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JJ)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3.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4.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5.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
几分之一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习了整数,认识了小数,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1.出示教材第79页情境图。(或直接打开教材)学生依据三幅图编故事后,教师可以说:我们除了在故事中感受到小朋友的聪明和善良外,实际上在三幅图中还蕴藏着一些数学信息,我们来看一看,好不好?
2.教师引导:在第一幅图中,两个桃子如果每个小朋友一人一个,该怎样分?(教学平均分,可追问:你怎样理解平均分)小猴子拿走了一个,剩下一个如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该分多少?(告知桃子的一半也可以用来表示)
3.生活举例。(使学生感受像水果、食品或其他物体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
(1)拿出相同的长方形纸,让学生折涂出长方形的。
(2)展示各种不同折法、涂法的长方形,问: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图形也不同,而涂色部分却都表示长方形的呢?(使学生明白一个图形的和这个图形的折法和涂法无关,只与该图是否平均分成两份有关)
(3)教学的写法和读法。
2.教学。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折,涂出该图形的。
(2)展示各种不同折法、涂法的不同图形,问:为什么不同的图形涂出的不同形状的部分都表示呢?(使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就都表示该图形的)
(3)再次规范并练习的写法和读法。
3.教学。
(1)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让学生折或分或画出该图形的。
(2)展示各种不同图形的,让学生说明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抽象出像这样的分数是平均分成4份后,每一份所表示的)
4.几分之一。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继续用图形表示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
(2)有选择地展示,让学生比较后理解: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2、3题以及问题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教师评价。
2.补充练习。(课件出示)
(1)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2)按分数涂色。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的写法和读法
的写法和读法
的写法和读法
【教后思考】
这一课的教学,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食品”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节课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