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是常用的溶剂 同步讲义(方法指导+典例+专训)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 同步讲义(方法指导+典例+专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29 17: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8237001205230000 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1、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溶液。
(2)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2、悬浊液和乳浊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不稳定不均一)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不稳定、不均一)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
3、乳化:在油脂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能使油脂的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
二、物质的溶解性
1、物质的溶解性:(1)物质溶解的能力: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2、是否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相互转化:
(4)浓溶液和稀溶液:①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②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三、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
①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 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②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③溶解度单位为克。
(2)溶解度的含义:已知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其含义是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时的溶解度
大于 10

1-10 克
0.01-1 克
小于 0.01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食盐、硝酸钾
氯酸钾
氧化钙
碳酸钙

(4)溶解度曲线: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组成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2、下列各种措施中会影响硝酸钾在水里溶解度大小的是(   )
A.加水 B.搅拌 C.加硝酸钾 D.升温
4599940335280003、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100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g食盐,充分搅拌后可得103g食盐溶液
2710815479425006、在t℃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都只能是固体
B.?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图示溶液的浓度:XD.?t℃时X、Y的溶解度:X7、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8、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
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其中活性炭起到 和过滤的作用。
(2)将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溶液。(填编号)
(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在温度越高时,在等量水中溶解得 (选填“多”“少”或“不变”)。
10、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葡糖糖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4283710401955001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12、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 。
13、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废/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物质A是甲、乙其中一种物质,80℃物质A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溶质的质量
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 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 ,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
(3)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溶液,腌咸蛋用的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是 ,医用2%的碘酒溶液,溶剂是 。
1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把A、B物质各30g分别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用字母和“>”“<”或“=”表示)。
16、小明同学得到了如下关于A、B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A
35
35.5
36
36.5
37
B
6
10
18
36.5
50
(1)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嗮盐"据此你认为表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与氯化钠相似。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D 2、D 3、D 4、D 5、C 6、C 7、B
8、 ①③;②④⑥;⑤ 9、(1)吸附(2)②④⑦(3)少
10、(1)葡萄糖、水(2)酒精、水 11、(1)C(2)②③
能力提升
(1)①⑧⑨;②④⑥(2)均一稳定
(1)饱和;3:10(2)不变
(1)食盐易溶于水(2)食盐的饱和溶液(3)氧化钠;酒精
(1)t1 (2)A (3)C>B>A
(1)冷却热饱和溶液(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