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4.藏戏
1课时
一、了解地方戏,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安徽黄梅戏
明快抒情
河南豫剧
铿锵大气
东北二人转
诙谐幽默
2.猜测藏戏是哪个地方的戏曲艺术。
答案:从“藏”字能够推测出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表演。
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3.默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
(2)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资料,理解文中与藏戏有关的词语。
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提示:①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本上标注的拼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②边读边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僧
缰
噬
琼
妃
獠
敦
钹
绎
sēng
jiāng
qióng
fēi
liáo
dūn
bó
yì
易读错的字
shì
字词详解
①传奇: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②脱缰:原意指马脱离缰绳,可引申为脱离某种束缚、不受控制的意思。
③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④吞噬:吞食,整个地吞下去。
⑤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字词详解
⑥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⑦布施:将财物等施舍给别人。
⑧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⑨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⑩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请你说说藏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
答案:藏戏的主要特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和表演时间长。作者是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演出形态等方面来介绍的。
第一部分(1—3段):以三个问句开篇,点出了藏戏的主要特点。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其中,第一层(4—7段)写藏戏的起源。第二层(8—17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三部分(18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文章层次
四、自读4—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起源
(1)“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感受:把雅鲁藏布江比作脱缰的野马,表现了江水的湍急。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百姓的苦难是唐东杰布发誓建桥的主要原因。
1.勾画关键语句,交流批注的感受。
(2)“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劝人出钱出力修桥→藏戏班子走到哪里,桥就修到哪里→随着铁索桥的修建,藏戏种子撒遍雪域高原”
感受:这是藏戏诞生的过程。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感受:“身无分文”与“58座铁索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唐东杰布为西藏的交通事业立下的不朽功绩。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然后简单讲讲藏戏的起源故事。
第4自然段:唐东杰布是一个僧人。
第5自然段:唐东杰布看到江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后,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第6自然段:藏戏诞生的过程。
第7自然段:唐东杰布实现了架桥的宏愿,也成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答案:唐东杰布为了劝人积德行善,出钱出力共同修桥,便组建藏戏班子。随着他修建一座座桥,藏戏的种子撒遍了雪域高原。
只有雪域高原、雪山、旷野,才能孕育出藏戏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课文有没有介绍藏戏的特色呢?让我们继续读课文。
五、自读课文第1—3、8—17自然段,了解藏戏的特色。
1.
读第1—3自然段,回答问题。
答案:
①戴着面具演出;
②演出时没有舞台;
③表演时间长。
(1)藏戏有什么特色?
答案:这三个问句总领全文,既点明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藏戏这些特点的介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课文为什么不用陈述句来写藏戏的特点,而用反问句呢?
2.联系课文第8—17自然段,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特色的。
答案:①藏戏的面具;
②藏戏的舞台形式;
③藏戏的演出方式;
④藏戏的演出形态。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回答了以下问题。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答案:第8—14自然段。
答案:第17自然段。
答案:第15、16自然段。
小结:文章开篇概括写出特点,后文中又详细介绍特点,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将藏戏那独特的魅力与人文内涵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篇文章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显示了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主旨归纳
藏戏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魅力,犹如一朵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雪莲花,虽历经风雨洗礼,依旧灿然绽放,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广阔的舞台、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对藏戏心向往之,它的扬善主题引领着人们不断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
4.藏戏
民族特色
艺术魅力
起源:
唐东杰布
板书设计
架桥宏愿
特点:
面具
舞台
实践
一、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写出词语。
1.班长讲的故事很有趣,把大家逗得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2.表妹是一个
的小孩,我真的为她骄傲。(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
3.他从一个
的穷小子变成上市公司的老板,靠的都是他自己的进取与拼搏。(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答案:(1)哄堂大笑
(2)能歌善舞
(3)一无所有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如果藏戏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则说明人物(
)
A.年龄相同
B.身份相同
C.性别相同
B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标红的词语。
恐怖:
朴实敦厚:
感到可怕而畏惧。
指质朴、诚实、忠厚。
吉祥
(
)色
(
)
活佛
王妃
黄色
3.请为下列藏戏中的人物选择正确的面具颜色,并写出其象征意义。
绿
柔顺
(
)
(
)
(
)
(
)
村民
国王
白或黄色
朴实敦厚
红色
威严
(
)
(
)
巫女
青面獠牙
压抑恐怖
妖魔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
)
(
)
北京——京剧、昆曲、北京曲剧
天津——评剧
河北——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老调
山西——晋剧、北路梆子、蒲剧、耍孩儿
江苏——昆曲、淮剧、扬剧、锡剧、苏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庐剧、凤阳花鼓戏
我国的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