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狼》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积薪(xīn)
屠大窘(jiǒng)
狼亦黠矣(xié)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缀行甚远(chuò)
C.少时(shǎo)
意暇甚(xiá)
眈眈相向(dān)
D.苫蔽(zhān)
露尻尾(kāo)
意将隧入(suì)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D.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
C.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狼径去
6.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翻译: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翻译:狼不敢上前,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7.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2分)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的小说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是记述的意思。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题目“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9.理解填空。(4分)
(1)文中表现狼贪婪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屠户果断机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班级开展“狼”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0分)
(1)(成语积累)活动中,小黎同学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他。(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连线主角)“狼”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李华同学根据《狼》一文,设计了一档连线节目,他连线了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狼,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2分)
李华:狼,从你们和屠户之间发生的那件事中,作者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悟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道理。你们是否在即将毙命的那一刻进行了反思,获得了些许启示呢?
狼:
(3)(探究狼性)博洋同学搜集、展示了一组同学们不熟悉的有关“狼”的成语,请你阅读并写出探究结果。(2分)
①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③狼授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④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我探究的结果是:
(4)(认识感悟)活动中,老师提供了下列四则材料,请大家谈谈对狼的认识及感悟。(4分)
材料一 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 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材料三 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茏,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 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认识:
感悟: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狼》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___
(2)弛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___
(3)意暇甚
意:___________________(4)屠暴起
暴:________
(5)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5.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1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目似瞑
____________
(2)将啮其喉
___________
(3)信不诬哉
____________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
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屠人货肉归(卖)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
C.既走,又从之(既然)
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屠惧,示之以刃,少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中的狼有哪些不同点?(2分)
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分)
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2分)
参考译文:
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狼》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积薪(xīn)
屠大窘(jiǒng)
狼亦黠矣(xié)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缀行甚远(chuò)
C.少时(shǎo)
意暇甚(xiá)
眈眈相向(dān)
D.苫蔽(zhān)
露尻尾(kāo)
意将隧入(suì)
解析:A项“黠”应读xiá,B项“缀”应读zhuì,D项“苫”应读shàn。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解析:A.应为“其一/犬坐于前”;B.应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3.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恐前后受其敌
狼不敢前
D.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解析:A项,第一个“止”的意思是“仅,只”,第二个“止”的意思是“停止”;B项,第一个“敌”的意思是“攻击”,第二个“敌”的意思是“敌人,敌方”;C项,第一个“前”的意思是“前面”,第二个“前”的意思是“上前”;D项,两个“去”都是“离开”的意思。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
C.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
在;在。B.
用;用来。C.
于是;才。D.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实意。故选A。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狼径去
解析:A.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B.洞:名词作动词,
打洞。C.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D.去:离开。A、B、C三项都是词类活用,D是古今异义。
6.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B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翻译: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翻译:狼不敢上前,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解析:A项应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C项应为“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D项应为“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7.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 )(2分)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这是蒲松龄的一篇短篇小说,文末的议论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点明了文章主旨。这句话不仅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而且嘲笑了它们的愚蠢。在有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它们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A项概括准确,BCD三项的表述过于片面,故选A。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的小说家。
B.志怪小说,主要指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故事为内容的小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东方朔的《神异经》、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是记述的意思。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题目“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解析:C项,《聊斋志异》中讲的大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不是“奇人异士”的故事。
9.理解填空。(4分)
(1)文中表现狼贪婪本性的句子是: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
(3)文中表现屠户果断机智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0.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班级开展“狼”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0分)
(1)(成语积累)活动中,小黎同学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他。(2分)
(狼)烟四起
引(狼)入室
(2)(连线主角)“狼”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李华同学根据《狼》一文,设计了一档连线节目,他连线了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狼,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2分)
李华:狼,从你们和屠户之间发生的那件事中,作者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悟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道理。你们是否在即将毙命的那一刻进行了反思,获得了些许启示呢?
狼:
(示例)哎,后悔呀!我们要是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啊!还有,你们人类有勇有谋,我们应该看清这一点,不该与之抗衡。
解析:注意要站在狼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行为,由“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见其贪婪,若适可而止,便不会丧命。还要站在狼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对手——屠户,屠户有勇有谋,自己不是对手,不该与之抗衡。言之有理即可。
(3)(探究狼性)博洋同学搜集、展示了一组同学们不熟悉的有关“狼”的成语,请你阅读并写出探究结果。(2分)
①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③狼授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④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我探究的结果是:
(示例)①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狼,还是文学家笔下的狼,都很聪明,都很有智慧。
②狼很重视独立能力。
③人可以从狼的身上学到很多处世哲学。
解析:细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分条归纳。关键信息如:“群而攻之”“了解对手”“独立能力”“最团结”,以及同伴受伤时不会独自逃走。答案不唯一。
(4)(认识感悟)活动中,老师提供了下列四则材料,请大家谈谈对狼的认识及感悟。(4分)
材料一 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 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材料三 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茏,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 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示例
认识:狼凶残,食肉,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因为饥饿、生病,狼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没有狼,食物链必然断裂,目前许多地方的狼已经灭绝,这个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
感悟: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会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解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通篇阅读三个材料,并要注意议论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最好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角度来谈感受。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狼》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2)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
(3)意暇甚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4)屠暴起
暴:突然。
(5)狼亦黠矣
黠:狡猾。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得像小山似的。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一个“晚”字,既写出了时间,又表明了屠户在夜晚走路,环境十分恶劣。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尽了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5.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C错误,文章写了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1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目似瞑
____________
(2)将啮其喉
___________
(3)信不诬哉
____________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__________
(1)闭眼;(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这才领悟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诱惑对手的。
(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
狼的共同特征: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
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有屠人货肉归(卖)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
C.既走,又从之(既然)
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屠户很害怕,拿出刀来吓狼,狼稍微退后了几步。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
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狼本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很可笑啊!
3.[甲][乙]两文中的狼有哪些不同点?(2分)
[甲]文中的狼狡猾阴险;[乙]文中的狼愚蠢。
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分)
示例:喜欢[甲]文中的。因为[甲]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而[乙]文中的屠户虽然也获利了,但只是坐享其成,其教育意义远没有[甲]文那么积极而深刻。
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2分)
议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参考译文:
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狼》导学案
学习目标:
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多看看《聊斋志异》的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按教材《预习》,完成任务,简言之:
(1)读猜字句;(2)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2.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3.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二、新知认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http:?/??/?baike.?/?doc?/?3597970-3783078.html"
\t
"_blank?)》,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
(?http:?/??/?baike.?/?doc?/?7611284-7885379.html"
\t
"_blank?)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
(?http:?/??/?baike.?/?doc?/?593603-628369.html"
\t
"_blank?)《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
(?http:?/??/?baike.?/?doc?/?30937-32259.html"
\t
"_blank?)》,朱其铠
(?http:?/??/?baike.?/?doc?/?3787509-3978265.html"
\t
"_blank?)《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http:?/??/?baike.?/?doc?/?4731070-4945970.html"
\t
"_blank?)》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题
1.蒲松龄(1640-1715)字
,一字剑臣,别号
,世称
,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http:?/??/?baike.?/?doc?/?2646630.html"
\t
"_blank?)。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
2.分别勾选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目似瞑(
?)???
(2)意暇甚(?
)
屠自后断其股(
?)
(4)乃悟前狼假寐(
?)
缀行甚远(?
)??
(6)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一狼乃从(
?)?
?(8)屠大窘(?
)
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说明其中的语法现象,并翻译该句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题
5.简要写出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6.下列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课中导读】
一、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缀(
)
窘(
)
苫(
)
弛(
)
眈(
)
黠(
)
瞑(
)
暇(
)
隧(
)
尻(
)
寐(
)
少(
)时
2.读准节奏。(文中标注)
3.读准语气。(按要求读文)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可以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示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祥和、中速)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焦虑、先慢后快)
??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豪壮、快速)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释词译句(PPT)
2.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缀行甚远(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屠大窘(
)
弛担持刀(
)
苫蔽成丘(
)
眈眈相向(
)
意暇甚(
)
屠暴起(
)
狼亦黠矣(
)
顷刻(一会儿。)
止增笑耳(
)
(2)一词多义
敌
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意
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其
积薪其中(
)
其一犬坐于前(
)
之
久之(
)
亦毙之(
)
前
狼不敢前(
)
其一犬坐于前(
)
乃
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
)
投以骨(
)
以
以刀劈狼首(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_______;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_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
文言句式
省略句: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_____”)
一狼洞其中(“洞”后面省略介词“______”)
投以骨(“投”后面省略宾语“_______”)
倒装句: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____________”)
判断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判断句的标志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判断词“_______”,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三、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
3.文章结构。
明确:
4.结合课文内容快速抢答。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C、矛盾双方是:
D、故事的开端:
E、故事的结局:
F、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四、复述故事(按要求同桌复述)
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复述。
记叙文的六要素要齐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合理添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一些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来展开想象。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五、互动学习
(一)解读第一至三段
1.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
(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
明确:
(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明确:
(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想着什么?(自由谈)
提示:屠户心里想着,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狼心里想着,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
(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
明确: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一句中哪一个词要读出味来?什么味?
明确: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正确的翻译是哪一句?理由呢?
译文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译文2: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理由:
3.齐读第3段,再口译。
4.找出一位同学笔译的四处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明确:
(1)
(2)
(3)
(4)
5.第一段写“遇狼”,请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
明确:
(二)解读第四段
齐读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怎么读?)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狼假寐的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狼假寐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狼假寐的目的:__________
5.后狼径去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列提示,我们从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1)狼的眼神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的背后狼在想什么?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参考:猪肉骨头好吃,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
8.品味屠户杀两狼过程。
(1)“暴起”“劈”“毙”“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屠户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数刀毙之”?
明确:
(3)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果将怎样?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
明确:
(4)这样看来屠户杀狼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
明确:
9.假如一狼不离开,另一狼不闭上眼睛能杀掉吗?试分析屠户成功杀狼的因素。
10.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屠户的心理变化。
明确:
11.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能表现出屠户的什么?
明确:
12.请归纳第四自然段内容。
明确:
(三)解读第五段
1.评价同学的朗读。
2.比较下面两句,读一读,说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改句: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明确:
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
六、拓展延伸
(一)品析形象
1.你认为这是两只________________的狼,因为……
明确:
2.你认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屠户,因为……
明确:
(二)畅谈启示
1.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遇到“狼”时我们该怎么办?(自由谈)
2.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明确:
3.读完此文,你还有哪些启示?(自由谈)
示例: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将自取灭亡。
(三)情境演讲。
情景一:
狼死掉之后,他的灵魂来到了佛祖面前。佛祖问狼:“狼,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假如现在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对你的子孙后代做一次训话,你会说些什么?”
情景二:
屠户成功杀狼并从狼口逃生之后,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这天,村长让屠户给全村人做一次演讲,谈谈他自己的御狼经验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七、课下作业
1.背诵全文。
2.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课后导练】
一、填空
蒲松龄
(1640——1715),字(
),一字(
),别号(
),世称(
),(
)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
),“志”是(
)的意思,“异”是(
)。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缀行甚远(
)
(2)弛担持刀(
)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一
犬
坐
于
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拓展延伸
5.本文情节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动词的合理使用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合作,将这系列动作描写与动词找出来进行分析。
示例:“缀行甚远”、“并驱如故”一个缀字与一个驱字,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与凶狠形象。
6.搜集与狼相关的成语,看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与同学共同搜集狼的有关资料,看看狼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并说说你的收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
文化
课前导入
苍狼和白鹿--蒙古人起源的传说
据说,在北方,有一座林木茂密的名叫额儿古涅.昆的山,山上有一个山洞。一天,一只苍狼,从这个山洞里走出来。后来这只狼碰到了一只作为它未来的伴侣的鹿,双双跑到了斡难河之源----不儿罕山(圣山),定居下来。那只苍狼和那只白鹿在上天安排的这个地方相爱,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狼狈为奸
引狼入室
狼子野心
豺狼当道
狼
狼心狗肺
狼戾不仁
豺狼成性
如狼似虎
鹰视狼顾
说说成语中的“狼”
人们眼中的狼
凶残
贪婪
狡诈
惧怕
厌恶
憎恨
形象
态度
第一课时
文学作品中的狼
18
《狼》
——蒲松龄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
本课目标
作者简介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作家作品
《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
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写
鬼
写
妖
高
人
一
等
刺
贪
刺
虐
入
骨
三
分
蒲松龄
郭沫若写蒲松龄的对联:
缀
窘
倚
眈
瞑
尻
黠
苫
寐
少
薪
暇
隧
行
大
眈
尾
蔽
假
时
积
意
甚
zhuì
jiǒnɡ
yǐ
dān
mínɡ
kāo
xiá
shàn
mèi
shǎo
xīn
xiá
suì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你能读准停顿、语调?
①两狼之并驱
如故。
②其一
犬坐于前。
③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
/
/
①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
②狼
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
/
/
/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可以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示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祥和、中速)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焦虑、先慢后快)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豪壮、快速)
你能读准语气?
疏通文意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通“只”。仅,只。
连接、紧跟。
狼
即“一个屠户”。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
把骨头投给狼。
动词,停止。
跟从。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又。
连词,表转折,可是。
译文:屠夫害怕了,就把骨头扔向狼。其中的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夫又扔了一块骨头,身后追行的那只狼停下来吃骨头,可前边停下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仍然象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处境困迫,为难。
遭受它的攻击。
看,视。
堆积柴草。
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解除,卸下。
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译文:屠户很急很怕,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一会儿。
径直离开。
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闭上眼睛。
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突然。
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正,正要
屁股。
假装睡觉。寐,睡觉。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过了一会,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
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
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
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领悟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诱惑对手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狡猾。
一会儿。
变诈,巧变诡诈。
笑,动词做名词,笑料。
耳,语气助词,罢了。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只是。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屠户
__狼
__狼
__狼
__狼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
惧
御
杀
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整体感知
理清故事结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叙事
议论
A、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傍
晚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途
中
屠户
狼
C、矛盾双方是:
D、故事的开端:
缀行甚远
抢答(结合课文内容快速抢答)
E、故事的结局:
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
F、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复述。
记叙文的六要素要齐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合理添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一些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来展开想象。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复述故事
古今异义
知识积累
一狼径去(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自后断其股(
)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盖以诱敌(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止增笑耳(
)
古义:原来是
今义:覆盖;盖子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一门学科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一词多义
止
意
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止(
)
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只,仅仅
动词,停止
名词,神情、态度
动词,打算
敌
前
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恐前后受其敌(
)
狼不敢前(
)
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名词,敌人
名词,前面
动词,上前
以
以刀劈狼首(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盖以诱敌(
)
介词,用
连词,来
介词,用来
其
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代词,指狼
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屠户
代词,指麦场
之
久之(
)
又数刀毙之(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补足音节。
代词,指狼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的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其一犬坐于前(
)
名词做动词,挖洞
名词做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
止增笑耳(
)
名词做动词,上前
动词做名词,笑料
名词做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
文言句式
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
)
一狼洞其中(
)
投以骨(
)
乃悟前狼假寐(
)
前面省略主语“屠”
“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前面省略主语“屠”
倒装句:
投以骨(
)
判断句: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也”,判断句的标志
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第二课时
1.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
3.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4.理解文章主旨,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屠户、狼的形象及其意义。
本课目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一定在童话里认识过一位农夫,他在大冬天里遇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结果怎么样呢?他用身体去温暖了这条蛇。等到蛇醒来后,就把这个农夫咬死了。
这位农夫好心没有好报,真是可怜。人们常把“毒蛇”与“猛兽”并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聊斋志异》这部名著,去认识一位屠户,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狼,他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二、课前检测
1.知识竞赛。
蒲松龄
(1640——1715),字(
),一字(
),别号(
),世称(
),(
)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
),“志”是(
)的意思,“异”是(
)。
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
)”。
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书屋名
记述
奇异的故事
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说出下面字词的含义。(先写出答案,同桌互改,再订正)
①其一犬坐于前(
)
②一狼洞其中(
)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④恐前后受其敌(
)
⑤狼不敢前(
)
⑥意暇甚(
)
⑦弛担持刀(
)
⑧顾野有麦场(
)
⑨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像狗一样
打洞
从通道
攻击
上前
神情
卸下
看
能有多少
三、互动学习
(一)解读第一至三段
1.大声地自由朗诵第一、二自然段。
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
(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
(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想着什么?(自由谈)
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
“屠惧”。
“矣”。
读出屠户的心急如焚,情节的紧张气氛味。
(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
团结。因为文中说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还有“并驱如故”,这两条狼配合得挺好的。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一句中哪一个词要读出味来?什么味?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正确的翻译是哪一句?理由呢?
译文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译文2: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3.齐读第3段,再口译。
4.找出一位同学笔译的四处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1)“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不对,应该是“受到攻击”,“敌”在这里不是敌人,而应该是“攻击”。
(2)“顾野”,不应该是“四面的原野”,而是“屠户往旁边看四周的原野”,“顾”是动词“看”的意思。
(3)“积薪其中”中的“薪”不是杂物,是柴草。
(4)“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不对。狼和屠户不是面对面地坐着,它们是瞪大眼睛对着屠户,没有把“眈眈”的意思讲出来。
齐读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怎么读?)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
2.前狼假寐的姿势:
3.前狼假寐的神态: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后狼径去的目的:
5.第一段写“遇狼”,请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
“惧狼”“御狼”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诱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7.根据下列提示,我们从狼的角度
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1)狼的眼神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的背后狼在想什么?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6.这一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8.品味屠户杀两狼过程。
(1)“暴起”“劈”“毙”“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暴起”写出了屠户终于醒悟,当机立断、速度之快。“劈”“毙”“断”表现了屠户手法娴熟,勇猛机智,绝不姑息狼的情状。
(2)屠户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数刀毙之”?
因为狼狡猾所以要“数刀毙之”;也写出了对敌斗争要狠。
(3)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果将怎样?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
会被另一条狼偷袭。这提示我们对敌斗争的时候还要高度警惕,要有彻底斗争的精神。
(4)这样看来屠户杀狼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屠户不仅敢于斗争,而且最可贵的是能够在斗争中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9.假如一狼不离开,另一狼不闭上眼睛能杀掉吗?试分析屠户成功杀狼的因素。
(1)力量上占优势。一对一。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2)抢占有利地形。“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抓住有利时机。“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0.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屠户的心理变化。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11.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能表现出屠户的什么?
勇气和机智。
我们看到屠户由最初的惊恐,心存侥幸,到冷静面对,设法杀敌,识破狼的奸诈诡计,豁然明白。
12.请归纳第四自然段内容。
杀狼
1.比较下面两句,读一读,说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改句: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三)解读第五段
笑狼
加上“矣、哉、耳”嘲讽的语气浓得多。似乎就看到了作者正对屠户的胜利拍手叫好,对狼的自以为聪明拍手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一)品析形象
1.你认为这是两只________________
的狼,因为……
2.你认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屠户,因为……
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二)畅谈启示
1.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遇到“狼”时我们该怎么办?(自由谈)
面对邪恶势力,我们要应用智慧勇敢斗争,坏人必将和“狼”一样“顷刻两毙”。
2.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屠户手中的刀象征着斗争、正义。
3.读完此文,你还有哪些启示?(自由谈)
示例:
(1)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将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并毙,不留后患。
(三)情境演讲(任选一)
情景一:
狼死掉之后,他的灵魂来到了佛祖面前。佛祖问狼:“狼,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假如现在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对你的子孙后代做一次训话,你会说些什么?”
情景二:
屠户成功杀狼并从狼口逃生之后,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这天,村长让屠户给全村人做一次演讲,谈谈他自己的御狼经验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课下作业
背诵全文。
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狼》导学案
学习目标:
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多看看《聊斋志异》的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课前导学】
一、预习任务
1.按教材《预习》,完成任务,简言之:
(1)读猜字句;(2)本文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2.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3.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二、新知认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http:?/??/?baike.?/?doc?/?3597970-3783078.html"
\t
"_blank?)》,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
(?http:?/??/?baike.?/?doc?/?7611284-7885379.html"
\t
"_blank?)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
(?http:?/??/?baike.?/?doc?/?593603-628369.html"
\t
"_blank?)《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
(?http:?/??/?baike.?/?doc?/?30937-32259.html"
\t
"_blank?)》,朱其铠
(?http:?/??/?baike.?/?doc?/?3787509-3978265.html"
\t
"_blank?)《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http:?/??/?baike.?/?doc?/?4731070-4945970.html"
\t
"_blank?)》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题
1.蒲松龄(1640-1715)字
,一字剑臣,别号
,世称
,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http:?/??/?baike.?/?doc?/?2646630.html"
\t
"_blank?)。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
2.分别勾选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目似瞑(
?)???
(2)意暇甚(?
)
屠自后断其股(
?)
(4)乃悟前狼假寐(
?)
缀行甚远(?
)??
(6)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一狼乃从(
?)?
?(8)屠大窘(?
)
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说明其中的语法现象,并翻译该句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题
5.简要写出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6.下列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参考答案:
1.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先生;《聊斋志异》
2.(1)A
(2)B
(3)A
(4)B
3.(1)闭眼;(2)空闲;(3)大腿;(4)睡觉;(5)紧跟;(6)原来;(7)跟从;(8)困窘急迫
4.(1)前进,形容词用作动词。翻译: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2)像狗一样,名词活用作状语。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打洞,名词用作动词。翻译: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5.第一段描写了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屠户畏惧狼,两次投骨不能摆脱狼的追踪,表现了屠户的谦让和狼的贪婪。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第四段讲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警觉和狡诈艰险,这是故事高潮和结尾。
第五段发表议论,点明主旨,说明人类的聪慧将永远战胜邪恶势力。
6.C
【课中导读】
一、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shǎo)时
2.读准节奏。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读准语气。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可以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示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祥和、中速)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焦虑、先慢后快)
??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豪壮、快速)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释词译句(PPT)
2.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
屠大窘(困窘,十分为难。)
弛担持刀(解除,这里指放下。)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屠暴起(突然。)
狼亦黠矣(狡猾。)
顷刻(一会儿。)
止增笑耳(罢了。)
(2)一词多义
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意
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其
积薪其中(结构助词“的”,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之
久之(无义,语气助词)
亦毙之(代词,指它)
前
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乃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投以骨(把)
以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地道。)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文言句式
省略句: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
一狼洞其中(“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以骨(“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倒装句: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判断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也”,判断句的标志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三、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叙述了屠户和狼搏斗的故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3.文章结构。
明确:叙事(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结合课文内容快速抢答。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傍晚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途中
C、矛盾双方是:屠户-----狼
D、故事的开端:缀行甚远
E、故事的结局: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
F、作者的看法是什么?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复述。
记叙文的六要素要齐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合理添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一些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来展开想象。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五、互动学习
(一)解读第一至三段
1.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生大声自由诵读)
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
(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
明确: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明确: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
(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想着什么?(自由谈)
明确:“屠惧”。
(提示:屠户心里想着,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狼心里想着,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
(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
明确:团结。因为文中说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还有“并驱如故”,这两条狼配合得挺好的。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一句中哪一个词要读出味来?什么味?
明确:“矣”。读出屠户的心急如焚,情节的紧张气氛味。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正确的翻译是哪一句?理由呢?
译文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译文2: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理由:“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第2句。
3.齐读第3段,再口译。
4.找出一位同学笔译的四处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明确:
(1)“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不对,应该是“受到攻击”,“敌”在这里不是敌人,而应该是“攻击”。
(2)“顾野”,不应该是“四面的原野”,而是“屠户往旁边看四周的原野”,“顾”是动词“看”的意思。
(3)“积薪其中”中的“薪”不是杂物,是柴草。
(4)“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不对。狼和屠户不是面对面地坐着,它们是瞪大眼睛对着屠户,没有把“眈眈”的意思讲出来。
5.第一段写“遇狼”,请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
明确:“惧狼”“御狼”。
(师板书:遇、惧、御)
(二)解读第四段
齐读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怎么读?)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4.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7.根据下列提示,我们从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1)狼的眼神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的背后狼在想什么?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参考:猪肉骨头好吃,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适当加入合理的想象)
8.品味屠户杀两狼过程。
(1)“暴起”“劈”“毙”“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暴起”写出了屠户终于醒悟,当机立断、速度之快。“劈”“毙”“断”表现了屠户手法娴熟,勇猛机智,绝不姑息狼的情状。
屠户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数刀毙之”?
明确:因为狼狡猾所以要“数刀毙之”;也写出了对敌斗争要狠。
(3)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后果将怎样?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
明确:会被另一条狼偷袭。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要高度警惕,有彻底斗争的精神。
(4)这样看来屠户杀狼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
明确:故事中的屠户不仅敢于斗争,而且最可贵的是能够在斗争中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师板书:“智慧”)
9.假如一狼不离开,另一狼不闭上眼睛能杀掉吗?试分析屠户成功杀狼的因素。
明确:(1)力量上占优势。一对一。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抢占有利地形。“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抓住有利时机。“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0.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屠户的心理变化。
明确: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11.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能表现出屠户的什么?
明确:勇气和机智。我们看到屠户由最初的惊恐,心存侥幸,到冷静面对,设法杀敌,识破狼的奸诈诡计,豁然明白。
12.请归纳第四自然段内容。
明确:杀狼。
(三)解读第五段
1.请一学生读,其余评价。
2.比较下面两句,读一读,说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改句: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明确:加上“矣、哉、耳”嘲讽的语气浓得多。似乎就看到了作者正对屠户的胜利拍手叫好,对狼的自以为聪明拍手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
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笑狼!
(师板书:笑狼)
六、拓展延伸
(一)品析形象
1.你认为这是两只________________的狼,因为……
明确: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2.你认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屠户,因为……
明确: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二)畅谈启示
1.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遇到“狼”时我们该怎么办?(自由谈)
明确:面对邪恶势力,我们要应用智慧勇敢斗争,坏人必将和“狼”一样“顷刻两毙”。
2.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明确:屠户手中的刀象征着斗争、正义。
3.读完此文,你还有哪些启示?(自由谈)
示例: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将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并毙,不留后患。
(三)情境演讲。
情景一:
狼死掉之后,他的灵魂来到了佛祖面前。佛祖问狼:“狼,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假如现在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对你的子孙后代做一次训话,你会说些什么?”
情景二:
屠户成功杀狼并从狼口逃生之后,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这天,村长让屠户给全村人做一次演讲,谈谈他自己的御狼经验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七、小结本课
同学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的时候。生死关头,是低头妥协,还是高高举刀,往往会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承受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不就是当初清政府为向英帝国主义乞求妥协而付出的沉重而惨痛的代价吗?可是,英帝国主义这条狼没有就此满足,相反,却引来了法、意、德、日一群“恶狼”。在我们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人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投之以骨”的事例吗?比如社会上的黑恶势力,校园的暴力等。
如果我们软弱妥协只能助长邪恶者的贪婪凶恶,导致“两狼之并驱如故”的结局。我们只有拿起手中正义的刀,用勇敢、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邪恶,让世界没有了豺狼虎豹,没有了毒蛇猛兽,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动情地朗读全文。?
八、课下作业
1.背诵全文。
2.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课后导练】
一、填空
蒲松龄
(1640——1715),字(
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缀行甚远(
)
(2)弛担持刀(
)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一
犬
坐
于
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拓展延伸
5.本文情节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动词的合理使用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合作,将这系列动作描写与动词找出来进行分析。
示例:“缀行甚远”、“并驱如故”一个缀字与一个驱字,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与凶狠形象。
6.搜集与狼相关的成语,看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与同学共同搜集狼的有关资料,看看狼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并说说你的收获。
参考答案:
1.(1)连接、紧跟 (2)解除,卸下 (3)闭上眼睛 (4)狡猾
2.(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译文: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了。
(2)其一/犬坐/于前。译文: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3.(1)目似瞑,意暇甚
(2)盖以诱敌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心理: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行动: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
结果:顷刻两毙。
5.“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不敢前”表现了狼的谨慎,“眈眈”又表现了狼的凶恶。“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等都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夫的害怕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决心斗争的觉悟。“暴起”“劈”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6.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等等,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邪恶狡诈形象,通常用其形象表现恶人或邪恶势力。狼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特性的的动物,它们群居,拥有十分团结的力量,它们对自己的配偶忠诚,护犊爱幼,这是在人类世界中都值得深为赞赏的品质。如此看来,狼并非是一种十恶不赦的动物,我们对它也存在着片面的看法与误解。故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课文主旨,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斗争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翻译文言,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
一、新课导入
1.狼文化-----苍狼和白鹿--蒙古人起源的传说
据说,在北方,有一座林木茂密的名叫额儿古涅.昆的山,山上有一个山洞。一天,一只苍狼,从这个山洞里走出来。后来这只狼碰到了一只作为它未来的伴侣的鹿,双双跑到了斡难河之源----不儿罕山(圣山),定居下来。那只苍狼和那只白鹿在上天安排的这个地方相爱,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2.成语中的“狼”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
3.人们眼中的狼
形象:凶残
贪婪
狡诈;态度:惧怕
厌恶
憎恨
4.文学作品中的狼
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三、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shǎo)时
2.读准节奏。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读准语气。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可以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示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祥和、中速)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焦虑、先慢后快)
??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豪壮、快速)
四、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释词译句(PPT)
2.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
屠大窘(困窘,十分为难。)
弛担持刀(解除,这里指放下。)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屠暴起(突然。)
狼亦黠矣(狡猾。)
顷刻(一会儿。)
止增笑耳(罢了。)
(2)一词多义
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意
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其
积薪其中(结构助词“的”,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之
久之(无义,语气助词)
亦毙之(代词,指它)
前
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乃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投以骨(把)
以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地道。)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文言句式
省略句: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
一狼洞其中(“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投以骨(“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倒装句: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判断句: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也”,判断句的标志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判断词“盖”,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五、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叙述了屠户和狼搏斗的故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3.文章结构。
明确:叙事(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结合课文内容快速抢答。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傍晚
B、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途中
C、矛盾双方是:屠户-----狼
D、故事的开端:缀行甚远
E、故事的结局: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
F、作者的看法是什么?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复述。
记叙文的六要素要齐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合理添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一些方法对课文“添枝加叶”来展开想象。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七、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
1.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屠户、狼的形象及其意义。
3.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4.理解文章主旨,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一定在童话里认识过一位农夫,他在大冬天里遇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结果怎么样呢?他用身体去温暖了这条蛇。结果蛇醒来后,就把这个农夫咬死了。
这位农夫好心没有好报,真是可怜。人们常把“毒蛇猛兽”并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聊斋志异》这部名著,去认识一位屠户,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狼,他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狼”)
二、课前检测
1.知识竞赛。
蒲松龄
(1640——1715),字(
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2.说出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先写出答案,同桌互改,再订正)
①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②一狼洞其中(打洞)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
④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⑤狼不敢前(上前)
⑥意暇甚(神情)
⑦弛担持刀(卸下)
⑧顾野有麦场(看)
⑨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能有多少)
三、互动学习
(一)解读第一至三段
1.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生大声自由诵读)
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
(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
明确: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明确: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
(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想着什么?(自由谈)
明确:“屠惧”。
(提示:屠户心里想着,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狼心里想着,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
(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
明确:团结。因为文中说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还有“并驱如故”,这两条狼配合得挺好的。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一句中哪一个词要读出味来?什么味?
明确:“矣”。读出屠户的心急如焚,情节的紧张气氛味。
(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正确的翻译是哪一句?理由呢?
译文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
译文2: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理由:“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第2句。
3.齐读第3段,再口译。
4.找出一位同学笔译的四处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
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
明确:
(1)“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不对,应该是“受到攻击”,“敌”在这里不是敌人,而应该是“攻击”。
(2)“顾野”,不应该是“四面的原野”,而是“屠户往旁边看四周的原野”,“顾”是动词“看”的意思。
(3)“积薪其中”中的“薪”不是杂物,是柴草。
(4)“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不对。狼和屠户不是面对面地坐着,它们是瞪大眼睛对着屠户,没有把“眈眈”的意思讲出来。
5.第一段写“遇狼”,请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
明确:“惧狼”“御狼”。
(师板书:遇、惧、御)
(二)解读第四段
齐读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怎么读?)请用原文回答:
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4.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7.根据下列提示,我们从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1)狼的眼神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的背后狼在想什么?
(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参考:猪肉骨头好吃,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适当加入合理的想象)
8.品味屠户杀两狼过程。
(1)“暴起”“劈”“毙”“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暴起”写出了屠户终于醒悟,当机立断、速度之快。“劈”“毙”“断”表现了屠户手法娴熟,勇猛机智,绝不姑息狼的情状。
屠户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数刀毙之”?
明确:因为狼狡猾所以要“数刀毙之”;也写出了对敌斗争要狠。
(3)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后果将怎样?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
明确:会被另一条狼偷袭。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要高度警惕,有彻底斗争的精神。
(4)这样看来屠户杀狼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
明确:故事中的屠户不仅敢于斗争,而且最可贵的是能够在斗争中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师板书:“智慧”)
9.假如一狼不离开,另一狼不闭上眼睛能杀掉吗?试分析屠户成功杀狼的因素。
明确:(1)力量上占优势。一对一。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
抢占有利地形。“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抓住有利时机。“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0.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屠户的心理变化。
明确: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11.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能表现出屠户的什么?
明确:勇气和机智。我们看到屠户由最初的惊恐,心存侥幸,到冷静面对,设法杀敌,识破狼的奸诈诡计,豁然明白。
12.请归纳第四自然段内容。
明确:杀狼。
(三)解读第五段
1.请一学生读,其余评价。
2.比较下面两句,读一读,说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原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改句: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明确:加上“矣、哉、耳”嘲讽的语气浓得多。似乎就看到了作者正对屠户的胜利拍手叫好,对狼的自以为聪明拍手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
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笑狼!
(师板书:笑狼)
四、拓展延伸
(一)品析形象
1.你认为这是两只________________的狼,因为……
明确: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2.你认为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屠户,因为……
明确: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二)畅谈启示
1.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遇到“狼”时我们该怎么办?(自由谈)
明确:面对邪恶势力,我们要应用智慧勇敢斗争,坏人必将和“狼”一样“顷刻两毙”。
2.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
明确:屠户手中的刀象征着斗争、正义。
3.读完此文,你还有哪些启示?(自由谈)
示例: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将自取灭亡。
(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3)对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并毙,不留后患。
(三)情境演讲。
情景一:
狼死掉之后,他的灵魂来到了佛祖面前。佛祖问狼:“狼,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假如现在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对你的子孙后代做一次训话,你会说些什么?”
情景二:
屠户成功杀狼并从狼口逃生之后,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这天,村长让屠户给全村人做一次演讲,谈谈他自己的御狼经验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小结本课
同学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的时候。生死关头,是低头妥协,还是高高举刀,往往会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承受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不就是当初清政府为向英帝国主义乞求妥协而付出的沉重而惨痛的代价吗?可是,英帝国主义这条狼没有就此满足,相反,却引来了法、意、德、日一群“恶狼”。在我们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人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投之以骨”的事例吗?比如社会上的黑恶势力,校园的暴力等。
如果我们软弱妥协只能助长邪恶者的贪婪凶恶,导致“两狼之并驱如故”的结局。我们只有拿起手中正义的刀,用勇敢、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邪恶,让世界没有了豺狼虎豹,没有了毒蛇猛兽,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动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下作业
1.背诵全文。
2.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个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板书:
屠夫遇狼
屠夫惧狼
屠夫御狼
屠夫杀狼
高潮、结局
叙事
发展
狼
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笑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