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观察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这个知识点。
教学方法
1.老师讲授和课件演示结合。
2.观察、猜测、感知、验证。
3.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个拍手游戏吧。(老师做拍手动作:一长二短,重复3次)
看来同学们有发现了,对。老师拍手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来拍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其他事物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为进一步学习下面的知识打下了铺垫。】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探究新知
师:瞧,学校举行了找规律游园会,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吧!
(学生仔细观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1、研究彩旗的排列规律
课件演示找规律的方法:读、找、圈、说。
①读读彩旗的排列。
②找出彩旗的第一组。
③圈出彩旗的每一组。
④说说彩旗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
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研究花朵、灯笼的排列规律
①同桌合作,找出花朵、灯笼的排列规律。
②汇报交流后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3、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动手操作的情况观察、猜测和验证,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三、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感受规律美?
课件显示院子外的栏栅、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交通红绿灯……
师:美吗?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清晰,进一步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巩固练习
1、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应该填什么?)
第二关:说一说(说说星星背后藏着谁?)
2、小小设计师(请同学们用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吧!)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学会数学知识后,能应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设计了一些具有层次性、生活性、游戏性、挑战性的习题,最大限度的使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拓展深化,在应用中升华,构建起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
小结
五、课堂收获
1、当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2、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