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08 15: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
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
《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
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面刺 上赏; 书谏 中赏; 谤讥 下赏
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 门庭 若市; 数月 间进; 期年 无可进。
再来看三比从第二段开始,邹忌以他策士善变
的风格,首先向齐威王说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连串地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说他“美于徐公”的事。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个层次的意思,这一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一段文字的内容。这样写,既避免了重复,又使行文显得参差变化而且简洁明快。正当齐王充满兴趣听邹忌讲“比美”的故事的时候,邹忌适时切入主题,以家事比国事,从而达到讽谏的目的。
也许是无意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个故事组成了“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的美,而且使其内在韵律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这样写,看来有些过于理想化,但仔细斟酌,却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发展规律。
《邹》文不仅是整齐美。请再读一遍课文,比较一下“三问”、“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无区别;若有,说出原因。
(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她肯定为这样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骄傲,又是结发夫妻,恩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较低(从“妾”字构成上可以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着学说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对邹忌不如妻那样发自内心的赞美。客只是一句讨好主人的话,语气比其妻妾的回答 平淡多了。这三问三答,虽然未写一个字的人物心理、神态,但每一处回答,每一个人的表情乃至内心世界,都使读者描摹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三问:邹忌问其妻,自称“我”,用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问其妾,用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日,客从外来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信誓旦旦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燕王私握臣手曰

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明,早晨
第二天
天天
诚恳的样子
私人
偏爱
私下

修建
整治

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有求于我
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真心,真诚
的确,确实
表假设,如果
介词,向
介词,比
介词,在
介词,到
方圆,纵横
地方
才,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