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温故知新
油画欣赏
视听享受
情景演绎
网络新闻阅读
小荷赋诗
课外练笔
面对愚公的移山之举, 愚公之妻和智叟提出了 怎样的疑虑?
愚公之妻:
献 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笑而止之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 叟:
愚公移山(油画 ) 徐悲鸿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奇闻,唱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无路难啊 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愚公移山
作词:卞留念 作曲:韩永久 演唱:江涛
假如我是当代愚公
王屋山下愚公村
愚公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王屋山下,是一个仅有42户人家的小山村,是愚公的故乡。过去由于耕地少,这里的人靠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如今他们改变了昔日开山种地的传统,转向开发山地资源。村里半数以上的农户靠种植食用菌、编织苇席、加工药材获得收入,70%的农户购置了机动三轮车成了运输专业户。199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
网络新闻阅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愚公的子孙们,在这块充满神奇传说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
苇席编织,是村里的一项传统副业。
愚公村生活剪影1
愚公村的妇女在村头纺线。朴实的民风民俗在这里随处可见。
孩子们在新修的水泥地面上玩耍,愚公村现在办起了自己的小学,入学率达100%。现在村里50%的收入都用来发展教育。
愚公村生活剪影2
古人愚公能移山,
气壮山河美名传。
小荷赋诗
参考题目:
(1)运石途中
(2)智叟被抢白之后
(3)山神告状
(4)移山之后
创编故事片段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多里,高七八千丈,山势雄伟,遮天蔽日。魁梧的山体,高高在上的向世人展现大自然赋予他的威武。
居住在北山下的愚公一家,苦于山区的闭塞落后,几代人都是用双脚丈量着这一寸一寸的山的肌肤爬到山外去了。虽说现在生产力提高了,可提高的生产力一点也未垂怜这座威武的大山,至今这山上都没有一条可以放下一辆摩托车的马路。愚公的儿子、孙子早已学业有成,留在外面的世界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年头到年尾也难得回一趟老家,每年寄给愚公很多的钱物。孤苦伶仃的老愚公有许多乡邻们想都没想过的吃的、用的,可他多么想见见儿子憨憨的笑脸,摸摸孙子可爱的小脑瓜呀。于是本来无事一身轻的愚公扛起锄头走向门前的大山……
村里的人发现愚公扛锄荷担时,已经是第三天了,人们远远的看着这个九十来岁的老头,切切嚓嚓;也有几个好心的乡邻过来抢下愚公手中的锄头,劝道“你这又是何苦呢?放着悠闲日子不过,来受这罪,这要叫你那些做官的少爷知道了,叫他们的脸往哪放呀——自己的老爹靠挖山过日子?”老愚公固执地抢回锄头,充耳不闻。乡邻们终于知道他要搬开这挡路的大山,敞开家门迎接自己的儿孙。乡邻们也终于把这消息七弯八拐的传与愚公的儿孙们知道了。
愚公不挖山了,他儿孙们的大车小车在山那边排着长长的队伍,从车上走下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有的愚公认识,有的愚公不认识。这些人拿出各种“武器”,巡着大山捣鼓了好几天。大车小车卷着美丽的“尾花”离开了。
愚公的儿子不走,愚公的儿子说要搞旅游开化。愚公笑得合不拢嘴,村里人也笑笑地走开,忙活自己的去了。愚公的儿子把大家召集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声的说了很多,村人笑笑地走开,各自拿了自家的家伙,开始按愚公儿子的吩咐在山上鼓捣……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村民们发现他们的土地变成了大片大片相同的花,相同的树,那大块大块的红,大块大块的绿多么壮观呀!他们的牛羊,还有鸡鸭住上了美丽精致的“小房子”;那些他们亲手搭建在山上的亭台楼榭,时时有穿的五颜六色的游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村里有了一条通向外面的朝天大道,在山的入口、大路的两边有一个雕龙画凤,气势恢弘的辕门,辕门上“山水有情旅游胜地欢迎您”汤金大字热情洋溢,门两边的红漆大柱子上还有王安石的墨宝“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对联。
让新时代愚公精神永驻心中!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