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JJ)
第3课时 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过程。
2.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会用某个面积单位测量物品表面和图形的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面积单位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教学难点】
认识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指名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你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吗?
同桌之间互相比划,然后教师指名演示。
师:计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单位)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平方厘米。
(1)量一量。
让学生打开教材第67页,用刻度尺量一量本页右上方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学生量完后,教师指名汇报,并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介绍“平方厘米”的字母表示法(cm2)及读写法。
(2)看一看。
让学生再看一看1 cm2的大小。
(3)摸一摸。
让学生摸摸1 cm2的面积有多大?
(4)想一想。
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在脑海里回想1 cm2的大小。
(5)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教师同时指出:这是记忆1 cm2有多大的有效办法。
交流时,学生可能还会举出其他例子,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6)小结。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认识1平方厘米有多大的?
指名回答。
2.认识1平方分米。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量课桌面的表面,当学生感到面积单位大小,量起来很麻烦时,教师把1平方分米(面积单位)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用认识1平方厘米的方法和步骤认识1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师:用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量课桌面有多大比较合适,但如用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教室、操场地面的面积,感到比较困难,有没有比平方分米更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呢?
这个更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引导学生认识1平方米的字母表示法和读写法。
师:谁能试着说出什么是1平方米?能比划一下它的大小吗?
教师指示: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
教师再拿出一张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纸片(面积是1 m2),平铺在地面上,请几个学生站在这张纸上(尽量站上去),让学生数数,看看最多站几个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接近1平方米?指名回答
4.小结。
师:你能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吗?
学生互相比划,互相纠正,最后教师指派一个学生演示。
教师指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
2.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个图形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知道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从而让学生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3.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估一估,再用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并加以比较。
四、课堂小结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你是怎样学习面积单位的?(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
1 cm2读作1平方厘米
1 dm2读作1平方分米
1 m2读作1平方米
【教后思考】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看一看、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测一测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身体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学生的反馈热情应该会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也会层出不穷。在教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也可让学生估算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