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29 2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比例
4
整理和复习
整体回顾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
1
解比例
3
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正比例
1
反比例
2
比例尺
1
用比例解决问题
3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知识梳理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
比例的意义: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联系: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
区别:
说一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各部分名称
意义

比例
表示两个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4:1.6=60:40
外项
内项
2.4
:
1.6
=
1.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3.
解比例:
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下面的比例。
5x=4×6
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下面的比例。
1.2x=2.5×3
6.5:x=3.25:4
3.25x=6.5×4
x=8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为:xy
=k(一定)
比例的应用
1.
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缩小)即可。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3.
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正比例关系列方程解题时,通常等号的两边写成分数比的形式。(若同一题中有两个未知量通常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综合应用
1.
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40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时间/时
40
6
50
4.8
60
4
80
3
100
2.4
行驶速度×行驶时间=路程(一定),所以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底面积/cm2
体积/cm3
5
50
8
80
10
100
16
160
20
200
(2)圆锥的高是30cm,它的体积与底面积如下表。
所以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半径/cm
面积/cm2
1
π
2

3

4
16π
5
25π
(3)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如下表。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的比值不一定,乘积也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不成比例关系。
2.(1)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
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
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
x
km。
答:甲乙两地相距150km。
2x=3×100
x=150
2.(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
小时行50km。原路返回每小时行60km,返
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60x=3×50
答:返回时用了2.5小时。
x=2.5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