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画五星红旗 2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画五星红旗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1-12-08 18: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五星红旗的结构、元素,画出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
3、探索出工具在不同状态下的效果,灵活应用画图工具完成作品。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形、色彩与信息的关系。
教学准备: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国旗国旗真美丽》、五星红旗图片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先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这是一首什么歌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
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曲,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的国旗是——
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画五星红旗。(板书:画五星红旗)
二、新授新识 完成作品
1.分析五星红旗图案
师:你能描绘一下五星红旗的特征吗?五角星的结构是怎样的,可以怎么画?
引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向学生讲解五星红旗的长、宽、五角星位置及图案意义。
(五星红旗的长、宽比例是3:2 比如:2号国旗,240CM×160CM)
填写:“五星红旗结构”表格
学生分析五星红旗的组成要素(如长方形、大五角星、小五角星等)的形状,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位置、结构关系,为作画进行设计。
2.画五星红旗
(1)学生上机操作,出示图片,绘画出没有飘动的五星红旗(音乐响起)
根据学生自己对五星红旗的观察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作品。画五角星时,注意:铅笔工具绘制五角星时,图形没有完全封闭,填充颜色时会发现整个画布都被填充上了相应的颜色,可引导学生将五角星完全封闭,然后再填充颜色。
教师小结出现的问题。
(2)利用曲线工具,画出动态效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五星红旗图案和飘动的五星红旗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
五星红旗飘动的效果可以通过变化五星红旗图案结构、元素等来体现,要想画出这种效果可以用"曲线"来实现,但并不拘泥于这一种工具,铅笔、直线、多边形工具等都可以实现。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试一试”,例如直线工具的使用,直接使用直线工具能绘制出什么样的直线,按下“Shift”键再绘制,会形成什么直线。并且引导学生在使用其他软件时,懂得“Shift”、“Alt”或者“Ctrl”等功能键的配合使用。
教师小结使用“曲线”工具的方法。
三、展示作品,再次完善作品。
四、交流
“你是怎样体现五星红旗飘动的?”
五星红旗的飘动不是靠工具和方法,是改变五星红旗图案"形"的信息实现的,即将五星红旗的直线线条改为曲线线条。使用不同的画图工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改变"形"的信息,对于学生的各种绘制方法没有优劣比较,只要思路正确,老师都可以给以肯定。
五、板书
画五星红旗
长方形、五角星
矩形、铅笔、直线、曲线
附:
一、国旗尺寸分6种规格(单位CM):
1号,288×192;
2号,240×160;
3号,192×128;
4号,144×96;
5号,96×64;
6号,66×44
二、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他叫曾联松,曾经是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的副经理、上海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
全国解放后.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连数日,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走上街头游行、扭秧歌,欢庆胜利,欢庆解放!这动人的场面,一次又一次激起了曾联松内心的波澜。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曾联松反复阅读,认真思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国旗,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应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傲!他决定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曾联松仰望群星闪烁的太空,陷入了沉思。突然,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正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么!
于是,他决定以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象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环绕大星之后的小星,应该是几颗呢?曾联松想到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三千多年灿烂文化,还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就决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
接着,曾联松又经过反复推敲,苦苦构思,确定五颗金星恰当的位置。他曾设想把大星置于旗面的当中,小星环绕在大星的四周。这样,视若端庄,但是天地不够开阔,视觉局促、凝滞。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勾划,熬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近一个月过去了,有一次,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顿觉视野开阔:旗面犹如千里之广,金星居高临下,光彩闪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
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色彩以红色为主,似红霞满天。红色表达热烈的感情象征革命;配以黄色,灿烂辉煌,一片光明。
19 4 9 年8 月中旬,曾联松将设计好的五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
9 月2 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元、国歌、国旗的决议。曾联松手捧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通过的有关国旗决议的上海《解放日报》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这天的《解放日报》上,同时套红刊印着正式通过的五星红旗图案。
曾联松的心愿实现了!这同时也是全国人民的期望多少仁人志士,多少共产党人,为着争取民族的解放,劳苦大众的生存自由而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五星红旗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是用他们的光辉业绩织成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