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训练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训练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29 17: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训练题(一)
选择题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2.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苏联)……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政府),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
)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
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
D.国民党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3.贺龙元帅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这帮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贺龙元帅开展的革命活动是(
)
A.领导南昌起义
B.指挥北伐战争
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带领八路军抗日
4.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这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了中国共产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B.南昌起义爆发地
C.长征胜利会师所在地
D.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⑥爬雪山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②④⑤⑥③
D.①④⑤③②⑥
8.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重庆谈判
9.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10.“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以下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使红军打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B.它为中共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它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体现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1.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主要是因为这条“道路”(
)
A.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B.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C.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适合中国国情
13.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道:“……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的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材料中“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指的是(
)
A.晚清政府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2017年,“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7.下列理论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础的是(
)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马克思主义
D.新三民主义
18.1927年有人指出:“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根据材料中的形势进行的实践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D.黄埔军校的创办
19.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B.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0.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D.北伐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21、辨析改错: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秋收起义后,由于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根据当时形势,作出了向井冈山进军的决策。(  )
(3)1927年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长。(  )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
草地。
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1)用材料一图中字母回答:
①1935年1月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    。?
②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    。?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之准备】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革命之成果】
材料二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对中国军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将永远铭记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2)材料二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两大成果,请写出这两大成果的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北伐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革命之结局】
材料三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24、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 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5DAABD
6-10DBABD
11-15BDCDC
16-20CDCAA
21、(1)(×)武昌起义改为南昌起义。
(2)(√)
(3)(×)中央革命根据地改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陈毅改为朱德。
22、(1)①B;②D;③E。
(2)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23、(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创建黄埔军校和进行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24、(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
(2)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
(3)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