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2人体的营养
章末检测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得分
???
1.人体所需能量的70%是由下列一种物质提供的,这种物质是( )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2.小明和小红一起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科学的是(??
)
A.?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
B.?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需要作出假设
3.聪聪的奶奶不慎摔倒骨折了,医生说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她适当多吃(??
)
A.?苹果?????????????????????????????????????B.?牛奶?????????????????????????????????????C.?薯片?????????????????????????????????????D.?可乐
4.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
)
①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
②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
④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5.新中国成立初期,地矿工作者长期在荒漠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水果,常会出现牙龈出血现象,此时他们需要补充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6.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铁
维生素C
缺乏症
夜盲症
脚气病
骨质疏松症
坏血病
A.?A???????????????????????????????????????????B.?B???????????????????????????????????????????C.?C???????????????????????????????????????????D.?D
7.食物的六大营养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
A.?维生素?????????????????????????????????B.?无机盐?????????????????????????????????C.?水分?????????????????????????????????D.?蛋白质
8.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下列描述中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B.?多吃蔬菜、水果和油脂类
C.?散装食品要注意保质期,包装食品则无需关注????D.?不喜欢吃蔬菜,可以用水果代替
9.绿色食品指的是(??
)
A.?绿颜色的食品??????????B.?营养价值高的食品??????????C.?新鲜的食品??????????D.?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10.人体的肝脏是构成????
的器官之一。(??
)
A.?内分泌系统??????????????????????????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
11.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疫情期间应注意增加营养,保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
)
A.?食管??????????????????????????????????????B.?小肠??????????????????????????????????????C.?大肠??????????????????????????????????????D.?胃
12.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初始消化的器官依次是(??
)
A.?口腔、胃、胃?????????????B.?口腔、小肠、胃?????????????C.?口腔、口腔、小肠?????????????D.?口腔、胃、小肠
1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相互关系示意图,若甲处阻塞,最可能导致人体出现(??
)
A.?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B.?胰腺无法分泌胰液??????C.?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D.?肝脏无法合成胆汁
14.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位于腹腔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大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功能只能暂时储存食物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5.①②③④表示人体的四条血管。正常人在一天24小时之内,血糖浓度最稳定和波动幅度最大的血管分别是(???)
A.?②④?????????????????????????????????????B.?④③?????????????????????????????????????C.?④②?????????????????????????????????????D.?①②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得分
???
16.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①和②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的作用。
(2)以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若将3支试管使用的馒头和液体的量都要相等,目的是________。
(4)再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
(5)为了排除实验的干扰,水浴温度保持37℃的原因
________?。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5题;共48分)
得分
???
17.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消化管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它能对________进行初步消化。
(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中,再经胆管流入________(填序号)内。
(4)位于消化管的外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它分泌的消化液在________内起作用。
(5)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6)图中[7]是大肠,长约1.5米,它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部分________。
(7)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是红烧肉(肥肉)、清炒菠菜、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增加富含________的食物。
(8)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应怎么做?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8.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问题:
?
(1)据图,X在A处首先开始被消化,原因是A中具有可以消化X的消化酶是________.
(2)观察如图,Y在C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Y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C是消化道中的________.Z是食物中的________.
(3)三种物质均可在D处被消化和吸收,D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请继续在下①、②、③处完成填词)
①有许多________(“环形”或“纵行”)皱襞和小肠________;
②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________;
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_______(“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构成.
(4)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如表是某校研究性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探究设计后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试管编号
?加原料
?设置平行实验
?设置平行实验无关变量
?观察到的现象
?1
?花生油5毫升
?加入5毫升胆汁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花生油呈现乳状
?2
?花生油5毫升
?加入5毫升蒸馏水
?花生油和水出现了明显的分层
①胆汁与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________;
②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________(“分解”或“乳化”)作用.
19.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下列现象的原因.
(1)某同学有一段时间,每到傍晚的时候就看不清东西,但吃了一段时间的胡萝卜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原因是________。
(2)某人每天早晨刷牙时,牙龈都会出血,而且经常发现皮下青一块紫一块的,原因是________。
(3)吃牛肉、黄豆、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治脚气病,那是因为________。
(4)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在营养物质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________,胃内开始消化的是________,全部在小肠内消化的是________。
20.现在,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大集中等现象。也有些同学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等,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会影响健康。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表的5种食物,(各100克,除去水以外)主要成分,帮助同学们拟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膳食计划,回答问题:
((1)(2)(3)(4)题中的食物只填表中的字母)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毫克)
维生素C(毫克)
维生素D(毫克)
A
0.4
90
6
4
7
40
B
48
7
38
40
12
0
C
9
10
65
7
10
14
D
78
1
8
0
0
0
E
18
2
5
3
220
0
(1)为保证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有充足的能量加体育运动,早餐应多吃食物________。
(2)有的同学晚上看不清东西,建议他多吃食物________。
(3)有的同学感觉全身乏力,医生诊断为贫血,医生建议他多吃含________(填无机盐)多和表格中的食物________。
(4)李明同学牙龈经常出血,他平时应多吃食物________。
(5)一些同学长期以食物B作为主食,这些同学患________的几率较大。
(6)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健康生活是人们的愿望,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1.?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层“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层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建议摄取量/g
第五层
油脂类
小于25
第四层
豆、奶类
100~150
第三层
鱼、肉、蛋类
125~200
第二层
蔬菜、水果类
400~500
第一层
谷类
450~750
(1)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该多吃第三层和第________层的食物,原因是这两层食物含有丰富的________。
(2)平时膳食中食用最多的是第一层食物,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最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该类物质最终
在________中被消化成________,然后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吸收。
(3)小华同学午餐食谱是米饭、鱼、猪肉、豆腐,从均衡膳食的角度看,还应该补充“平衡膳食宝塔”中第________层的食物。
(4)营养学家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
。
A.3∶3∶4
B.3∶4∶3
C.4∶3∶3
D.4∶4∶2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因此能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需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能量的营养物质是糖类,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不符合题意。
C、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是作用非常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
2.答案:
B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A.花生种子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能反映出花生种子中储存能量的多少。但无法直接测量出种子中的能量和种子充分燃烧的能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则需要多次重复实验,减少误差。因此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这是不科学的,B符合题意。
C.如果花生种子没有完全燃烧而测定出的能量要远低于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因此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C不符合题意。
D.作出假设是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是对种子中的能量情况的测定,无法假设,则不需要作出假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3.答案:
B
考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意,聪聪的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缺钙造成的,因此应让奶奶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A、苹果中富含维生素C,B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中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所以,D符合题意。
C、薯片中含有淀粉,C错误。
D、可乐属于饮料,含糖类较多,D不符合题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的营养成分无机盐的作用,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钙是构成牙齿很骨骼的重要承成分,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儿童期缺钙会患佝偻病,在牛奶中含量丰富。
4.答案:
D
考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因此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①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②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5.答案:
C
考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A.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容易引起皮肤粗糙、夜盲症等,A不符合题意。
B.
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B不符合题意。
C.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因此地矿工作者应补充维生素C,C符合题意。
D.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6.答案:
C
考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A.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皮肤粗糙、夜盲症,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故B不符合题意。
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时引起贫血,而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故C符合题意。
D.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7.答案:
A
考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A.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符合题意。
B.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无机盐是无机物,不合题意。
C.水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水属于无机物,不合题意。
D.蛋白质既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8.答案:
A
考点:合理营养
解析:A.合理膳食要做到营养全面而均衡,食物种类要多样,以谷类为主,搭配合理,故A符合题意。
B.人们的营养要合理,应做到食物要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脂类,故B不符合题意。
C.散装食品要注意保质期,包装食品则同样需要注意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食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合理膳食要做到营养全面而均衡,不同的食物其含有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做到食物要合理搭配,种类多样,精粗结合,这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全面,有利于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合理膳食是满足人们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9.答案:
D
考点:食品安全
解析: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
10.答案:
B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肠腺。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所以人体的肝脏是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是人体最大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增加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11.答案:
B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A.食管无消化和吸收功能,A错误???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B正确。????
C.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C错误。???
D.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D错误。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但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12.答案:
D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脂肪的消化在小肠,据此解答。
13.答案:
A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图中的甲表示胆管,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小肠,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将脂肪乳化成微粒,增加了脂肪和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若是甲(胆管)处阻塞,胆汁将不能进入小肠,从而导致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14.答案:
B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错误。
B、胃壁内有许多胃腺,其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正确。
C、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错误。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蛋白质、多肽,脂肪,没有氨基酸、没有脂肪酸,错误。
【分析】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15.答案:
C
考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因为肝脏分泌的胆汁只能乳化脂肪,而且不能吸收营养物质,对葡萄糖不起任何作用,所以④内血糖浓度最稳定,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小肠被吸收,所以经过小肠处的血管②内血糖浓度波动幅度最大。
【分析】此题难度较大,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二、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舌
(2)唾液
(3)控制单一变量
(4)①
(5)37
℃是酶活性最强的温度,利于分解淀粉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1)根据题干所述,①和②进行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的舌的作用。(2)根据题干所述,①试管加入的是唾液,②加入是清水,可见两试管中滴加的液体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变量为唾液。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可见3支试管使用的馒头和液体量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4)3支试管都放在37度左右的条件下,5~10分钟取出后,①号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成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滴入的清水中由于没有淀粉酶,淀粉不发生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淀粉酶只能消化一部分淀粉,加入碘液后,也会变蓝。
(5)37
度是最接近人体的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可以排除实验的干扰,利于食物的消化分解。
故答案为:(1)舌;(2)唾液;(3)控制单一变量;(4)①;(5)37度是酶活性最强的温度,利于分解淀粉。
【分析】此题考查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为基础题,此实验是考点,需要熟知:在实验中需要设置有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实验中必须变量唯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综合题
17.答案:
(1)消化腺
(2)5;胃;蛋白质
(3)1;肝脏;2;胆囊;3(或4)
(4)6;胰腺;小肠
(5)4;小肠
(6)维生素
(7)蛋白质
(8)不吃过期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有毒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等。
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解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五种。
(2)图中,5是胃,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胃中含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在胃内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3)图中,1是肝脏,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中,在经过胆管流入小肠内,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是可以乳化脂肪颗粒为脂肪微粒,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4)6胰腺属于消化道以外的消化腺,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等食物,胰液需要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内发挥作用。
(5)4小肠内含有肠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其中还含有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小肠长度5-6米,另外,小肠内含有小肠绒毛、环形皱襞,周围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6)7是大肠,大肠基本没有消化功能,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7)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所以,一日三餐中,要有健康的食谱,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题干中,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肉主要提供脂肪,菠菜主要提供无机盐和维生素类,可以看出吗,此食谱中缺少蛋白质这类营养成分,因此应再添加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8)“民以食为天”,在平时饮食中,必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的食品,坚决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清洗干净等。
故答案为:(1)消化腺;(2)5、胃、蛋白质;(3)1、肝脏、2、胆囊、3(或4);(4)6、胰腺、小肠;(5)4、小肠;(6)维生素;(7)蛋白质;(8)不吃过期食品、不够买三无产品,不吃有毒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等。
【分析】此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合理膳食、食品安全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明确: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唾液、胆汁、胰液都是由消化道以外的消化腺分泌的,需要导管运输到发挥作用的部位;小肠内含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大肠基本没有功能;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18.答案:
(1)唾液淀粉酶
(2)蛋白质;胃;脂肪
(3)环形;绒毛;毛细血管;一层
(4)消化酶;乳化
考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中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2)Y在C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Y是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适于C胃,Z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3)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①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③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4)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分析】识图: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淀粉消化,Y-蛋白质的消化,Z-脂肪的消化。
1、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吸收。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起始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三大有机物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2、消化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胃腺(胃液含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胰腺和肠腺(胰液和肠液都能消化脂肪、糖类、蛋白质),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19.答案:
(1)傍晚看不清东西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A,而胡萝卜内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能够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体内缺乏维生素C
(3)它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4)淀粉;蛋白质;脂肪
考点:维生素的作用,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1)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各对人体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该同学每到傍晚的时候就看不清东西,患的是夜盲症,吃一段时间的胡萝卜后,其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治疗夜盲症。(2)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是坏血病的一种表现,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3)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应多吃牛肉、黄豆、猪的肾脏及粗粮等食物,因为其含丰富的维生素B1。(4)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1、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的作用、缺乏维生素时的症状及食物来源如下:
种类
功能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须的物质
、促进生长发育
,
此外,它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
?
夜盲症、上皮干燥、增生及解化。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
坏血病
水果、蔬菜
2、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吸收。三大有机物必须彻底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起始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三大有机物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
20.答案:
(1)D
(2)B
(3)铁;C
(4)E
(5)佝偻病
(6)无毒、无害
考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1)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为保证小明在紧张的学习中及时获取较多的能量,应让他多吃食物D。
(2)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有时晚上他看不清东西,可能体内缺乏维生素A,表中的食物B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应多吃食物B。
(3)由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贫血的人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表格中食物C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牙龈出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表中的食物E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平时应多吃食物E。
(5)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儿童缺乏时易患佝偻病;成人缺乏时,易患骨质疏松症。表中的食物B不含维生素D,如果他长期将食物B作为主要食物,将易患佝偻病。
(6)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是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需求。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1.答案:
(1)四;蛋白质
(2)糖类;小肠;葡萄糖
(3)二
(4)B
考点:合理营养
解析:(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第三层和第四层食物。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最直接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糖类,糖类主要以淀粉为主,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消化为葡萄糖。
(3)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小华的食谱中,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鱼、肉、豆腐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见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所以,为了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即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二层食物。
(4)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即3:4:3,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四、蛋白质;(2)糖类、小肠、葡萄糖;(3)二;(4)B。
【分析】此题考查合理膳食,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一层为谷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因此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为第一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糖类,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第二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三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第四层为奶制品、豆制品,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五层为油脂类,能提供脂肪,过多食用会引起肥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