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语文园地一
第2课时
1.这段文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笔画变形、笔画相连
四、书写提示:认识并临摹行楷
2.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提示:行楷的书写速度较快。
3.观察一下,哪些笔画是“连起来”写的?
提示:有些笔画是“实连”,有些笔画是“虚连”,二者能提高书写速度。
实连
虚连
4.选择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字照样子进行联系,然后选择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大家展示。
提示:这里的“照样子”
不是局限在临摹上,而是要体现“笔画相连”
“笔意相连”的书写特点,即写上一笔的同时要想到下一笔,使笔画更连贯,从而逐步提高书写速度。
硬笔书法欣赏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五、日积月累:背诵《长歌行》
葵
晞
焜
华
kuí
xī
huā
易读错的字
kūn
乐府原是古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人将乐府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汉乐府”。后人仿乐府古题的作品或者从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也算乐府。
1.汉乐府
诗意: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葵叶上晶莹的朝露等到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一种蔬菜名。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阳光照耀。
2.解一解
诗意:温暖的春天把大自然的恩惠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春天阳光充足的时候。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秋季。
焜黄: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诗意:常常担心那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叶枯黄衰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很多河流。
诗意:许多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向西流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诗意:年轻力壮时不及时努力,到老只能白白地悲伤后悔。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徒:白白地。
答案:前四句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自然现象;第五、六句写昔日生机勃勃的树叶在秋天枯萎,失去了活力的自然现象。
3.说说诗中写到了哪些自然现象。
4.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体会:人生短暂,若不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将悔之晚矣。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当你看到小明只顾着玩手机不知道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告诫他:
,
。
(2)当你发现还有好多事要做,可是时间却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时,你会感慨:
,
。
答案:(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杜秋娘《金缕衣》
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钱福《明日歌》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清·曾国藩
6.拓展链接。(共21张PPT)
语文园地一
第1课时
一、“交流平台”:总结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②《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我能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到了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收获:①学习本单元后,我了解了很民多俗风情。如腊八节熬腊八粥,祭灶王等,从中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民俗中的人情美。
2.阅读“交流平台”,交流有哪些新的收获。
(1)自读“交流平台”,说说交流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案:
①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②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2)回顾本单元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想想: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①《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所以要详写。
②
《腊八粥》中,作者想重点展示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和浓郁的乡土风情,所以详写“等粥、分粥、猜粥、看粥”,略写“喝粥”
。
小结: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3.本单元的习作,你选择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示例:我选择的是端午节看赛龙舟的内容。我准备详写赛龙舟的场面,并适当穿插描写人物感受,略写赛龙舟习俗的由来。
建议:习作的时候,先想好重点要表达哪些内容,把它们写得具体详细一点儿,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点儿。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4.小结:
读
分清楚主次
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写
安排好详略
把自己习作的中心表达清楚
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1.读句子,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句子一:灯的种类很多。
句子二:比赛取得好成绩。
提示:我们可以用短语或词语来概括句义。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2.比较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相同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这一句的加点词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
··
···
··
··
(1)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这一句的加点词都表达了“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意思。
····
····
·
···
····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2)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
···
··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一律是牛角的,有的一律纱灯。
··
··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
·
···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勇夺第一,思雨在跳远比赛中勇夺第一,宁宁在游泳比赛中勇夺第一。
····
····
·
···
····
答案:两组句子中,都是第一种表达方式更好。因为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能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使文章更有文采。
(1)假期,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
),南锣鼓巷(
),什刹海(
)。
3.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人潮汹涌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
),热情的杜鹃花(
),美丽的海棠(
),到处花香醉人。
吐露芬芳
绽放笑容
傲然盛开
1.借助谐音猜寓意。
(1)读读下面的文字,想想习俗和寓意之间有什么联系。
习俗:过年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答案:“糕”与“高”同音,所以用吃年糕的习俗象征“万事如意年年高”的寓意
。
三、词句段运用: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2)①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过年时候吃鱼
寓意:年年有余
提示:“鱼”与“余”同音。
②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福气盈门
提示:“蝠”与“福”同音。
3.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①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②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幸福团圆
③重阳节登高:寓意健康长寿
④年画中有金灿灿的大元宝:寓意年年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