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30 09:53:43

文档简介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课前预习中认识“均”等4个生字,会读“均匀”等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多音字“曲”,运用小口诀重点指导“虎”的书写。(重点)
2.
在课文朗读中,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生动。(难点)
3.
通过学习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爬山虎”的图片,直接导入课题,
指导“虎”字书写,学生自主观察。
借助辅助线和小口诀(竖在中线,钩不忘,竖撇舒展,弯钩展)指导。
补充课题,齐读课题,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文章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内容?
指导认读均匀、叶茎、叶柄、空隙、弯曲、触着墙等词语。
指认叶茎、叶柄,借助黑板画好茎柄叶,齐读词语。
指导多音字“曲”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内容?
四、品读文章,感受观察。
跟随作者去观察爬山虎的脚吧。
(一)品样子,抓细节,感受细致观察
1.爬山虎的脚。
请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关键词句说说爬山虎脚的特点。
作者从位置,形状,颜色不同方面来观察脚与众不同的细节特点。(板书:特点)
2.根据这些特点,在任务单上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学生黑板展示。(生板书画脚)
3.我们根据作者文字,就把爬山虎脚的样子画了出来,是因为作者用词准确(板书:准确生动)。
要想把脚的特点描绘如此形象,了解作者细致观察。(板书:细致观察)
想象画面,齐读课文。
(二)品动作,聚焦过程,感受连续观察
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找出相关句子,大声朗读。
2.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向上爬的情景吧!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说一说过程。
3.抓关键词“巴住墙”,伸出手掌,在课桌上演示“巴”和“贴”的区别。了解“巴”字的有力紧贴。
4.在爬山虎向上爬过程中,像这样的动词还有很多,请你在文中圈画出来。
伸出——触着——巴住——拉一把。
作者正是采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展现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板书:过程)。
5.用手臂作茎,手掌作脚,课桌作墙,边模仿爬山虎的动作,边和同桌说一说整个过程。
小老师上台,领着大家说一说。
6.感受作者长时期的连续观察。(板书:连续观察)
7.播放爬山虎生长的视频,齐读课文。
8.爬山虎生命力如此顽强,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男女生读,再齐读。
感受到作者细致连续观观察。
五、总结全文,学写观察日记
1.从用语和观察两方面,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推荐作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连续细致观察;并结合“资料袋”内容,做好观察记录。
板书:
10.爬山虎的脚
特点
准确生动
过程
细致观察
连续观察(共19张PPT)
爬山虎
竖在中线,钩不忘;
竖撇舒展,弯钩展。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
10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jīng
均匀
叶茎
叶柄
空隙
kòng
bǐng
zháo
弯曲
触着墙
多音字

弯弯曲曲

歌曲

我哼着歌曲,蹦蹦跳跳地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qǔ)
(qū)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生长位置
叶子
脚及怎样往上爬
默读第3自然段,结合关键词句说说爬山虎脚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位置: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颜色:嫩红
结合爬山虎脚的特点,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细致观察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找出相关句子,自己大声朗读。
我会说
说一说爬山虎怎样往上爬
→(
)→(
)→一脚一脚往上爬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弯曲
紧贴
伸出——触着——巴住——拉一把
连续观察
我模仿
→(
)→(
)→一脚一脚往上爬
我的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我是小小爬山虎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作者运用怎样的观察?
细致连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语言、观察)
连续细致的观察
语言准确生动
谈收获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大蒜、豆芽、蚕宝宝...),连续细致观察;并结合“资料袋”内容,任选其一,做好观察记录。
推荐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