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29 16: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原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歌谣(yáo)
惆怅(zhōu)
唯妙唯肖
信手拈来
B.渲染(xuān)
谚语(yàn)
齐心协力
栩栩如生
C.意蕴(yùn)
暮霭(ǎi)
拾级而上
味同嚼蜡
D.要决(jué)
怡情(yǐ)
轻歌慢舞
吹毛求疵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球员,是永远不会取得胜利的。
B.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
C.在巴山大峡谷的罗盘顶景区,登高望远,远处峰峦起伏、若隐若现,云海如絮铺开,令人心旷神怡。
D.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我和经典有约会”。
B.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4.(贺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广西北部湾)
采薇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由郎世宁绘制的宫廷年画《乾隆岁朝行乐图》反映的是皇宫正月里的热闹场景,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以下五类传统年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连生贵子等;三为历史人物故事,如桃园结义、昭君出塞等;四为戏曲故事,如空城计、群英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选自《学生天地》2019年2月,有删改)
5.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6.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7.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主人日再食(供养,给……吃)
B.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D.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全,都)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0.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持之以恒,或坚持不懈
C.【乙】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循序渐进
D.【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文言文阅读(共9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12.【甲】【乙】两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四、诗歌鉴赏(共5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闻洮西捷报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①。露布②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③。
似闻指挥筑上郡④,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⑤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八尺龙:天子的马。②露布: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③甘泉宫:指宋朝廷。④筑上郡: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⑤天颜:帝王的容颜。
13.两首诗词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甲】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五、默写(共5分)
1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写作者要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的句子是:



(4)秋瑾的《满江红》中表明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的句子是:




(5)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表达了二十多年来作者经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之沉郁伤感的句子是:


六、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名著阅读(6分)
16.(1)(宁波中考)根据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3分)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宫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①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选择阅读哪几回?
①第十二回,第十三回
关注情节
  探究小说人物,一般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如一个人突然闯入别人的生活或突然从生活中消失,导致人物命运发生改变。《骆驼祥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情节突变处:大兵突然出现,夺走了祥子的新车,让他长久的努力化为泡影;小福子绝望自杀,让祥子精神彻底崩溃……
②列举因人物突然出现或消失而导致祥子命运变化的两个情节。(助读资料涉及的情节除外)
示例:孙侦探突然出现,敲诈了祥子买车的钱,让他的买车愿望再次落空。__虎妞难产而死,为了办丧事,祥子不得不卖车,他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__曹先生突然离开,祥子不得不回到人和车厂,继续以前的生活。__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老马祖孙的境遇让祥子对买车的梦想产生了怀疑。
(2)(梧州中考)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尼摩船长常能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如当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围攻时,尼摩船长将电通到船的铁梯扶手,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
B.《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说的是为了促成孙、刘联合大业,诸葛亮跟随周瑜来到江东,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
C.“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融合在一起,为真理而斗争。”出自艾青《光的赞歌》。
D.傅雷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来启发他,希望他能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代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7.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4分)



原因:
18.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4分)
(1)①我说4块就4块!②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19.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3分)
20.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4分)
21.下面是选文和杨绛《老王》的结尾,都写了“我”的反省,请说说二者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材料一: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人为什么要善良》)
材料二: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2分)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武威中考)
朱光潜
①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②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比如说海上的雾。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在这种情境中,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在天上,也有些不易决定。
③同样海雾却现出两重面目,完全由于观点的不同。你坐在船上时,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你站在岸上时,海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
④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于是现出事物不平常的一面,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觉得它美妙。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以外去看,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不是到某车站或某商店的指路标。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22.文中海边种田人眼中美的标准是什么?(2分)
23.第①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24.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举的任意两个实例。(3分)
25.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距离产生美”,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
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语言运用(共5分)
26.(娄底中考)某校对八年级学生最希望家长关注的一项调查见右图示,请按要求作答。(5分)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对男生、女生的调查结果。(2分)
(2)分析男女生在最希望家长关注方面的异同。(3分)
第Ⅲ卷 (作文 共60分)
八、作文(共60分)
27.作文。(60分)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家等。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600字。
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歌谣(yáo)
惆怅(zhōu)
唯妙唯肖
信手拈来
B.渲染(xuān)
谚语(yàn)
齐心协力
栩栩如生
C.意蕴(yùn)
暮霭(ǎi)
拾级而上
味同嚼蜡
D.要决(jué)
怡情(yǐ)
轻歌慢舞
吹毛求疵
【点拨】A项,“惆”应读chóu,唯—惟;B项,“渲”应读xuàn;D项,“怡”应读yí,慢—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球员,是永远不会取得胜利的。
B.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
C.在巴山大峡谷的罗盘顶景区,登高望远,远处峰峦起伏、若隐若现,云海如絮铺开,令人心旷神怡。
D.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
【点拨】“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这里应用“事半功倍”。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我和经典有约会”。
B.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点拨】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B项,成分残缺,删掉“使”;D项,语序不当,先“建立”再“巩固”。
4.(贺州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谈读书》选自《玫瑰树》。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广西北部湾)
采薇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由郎世宁绘制的宫廷年画《乾隆岁朝行乐图》反映的是皇宫正月里的热闹场景,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以下五类传统年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连生贵子等;三为历史人物故事,如桃园结义、昭君出塞等;四为戏曲故事,如空城计、群英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选自《学生天地》2019年2月,有删改)
5.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点拨】不是“所有地区”,原文中是“大部分地区”。
6.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点拨】第⑩段说明方法没有“作比较”
7.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C)
A.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点拨】《乾隆岁朝行乐图》是宫廷年画,并非挂历;“风靡全国”于文无据。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主人日再食(供养,给……吃)
B.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D.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全,都)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B)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0.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B.【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持之以恒,或坚持不懈
C.【乙】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循序渐进
D.【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点拨】应为:一心向学,或专心致志。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文言文阅读(共9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仆役给我用热水浇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2)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以致)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酣畅地表现他的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格、才能。
12.【甲】【乙】两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示例:刻苦努力;勤奋;坚持不懈。
四、诗歌鉴赏(共5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闻洮西捷报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①。露布②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③。
似闻指挥筑上郡④,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⑤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八尺龙:天子的马。②露布: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③甘泉宫:指宋朝廷。④筑上郡: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⑤天颜:帝王的容颜。
13.两首诗词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都抒发了作者渴望国家强盛,渴望自己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4.【甲】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五、默写(共5分)
1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5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写作者要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的句子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4)秋瑾的《满江红》中表明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的句子是: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表达了二十多年来作者经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之沉郁伤感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六、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名著阅读(6分)
16.(1)(宁波中考)根据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3分)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宫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①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选择阅读哪几回?
①第十二回,第十三回
关注情节
  探究小说人物,一般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如一个人突然闯入别人的生活或突然从生活中消失,导致人物命运发生改变。《骆驼祥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情节突变处:大兵突然出现,夺走了祥子的新车,让他长久的努力化为泡影;小福子绝望自杀,让祥子精神彻底崩溃……
②列举因人物突然出现或消失而导致祥子命运变化的两个情节。(助读资料涉及的情节除外)
示例:孙侦探突然出现,敲诈了祥子买车的钱,让他的买车愿望再次落空。__虎妞难产而死,为了办丧事,祥子不得不卖车,他的生活再次陷入困顿。__曹先生突然离开,祥子不得不回到人和车厂,继续以前的生活。__车夫老马晕倒在茶馆,老马祖孙的境遇让祥子对买车的梦想产生了怀疑。
(2)(梧州中考)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尼摩船长常能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离险境,如当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围攻时,尼摩船长将电通到船的铁梯扶手,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
B.《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说的是为了促成孙、刘联合大业,诸葛亮跟随周瑜来到江东,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
C.“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火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融合在一起,为真理而斗争。”出自艾青《光的赞歌》。
D.傅雷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意志消沉时,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来启发他,希望他能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点拨】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生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器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代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7.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4分)
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
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
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
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
18.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4分)
(1)①我说4块就4块!②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
示例:“就”字写出毋容置疑的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
19.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3分)
示例: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后,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
20.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4分)
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②“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④“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
21.下面是选文和杨绛《老王》的结尾,都写了“我”的反省,请说说二者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材料一: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到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人为什么要善良》)
材料二: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示例:都表达了对善良的劳动者的同情和感谢,都希望关注劳动者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让他们安心、体面、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都表达了平等对待他们的愿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2分)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武威中考)
朱光潜
①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②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比如说海上的雾。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在这种情境中,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在天上,也有些不易决定。
③同样海雾却现出两重面目,完全由于观点的不同。你坐在船上时,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你站在岸上时,海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
④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于是现出事物不平常的一面,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觉得它美妙。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以外去看,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不是到某车站或某商店的指路标。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22.文中海边种田人眼中美的标准是什么?(2分)
实用(可效用于生活需要)。
23.第①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秋日午后长安街庄严而灿烂的世界(艺术的世界),形象地表达了长安街除了实用价值,还有美学(艺术)价值,进一步说明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
24.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举的任意两个实例。(3分)
一个海边的种田人认为门前的海景不可看,向一位过客推荐屋后的一园菜;“我”在一个秋天的午后,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庄严而灿烂的天安门大街;“我”在船上碰到的雾和站在干岸上看过的海雾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也可现出奇姿异彩。
25.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距离产生美”,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4分)
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一:我觉得甲更合适。在滋润如酥油的早春细雨中,春草初生,远望一片淡绿宜人,可是走近一看,却感觉不到绿色,这就是距离产生美。示例二:我觉得乙更合适,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因为人在山中,人和山的关系太密切了,当与山产生距离时,人们就能看到它的真面目了。(甲乙均可,能结合“距离产生美”做正确解读即可。)
七、语言运用(共5分)
26.(娄底中考)某校对八年级学生最希望家长关注的一项调查见右图示,请按要求作答。(5分)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描述对男生、女生的调查结果。(2分)
八年级大部分男生和女生都希望家长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少数男生希望家长关注心理状况,少数女生则最希望家长关注的是身体健康。
(2)分析男女生在最希望家长关注方面的异同。(3分)
相同点:最希望家长关注的是兴趣爱好或特长。__不同点: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男生更希望父母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女生更希望父母多关心她们的心理状况。
第Ⅲ卷 (作文 共60分)
八、作文(共60分)
27.作文。(60分)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家等。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功成名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