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丰富多彩的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丰富多彩的文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2-08 17: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量 、安全性 、受天气影响 。
(2)公路:快捷、 、运量 。可以实现“ ”的运输,一般负担 运输。
(3)水运:运量 、运价 、速度 。
(4)航空:速度 、运价 、运量 、
易受 影响。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贵重、急需、路程远、量小选 。
保鲜、数量不大、短途选 。
大宗笨重、远途选 或 。
大量气体或液体运输选 。
根据下列情景,判断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较为
合理。
1.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
2.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办法
3.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4.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5.由武汉到郑州探亲 ??????????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第7课 丰富多彩的文化
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民居
(1)北方传统民居:院落 , ,墙体 ,窗户 。
(2)南方传统民居:院落 ,墙体 ,窗户 ,屋顶坡度大。
(3)傣家传统民居:称为 ,上层 ,下层 。
(4)陕北传统民居:称为 ,冬暖夏凉,节约 。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饮食
(1)北方人: 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食 ;受气候的影响,爱饮暖性的 。
(2)南方人: 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食 ,受气候的影响,爱品清香的 。
(3)新疆人:畜牧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食物构成中以 为主。
3.服饰:藏族人身着 ,以适应 的变化。蒙古人服饰多以 为原料。
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1.主要的民俗文化:黎族 、傣族 、赶庙会、 、舞狮子和 。
2.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 、 、 、等已被列
入《 》。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1.服饰与地理环境
说一说:
阿宝的头巾和成龙
的藏袍与当地自然
环境的关系。
2.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
议一议 :
我国“北咸南甜”的差异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传统民居
与地理环境
谈一谈:
两幅图中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中华武术与地理环境
论一论 :
你听说过“南拳北腿”吗?它
与地理环境有没有关系?
“南拳北腿”的地理成因
1、气候因素
南方由于纬度偏低,地处亚热带、热带区域,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最高气温常在30℃以上。因此,南方人发育较早。根据人体生理发育的规律,人的发育年龄偏小,即发育提前,生长发育期就短。因此南方人长得小巧玲珑,下肢较短,用腿踢人在搏击中是其所短,而手的运用对于精明玲珑的南方人则是一种优势。此外,上肢运动时能量消耗比下肢少,产热少,符合南方人耐热的特点,这是南方人善用上肢拳法的地理原因之一。   北方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平均气温多在0℃以下,因此北方人的发育年龄较迟。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发育年龄偏迟,发育期就长,因此身材高大。不仅如此,北方人以杂粮、肉类为主,这就给北方人长得高大粗壮提供了物质基础。“性格豪爽,身高马大”就成了北方人特征。腿长成为优势,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又因为气温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多用产热多的下肢运动,用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跌扑滚翻等运动取暖。由于腿的转动半径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逐渐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
2.地形因素
  
南方多江河湖泊,自古以来以舟为主要交通工具,因为船上的活动范围有限;加上船的颠簸,在格斗中立足不稳,就有被击倒或掉入河中的危险,故南拳自古就有“未学功夫先扎马”之说。再由于沟渠纵横,地面区域相对较小,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易受限制,特别是船上格斗,小范围的上肢搏击更利于击败对手。   
北方少河流纵横,平地面积广大,外出主要靠两腿行走,腿部力量是北方人的基本素质。依靠下肢发力的跑、跳、蹦,即“北腿”的蹿蹦跳跃,跌扑滚翻更适合粗犷豪放的北方人。
探究创新:南北文化
下列词语体现了南、北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你知道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是南、北方在那些方面的差异吗?请将下列各方面的差异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示。
南船北马 南腔北调 南矮北高 南繁北齐 南尖北平 南轻北重
南甜北咸 南涝北旱 南米北面 南瘦北胖 ……
例:
交通运输——南船北马
工业部门——
饮食习惯——
自然灾害——
民居特点——
语言差异——
人体外部特征——
音乐——
探究创新:南北文化
下列词语体现了南、北方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你知道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是南、北方在那些方面的差异吗?请将下列各方面的差异用合适的词语来表示。
南船北马 南腔北调 南矮北高 南繁北齐 南尖北平 南轻北重
南甜北咸 南涝北旱 南米北面 南瘦北胖 ……
例:
交通运输——南船北马
工业部门——南轻北重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南甜北咸
自然灾害——南涝北旱
民居特点——南尖北平
语言差异——南繁北平
人体外部特征——南矮北高 南瘦北胖
音乐——南腔北调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那份只有雨趣,而无淋漓之感的温馨,令我铭心难忘。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样燃烧的红高粱……我曾在北方的阔野,赤着脚,打着一把软弱无力的小花伞,迎接过那如浇如注的倾盆大雨的洗礼。那份彻头彻尾的痛快,那份恨不能连灵魂也一块冲刷了的大愉悦,使我至今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
   我爱南方的纤纤细雨,也爱北方的湾沦大雨。南方的雨——像我的姐妹,北方的雨——像我的兄弟。
选自:王英琦《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总结:
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而且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当堂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桂林山水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桂林一带石灰岩地区多岩洞,奇峰林立,形态万千
B.漓江,由桂林到阳朔一段,清澈见底,风景如画
C.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有湘桂线通过
D.桂林山奇、水秀、石美、洞异,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民族文化组合,正确的是( )。
A.朝鲜族—窑洞  B.傣族—泼水节
C.蒙古族—藏袍  D.彝族—竹竿舞
3.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4.下列旅游资源中,全属自然风光的有(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杭州西湖 B.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C.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避暑山庄 D.八达岭长城、台湾日月潭、黄山
5.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 )
A.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 B.西双版纳和昆明滇池
C.秦陵兵马俑和山东黄山 D.南京明孝陵和从化温泉
6、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7、“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下列哪项是对我国南方与北方传统的出行方式差异的概括( )
A.南船北马 B.南甜北咸 C.南米北面 D.南湿北干
8、区分各民族最明显的标志是( )A.民居 B.饮食 C.服饰 D.文化艺术
9、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 )
A.地质地貌景观 B.城市面貌景观 C.地方文化特色 D.各地风味小吃
10、四川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 ) A.变脸 B.黄梅戏 C.京剧 D.评书
二、综合题
11、将下列各种民居形式与分布地区和特点连线。
分布地区 民居形式 特点
内蒙古牧区 窑洞 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墙体厚重,多青砖灰瓦
华北地区 四合院 易于拆装,适应经常搬迁的游牧生活
黄土高原 竹楼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坚实的崖面上挖掘而成
云南西双版纳 蒙古包 楼上住人,楼下放杂物,饲养牲畜
答案:
1、C 2、B 3、D 4、B 5、A 6、B 7、A 8、C 9、C 10、A
11、内蒙古牧区-蒙古包-易于拆装,适应经常搬迁的游牧生活
华北地区-四合院-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墙体厚重,多青砖灰瓦
黄土高原-窑洞-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坚实的崖面上挖掘而成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楼上住人,楼下放杂物,饲养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