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枣 儿
课前预习
1.字形与字音练习。
(mò) 然/掸( )灰/中( )看/踌(chú) /翘( )首
2.《枣儿》是一出话剧,作者是__ __。本剧以“__ __”贯穿全剧,运用__ __ 手法,让__ __与__ __围绕“__ __”进行对话,展开剧情。
课内达标
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这句话不仅指吃枣品出甜味,其中还隐含了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依恋。
B.“迷路了吧?”这句话中的“迷路”一词指找不到回家的路。
C.“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这句写出了男孩那种不相信及活泼可爱的情态。
D.“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这句话写出了男孩对父亲的盼望之情。他坚信,父亲早晚会回来的。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 下肚了。 (吞/咽/吃)
(2)男孩__ __地走过去捡枣儿。(大手大脚/蹑手蹑脚/毛手毛脚)
(3)田野里只__ 着那一老一少充满企盼的呼唤。(回响/回荡/荡漾)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请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剧本描写了__ __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__ __的深切感情,反映了__ ____ __。
扩展阅读(A)
(一)潘金莲(节选)
魏明伦
张大户:金莲,你看此人(武大郎)如何?
潘金莲:丑人多作怪,好笑!(抿嘴而笑)
张大户:笑,老夫就把你赐予武大郎,陪他“笑”一辈子!
潘金莲:(惊)啊!(不信,天真地)员外,你老人家说的是戏言吗?
张大户:戏言,哼哼,你不是口口声声厌倦高门贵府,甘愿嫁到贫家小户吗?老夫今天就成全你——三寸丁好配你三寸金莲,打烧饼打断你几根傲骨!
潘金莲:(杯盘落地,长呼)天——哪!(唱)恶作剧,乱点鸳鸯谱,残酷心,假充慈悲佛,阎王簿换成姻缘簿。换个绝招害女奴,奴好比,哑巴吃了黄连苦,吞不下,说不出,一腔愤怒,两行泪珠。
张大户:唉,啼哭无用,只要你通商量,这姻缘簿儿可以变通变通更改更改嘛。
潘金莲:请问怎样变,如何改?
张大户:(声调一变)你不与武大为妻,便与老夫作妾!二者必居其一,金莲,你来看啊——(唱)半城山水归我有,如夫人宝座为你留。侍候人变为人侍候!小丫头升为管丫头!土皇帝随带土皇后!织女你长伴我啊——皓首牵牛!
潘金莲:(唱)衣冠禽兽,衣冠禽兽,冷笑问我嫁哪头?两边皆苦酒,一嫁终身愁。可有三条路?有,投进荷塘万事休!
潘金莲:(触景生情,唱)草木有情风月好,妙龄如花才开头!人生路上再走走,苦酒和泪吞下喉……
张大户:(催促)你嫁与谁家?
潘金莲:(决然,唱)宁与侏儒成配偶,不与豺狼共枕头。
7.试品味选段开头的三个“笑”字的具体含意。
(1)好笑:
(2)抿嘴而笑: ____
(3)陪他“笑”一辈子:
8.张大户给了潘金莲哪两条路选择?潘金莲最终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9.反复品读画线的句子,把握潘金莲的情感波澜。
10.在我们的印象中,潘金莲是一个不守妇道的淫妇,但选段中的潘金莲给人的印象并非如此,该剧本中的潘金莲的身上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二)龙须沟(节选)
老 舍
时间 一九五O年夏末。龙须沟的新沟落成,修了马路。
地点 同第一幕小杂院。
布景 杂院已经十分清洁,破墙修补好了,垃圾清除尽了,花架子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赵老的门前、水缸上摆着鲜花。丁四的窗下也添了一口新缸。满院子被阳光照耀着。
(幕启:王大妈正坐在自己门前一个小板凳上,给二春缝着花布短褂,地上摆着一个针线笸箩。四嫂从屋里出来,端详自己的打扮,特别是自己的新鞋新袜子。)
大妈:(看四嫂出来,向她发牢骚)四嫂哇!您看二春这个丫头,今儿个也不知又上哪儿疯去了!我这儿给她赶件小褂,连穿上试试的工夫都抓不着她!
四嫂:她忙啊!今天咱们门口的暗沟完工,也不知要开什么大会,就是办喜事的意思。她说啦,您、我、娘子都得去;要不怎么我换上新鞋新袜子呢!您看,这双鞋还真抱脚儿,肥瘦儿都合适!
大妈:我可不去开会!人家说什么,我老听不懂。
四嫂:也没什么难懂的。反正说的都离不开修沟,修沟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不会有错儿,是不是?老太太!
大妈:哼,你也跟二春差不多了,为修沟的事,一天到晚乐得并不上嘴儿!
四嫂:是值得乐嘛!您看,以前大伙儿劝丁四找点正事做,谁也劝不动他。一修沟,好,沟把他劝动了!
大妈:臭沟几儿个跟他说话来着?
四嫂:比方说呀,这是个比方,沟仿佛老在那儿说:我臭,你敢把我怎样了?我淹死你的孩子,你敢把我怎样了?政府一修沟啊,丁四可仿佛也说了话:你臭,你淹死我的孩子?我填平了你个兔崽子!就是这么一回事。
(娘子提着篮子回来)
四嫂:娘子,怎这么早就收了?
娘子: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嘿,四嫂子,您都打扮好了?我也得换上件干净大褂儿。这,好比说,就是给龙须沟做生日;新沟完了工,老沟玩完了!
大妈:什么事儿呀,都是眼见为真;老沟还敞着盖儿,没填上哪!
娘子:那还能不填上吗?留着它干什么呀?老太太,对街面儿上的事您太不积极啦!
大妈: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不乱捧场,不多招事。
四嫂:我知道您为什么老不高兴,就是为二姑娘的婚事。您心里有这点委屈别扭,就看什么也不顺眼,是吧?
大妈:按说,我不应当因为自己的别扭,就拦住你们的高兴!是啊,你们应该高兴。你就说,连疯哥都有了事做,谁想得到啊!
娘子:大妈,您别提疯子,他要把我气死!
大妈:四嫂,怎么?
娘子:自从他得着这点美差,看自来水,夜里他不定叫醒我多少遍。一会儿,娘子,鸡还没打呜儿哪?
大妈:他可真鸡极呀!
娘子:待一会儿,娘子,还没天亮哪?这家伙,看看自来水,倒仿佛作了军机大臣,唯恐怕误了上朝!
四嫂:娘子,可也别说,他要不是一个心眼,说干就真干,为什么单派他看自来水呢?我看哪,他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这个事儿交给他顶合适啦!
娘子:是呀,无论怎么说吧,他总算有了点事做;好歹的大伙儿不再说他是废物点心,我的心里总痛快点儿!要是夜里他不闹,不就更好了吗?
四嫂:哪能那么十全十美呢?这就不错!我的那口子不也是那样吗?在外边,人家不再喊他丁四,都称呼他丁师傅,或是丁头儿;你看,他乐得并不上嘴儿;回到家来,他的神气可足了去啦,吹胡子瞪眼睛的,瞧他那个劲儿!
娘子:可也别说呀,他这路工人可有活儿干啦!净说咱们这一带,到永定门去的大沟,东晓市的大沟,就还够作好几个月的。共产党啊,是真行!听说,三海、后海、什刹海,连九城的护城河,都给挖啊!还垒上石头坝。以后还要挨着班儿地修马路呢。四哥还愁没事儿作?二嘎子更有出息啦,进工厂当小工子,还外带着念书,赶明儿要是好好的干,说不定长大了还当厂长呢!
四嫂:唉!慢慢地熬着吧,横是离好日子不远啦!哟!二嘎子那件小褂儿还没上领子呢!(进屋取活计)
11.结合剧本的内容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今儿个也不知又上哪儿疯去了!( )
(2)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 )
(3)他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 )
12.和一般的小说散文比较起来,以上剧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3.开头四嫂的“她忙啊”一段台词,反映出人物什么心理特点?
14.对剧本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满院子被阳光照耀着”烘托了主题。
B.通过三个妇女的对话,交代了本场戏填平危害多年的臭水沟的中心事件。
C.通过人物与龙须沟的关系,揭露并鞭挞了旧社会和历代反动政府。
D.通过小杂院内不同人物的职业变化反映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热爱新政府的主题。
E.节选的剧情中几个人物都在高兴地准备参加暗沟完工新路落成的庆祝会。
扩展阅读(B)
钟点工(节选)
表演:赵本山、宋丹丹
赵:睡的腰上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宋: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
赵:哎呀,儿子说给我找个人,九点钟到位。
宋:这地方拐弯抹角的这才找对,叮咚——
赵:谁呀?
宋:张——惠——妹。
赵:谁?
宋:是我,大哥。
赵:嗳呦妈呀,这小声挺甜,含糖量挺高啊,最起码四个加号。(开门声)我的妈呀,这小声音小老太太呀。
宋:别客气,叫大妹子就行,叫妈干啥。这屋里就你一人儿啊?
赵:那屋还有一小狗。
宋:那就是你了。
赵:啊哈?
宋:你儿子说了,打我出门起倒计时,刚才路上堵会车,现在离一个钟头还有十五分钟,抓紧时间吧,阿。
赵:干啥呀?
宋:我们的宗旨就是主动热情,用我的真心换来你的笑容,赶紧的吧,我先把它脱了。
赵:大妹子,大妹子。
宋:快点吧,没时间了。
赵:不行,你别——你整明白,你干啥呀?
宋:坐下。
赵:不行。
宋:你先坐下。
赵:大妹子。我心脏不好。
宋:腼腆型的。这么的吧,我先给你出两道幽默智力题儿,一来呢,测验一下你的智商,二来呢,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听好啊,可招笑了。说,要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哈哈哈哈,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人儿?(赵本山转到身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看我都笑成这样了你咋不笑呢?
赵:笑啥阿你这。
宋:嗯,没有幽默感,哈。我再给你出道题儿,说:动物园召开全体动物联欢大会,哪个动物没来?……大象呗,在冰箱里头关着呢。哈哈哈……
赵:什么?嗳呦。
宋:嗳呦,笑死我了。
赵:累死我了都。
宋:嗳——
赵:嘿。大妹子,咱别笑了行不行?
宋:怎么地?
赵:咱弄明白我儿子是叫你来干什么来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完再笑?
宋: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
赵:三陪呀。
宋:说啥呢!
赵:大妹子我确实不明白你来——
宋:你不明白你问啊?我告诉你,我们的工作往大了说叫家政服务,往小了说叫钟点工,在国外叫赛考类激死特(psychologist),翻译成中文是心理医生,啥也不懂,走了,伤自尊了。
赵:大妹子。你说我这个人呀,整天自己一个人在家憋屈了,好容易找来一个人还让我给伤走了——回来了?
宋:拿钱。
赵;啥钱?
宋:你儿子说,一钟头四十,到一钟头了。
赵:哦,给你五十。
宋:拿零钱我没零的,拿零的。
赵:我没零钱,都给你了大妹子。
宋:我多要你十块干啥,拿着,拿零的。
赵:你找不开我也没零的呀,那你就再陪我唠十块钱吧。
宋:那我就再忍十块钱。
赵:哦。大妹子,请坐,刚才我实在对不起你,向你道歉,坐,呵呵。抽烟吗?
宋:不会。
赵:喝水呢?
宋:自备。
赵:吃水果?
宋:反胃。
赵:干啥呢? ,
宋:干啥你说呗。
赵:唠吧。
宋:唠吧,反正十块钱的都是你消费。
赵:这样吧,大妹子我给你讲个小笑话,打开一下尴尬局面。这笑话老招笑了,我这半辈子就指这笑话活着。说:有一只老虎,被蛇咬了一口,老虎急了,就想把这蛇踩死,追啊追追追,追到一个小河边,这蛇,日(rí),钻水里去了,老虎就在河岸上就这么等,小样的我就不信你不出来。不一会,从水里钻出来一只王八,老虎上去就把它按住了,“小样的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转眼看见宋身上穿着马甲)
宋:(不悦的眼神)
赵:大妹子,我重讲,我讲错了啊。不对,是一个王八钻水里去了,(宋脱下马甲)完了出来一条蛇,老虎说了,“你把马甲脱了我照样认识你!”(回头看宋)大妹子,你看你,我给你讲笑话,你老整个马甲配合我干啥?
宋:走了。
赵:干么?
宋:太伤自尊了。
赵:大妹子,马甲!
宋:你还我,你拿来。
赵:(穿上马甲)我穿上行吗?你讲。
宋:讲啥呀?
赵:你就讲,“这蛇钻水里去了,不一会我穿个马甲就上来了”。讲。那会乐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宋:你说你这大哥呀,你这不挺懂幽默的嘛?怎么你儿子总说你闷闷不乐呢?
赵:说实话大妹子。
宋:嗯?
赵:原来呢,我在农村。
宋:阿。
赵:我在农村啊,那老头老太太那哥们弟兄多啊。
宋:嗯。
赵:那我是焦点啊。
宋:嗯。
赵:后来呢,儿子为了孝顺我。
宋:嗯。
赵:他在城里挣点钱。
宋:嗯。
赵:就把我接城里来了,这一进城这全变了,也没人说话了,也没人唠嗑了。
宋:别说了,大哥你这情况我是太理解了。我把老年人分析的那是相当深刻呀。
赵:啊。
宋:我把老年人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赵:你说说。
宋:感情失落型,内分泌失调型,老年痴呆型。
赵:那我属于哪种型的呢?
宋:这三种你都不属于,你是属于屋里憋屈型的。
赵:太对了。
宋:哦。
赵:屋里太憋屈了,到城里一来谁都不认识了。
宋:你说你没事你出去走走,下下棋扭扭秧歌。
赵:别提了。
宋:嗯?
赵:有一天把我憋得实在没招了,我就上大街遛一遛。
宋:嗯。
赵:不大会看广场有一伙大秧歌。
宋:嗯。
赵:这把我眼馋的。
宋:哎呀?
赵:我稀里糊涂就跟了下场了,刚扭两步过来三个老头要揍我。
宋:为啥那?
赵:说我跟人那老太太飞眼了。
宋:你说你也不认识人家老太太你跟人飞啥眼呀?
赵:不可能,扭大秧歌那上来劲我就做俩动作(扭了一段)这算飞眼吗?
宋:这还不算飞眼?你眼睛再大点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
赵:嗳呦。
宋:你呀,你指定是瞅着人家老太太长得漂亮,是吧。
赵:拉倒吧,漂亮我挨顿揍还值,还漂亮!
宋:嗯?
赵:那老太太长的比你还难看呢;阿不是,我说她没有你难看;你呀,比她难看。大妹子,我老伤你自尊你说。
宋:大哥,你别说了。
赵:嗯。
宋:你到底是啥类型我是百分之百看清楚了。
赵:啥类型?
宋:你绝对是属于那种没事找抽型的。
赵:大妹子,说心里话。我都六十岁了,我这一进城左右邻居谁都不认识我,突然自己变哑巴了,不知道咋玩了?
宋:你就拉倒吧,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
赵:我多年不打鱼了,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
宋:我说的是电脑,上网。
赵:电网呀?
宋:嗯。
赵:电脑的上网?
宋:电脑网。
赵:啥网呀?
宋:因特儿网呀。
赵:哈哈哈。我明白了,你说的是高科技,因特网,可以网上聊天。
宋:嗯。
赵:行,但是那电脑钱贵呀。
宋:你这消费观念不行。你看我,浑身上下都名牌。
赵:啊。
宋:我这鞋,阿迪达的。裤子,普希金的。衣裳,克林顿的。皮带,叶利钦的。你再瞧我,我这兜里头用的都是世界一流名牌化妆品。
赵:大妹子,我太羡慕你了。
宋:名牌,有钱。
赵:有钱哦。我太羡慕你了。今天咱俩没白接触过。
宋:怎地?
赵:明天你就带我……
宋:干啥呢?
赵:我跟你走,我天天跟你出去打工。
宋:你不行。
赵:我不挣钱,我就闹一乐行不?你是老板,我就是干你那活那人。
宋:嗯?
赵:这样,我背个包。
宋:你咋行呢?
赵:你看吧,指定行,不就拿这杯子吗?现在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宋:啊。
赵:你看我行不行。
宋:干啥呀这是?
赵:叮咚。
宋:谁呀?
赵:刘德华。就你呀找人唠嗑呀。
宋:怎么地?
赵:你,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儿子孝顺,媳妇没说,还花钱雇人陪你唠嗑,我看你是没事吃饱撑的型。
宋:哈哈哈哈哈。
赵:赶紧出去呀。我行不?
宋:你说你这大哥,你这不是啥道理都懂吗?
课文知识链接
孙鸿 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一期,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参考答案:
15 枣 儿
1.蓦;dǎn;zhòng;躇;qiáo 2.孙鸿;枣儿;象征;老人;男孩;枣儿。 3.B 4.(1)吞;(2)蹑手蹑脚;(3)回荡 5.首尾呼应。这首童谣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疼爱的亲情。开头引用这首童谣,隐示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并将人们带入浓厚的乡土气息之中;结尾引用这首童谣,情境发生变化;幕后换为前台,哼唱变为呼喊,由没人回应到响起无数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感情。 6.老人和男孩;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7.(1)轻视、不在意的笑;(2)天真娇羞的笑;(3)受苦受罪。8.一是与他做妾,一是与武大为妻。潘金莲最终作出了与武大为妻的决定。 9.反映了潘金莲痛恨张大户的残酷、无耻和恶毒,又眷恋美好的生命,这两种情感矛盾交织在潘金莲的心中,最后决定坚强地活下去。 10.天真,刚烈,不畏强暴,不贪图富贵,热爱生命。 ll.(1)指无拘无束地行动,贬词褒用;(2)鼓掌欢迎;(3)挑 12.完全用口语体写成。 l3.四嫂心里极为得意。这些话也很切合她那嘴利手巧的特点。 14.CD(解析:C错在“历代”;D错在“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