)材料二中与“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有关的著名论断是什
么?秋收起义是在什么地区爆发的?毛泽东的讲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
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讲话,像一盏明灯,为处在危难之中的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指明了方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3、李明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参加“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去追寻前辈的足迹。如图是李明同学画的一张红军长征路线草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个字母所代表的地名。并说出这是哪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
(2)说出红军何时从A处出发?
(3)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请你向李明推荐最值得参观的某一个历史遗迹,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答案
1-5CCDDB
6-10CDBAA
11-15BDCCA
16-20DBADD
21、(1)事件:北伐战争;时间:1926年。
(2)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成果: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不到半年的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原因:主观上:战争的正义性,合乎民意,顺应历史潮流;正确的作战部署;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和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国共第一次合作,团结了革命力量等;客观上:苏联的帮助以及军阀之间的矛盾等因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2、(1)1927年8月1日;这次起义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失败。
(2)因为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在湘赣边界爆发。毛泽东的讲话是在起义军由于城市里敌人力量比较强大,损失严重的背景下发表的。
(4)同意。毛泽东正确分析革命形势,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并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它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23、(1)A:瑞金。B:遵义。C:吴起镇。D:会宁。中央红军。
(2)1934年10月。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参观遵义会议遗址。理由: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或参观甘肃会宁城。理由: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