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昼夜
耘田
供品
zhòu
yún
gòng
sāng
桑叶
耘田
yún
胀
籽
蒲
咩
粪
榆
坎
蛊
胀破
籽儿
蒲公英
咩咩
牛粪
榆树
心坎
蛊惑
昼
耘
供
识字游戏
桑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诗文。
2.说一说:古诗描写了什么景物,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生字广场
昼
耘
真棒!
识字游戏
桑
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昼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耘
桑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农村的劳动非常繁忙。
村庄的男男女女都在劳动,真是一幅繁忙的乡村劳作图,还有谁也在劳作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懂得
树荫
诗意:儿童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从事
靠近
儿童学种瓜的场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
可爱,还表现出了他们受大人们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
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肯闲着,都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玩呢。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农村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情趣,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农村生活图
1.农家繁忙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
农村男女各司其职、辛勤劳作
(2)“村庄儿女”从事的劳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农家人( )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耘田
绩麻
A
2.孩童勤劳可爱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诗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出了乡村儿童的勤劳可爱。
未解
也
学
(2)对儿童学种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
B.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C.表现了农村生活太过辛苦。
D.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C(共20张PPT)
《村晚》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雷震:南宋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寒漪
yī
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寒漪
yī
识字方法
加一加:氵+猗=漪
【陂】
【寒漪】
【腔】
【信口】
随口。
池岸。
曲调。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诗文。
2.说一说:古诗描写了什么景物,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村
晚
[宋]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水中的波纹
诗意: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口里含着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坐在牛背上
曲调
诗意: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
随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改为“骑”好吗?
不好。因为“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傍晚,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村晚》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在嬉闹中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1.乡村傍晚美景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从________(A.视觉 B.听觉 C.嗅觉)的角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美景。
宋
雷震
A
(2)对这两句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句中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B.
“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C.
这两句诗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
2.牧童晚归吹笛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理解诗句,判断对错。
①这两句诗用词贴切,用“横牛背”“信口吹”表现出牧童自在悠闲的乐趣。
( )
②这两句诗写了牧童傍晚时分独自一人回家,衬托出乡村晚景的萧瑟。
( )
√
×(共21张PPT)
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稚子弄冰》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稚子
zhì
稚子
zhì
幼子;小孩。
识字方法
隹
谁
推
稚
难
换一换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诗文。
2.说一说:古诗描写了什么景物,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生字广场
晓
xiǎo
结构:左右
组词:破晓
无人不晓
音序:X
部首:日
笔画:十
左窄右宽。
右边是“尧”,不要多写一点。
易错提示:右下部不是“元”,不要多写一横哦!
识字方法
加一加:日+尧=晓
换一换:晓-日+氵=浇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幼小的孩子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银钲来敲。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主要对稚子进行了什么描写?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
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一个寒冷的清晨,幼小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从金属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诗意:敲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落在地上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声音
喜悦
惋惜
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盆“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盆”脱出的冰犹如“银钲”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
),发出了如(
)的声音。唉,太令人(
)了!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失望
穿林而过
冰块儿落地
玻璃破碎
《稚子弄冰》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景,把冰的形、色、声描绘得形象生动,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1.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所见》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 )
( )
( )
( )
A.穿彩丝
B.敲晓冰
C.碎晓冰
D.脱晓冰
D
A
B
C
1.稚子弄冰的过程(看图选一选)
2.稚子弄冰的心理
(1)想一想,连一连。
稚子金盆脱晓冰
懊恼
彩丝穿取当银钲
欣喜
敲成玉磬穿林响
小心谨慎
忽作玻璃碎地声
得意扬扬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反问 B.比喻 C.拟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