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乘着音乐的翅膀
一、音乐故事
1.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靠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美妙的歌声打动了所有的听众。她走后,大家觉得她的歌声仍旧旋绕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即源于此。
韩娥来到齐国雍门,投宿客店。谁知一踏进店门就被掌柜连骂带推赶出门外。这时候,韩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难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一曲人间最哀怨凄楚的歌声。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飘去,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以致韩娥走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沉入愁海之中,昼不能吃,夜不能眠。于是派人追赶韩娥,恳请她返回雍门。韩娥重新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传遍千家万户。于是大家愁云消散,都情不自禁地放歌欢舞,把雍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于是雍门人盛情款待韩娥。
[附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挘╞iàn鼓掌拍手表示欢欣)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模仿)娥之遗声。
(选自《列子·汤问》)]
2.阿炳和《二泉映月》
阿炳,原名华彦钧,无锡民间音乐家,他的一生几乎是在黑暗的旧社会中度过的。他生来家庭贫穷,偏偏老天不佑可怜人,中年的他双目失明,从此,他便靠拉二胡卖唱和演奏为生。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江苏无锡惠山泉,被称为“天下第二泉”),他无法欣赏到那美丽的月色,只能听到潺潺的泉水流动的声音。至此,他想起了他师父生前说的一句话:“在二泉的流水中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阿炳触景生情,拿起了手中的二胡,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他诉说着小桥流水的地域风光、人间的沧桑与悲凉和自己的坎坷命运……我们似乎能听到那沉重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都是阿炳用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的。这首阿炳用所有的情感著成的乐曲,便是闻名中外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不朽杰作,悠扬凄婉的二胡声,如泣如诉,感动着无数人。
二、名作欣赏
(一)在歌声中回忆(节选)
萧 乾
国歌(正如国旗)的更换,标志着一个民族走过的历程。二十年代我还是个娃娃时,唱过一阵子“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那时排队去国子监祭孔,打的是五色旗,唱的是《大哉孔子》。1927年后,每星期一举行“纪念周”之前,先得朝着青天白日旗鞠躬,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1930年在辅仁大学,有一天一位欧洲大音乐家来校参观。唱国歌时校长特请那位客人弹琴伴奏。他弹着弹着,气得弹不下去了。后来听说他嫌那乐谱太离格。
1949年10月1日奏《义勇军进行曲》时,就像同一位老朋友重逢,只是如今他穿上了大礼服,庄严了,但仍令人感到亲切。早在三十年代就唱起它了。
二十年代,我曾听一位堂兄唱过一支带有反帝意识和爱国主义情绪的歌曲。当时刚上学,字认得不多,所以歌词有些部分至今也只读得出音,写不出字来。大致是:
黄族应享黄海权,亚人当种亚洲田,青年,青年,且莫同种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洪水纵滔天,只手挽狂澜。方不负,石盘铁砚,后哲先贤。
每次唱它时,都觉得胸脯在向上挺,慷慨激昂起来。
音乐——特别是歌曲,在我的生活里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它平时是个爱好,遏上天灾人祸,就成为眷慰者。其实,我身上一点点音乐细胞也没有。五线谱对我同几何代数一般陌生,几位名师想教我跳舞,最后都绝望地叹口气说:“哎,你呀,就是没有节奏感!”至于歌喉,就更谈不上了。我有的是副曾经被人形容作破锣的“左”嗓子。如今牙齿快掉光了,怕连破锣也够不上格。
可我喜欢听,而且有时也禁不住哼上两句。
现在要用音乐——用歌声把一生串起来,就先得从第一颗珠子串起。我使劲追忆,刨去“虫虫飞,拉屎一大堆”那类格调不高的童谣,我最早唱的好像是一支叫《自由花》的歌曲。当时我大概只有五六岁,还没进学堂。每天黄昏,我同一群孩子在北京东直门褡裢坑附近一块草坪上玩。有一天有个叫“社会实进会”的团体在大院靠墙根地方插了杆旗子,在树上挂起一块小黑板。现在回想,那大概是个民间热心人士组成的扫盲小分队。一位穿灰布长褂的先生和一位穿月白上衣黑裙子的女士向我们讲演当“睁眼瞎子”的痛苦,说欧美和日本人识字,所以国家强。中国再这样下去,兴许就要亡国。
接着,他们就教起歌儿。我现在还记得歌词的开头是:
好,好,好,好一朵自由花。香喷喷的,鲜荷荷的,颜色真美丽。好一朵自由花!
也许由于唱的次数多了,要不就是小时候记性好,几十年那歌子就像海滩岩石上的牡蛎那样牢牢地粘在我的脑海里。
是不是由于这支最早接触的歌,就使“自由”这两个字眼儿特别具有魅力呢?后来从课本和各种读物里,晓得曾有人为它掷过头颅,就越发觉得它光彩夺目了。
少年时代,我受过两种音乐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民间。
小时候,老姐姐教的和庙会里听来的小曲真不少!什么《画扇画》《丁郎寻父》《锔大缸》,大都是些封建糟粕。其中,有些曲子至今仍觉得很美。像《风雨归舟》,描写一个渔翁正钓着鱼。忽然西北角下风云起,乌云滚滚黑满天。霎时间天晴雨过。渔夫急忙忙,驾小船。登岸离舟至河边。抬头望见,天边处是一道长虹,雨后的景物格外鲜艳。他打了鱼,就到长街去换酒钱了。既勾勒出渔人和僮儿的乐趣,又是一幅饶有诗意的山水画。曲子里还尽情发挥了日常语言中双声叠韵的音乐性,如“打拉拉地溜溜的金金丝鲤,刷拉拉地扔下钓鱼竿”,音节、意境都美极了。
当时最触动我心的,还是些同我的境遇有关的曲子,特别是描绘孤儿命运的《小白菜》和《可怜的秋香》。
金姐有妈妈爱,银姐有爸爸爱,秋香,你的妈妈呢?你的爸爸呢?
听到这里,不知不觉地两行热泪就会淌了下来。
1985年1月在新加坡的一次文学晚会上,主席刘绍铭点名要我登台表演点什么。窘了好一阵子,我就鼓起勇气唱了:“小白菜呀,地里黄啊……”哦,居然一句也没落,全唱下来了。
唱之前,我在开场白里交代说:半个多世纪前,我曾在潮州用这支歌子打动过一颗少女的心。后来才知道这个注脚是多余的。他们大都看过《梦之谷》了。
进洋学堂之后,由于是教会开的,自然就学起洋歌儿来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由斯蒂芬·福斯特整理的那些美国黑人在种植园里唱的歌曲:深沉,忧郁,往往带着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情调。那些曲子大都出自一本叫《101曲》的小书。
1985年春,我参加武汉作协组织的黄鹤楼笔会时,在三峡游轮上还同宗璞、绿原、端木蕻良等十几位一道“登台”演唱了《老黑奴》,由曾卓用口哨来伴奏,博得了船上外国游客们的热烈掌声。那时才知道文艺界同《101曲》结下了因缘的朋友很不少哩。
《101曲》里也有法兰西革命时期群众向巴士底监狱进军时唱的《马赛曲》以及美国南北战争时唱的进行曲。那是我同外国歌曲最早的因缘。1979年访美时,我带回九本《lOl曲》,至今我自己手里一本也没有了。多少朋友见了都稀罕得不得了。每支曲子都能带来多少早年的回忆啊!
(二)夜的音乐
贾慧芳
“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大凡喜欢西方古典歌曲的人,一听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这是舒伯特的《小夜曲》。世上传唱的小夜曲不计其数,但我最喜欢这首。
早在20多年前,我跟山西大学艺术系的邓映易老师,学唱了这首由她译配的艺术歌曲。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听了十年的语录歌曲,乍一听这首《小夜曲》,我简直喜欢得不得了。它优美的旋律,充满诗意的歌词,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首歌的专业性很强,频繁出现的三连音、变化音,还有中间的转调都很难掌握。所以,我经常听录音,反复地唱,也在舞台上听过许多歌唱家唱,为的是掌握一种声音技巧。
但是,这首歌真正打动了我,却是一位并非经过专业训练的朋友的演唱。
那是在前不久,几个朋友结伴去蓟县旅游。远离了都市的喧闹,人们仿佛也变得深沉宁静起来。山村的夜晚,是那样的美丽,树叶随着春风低语,星光和露珠在悄悄地张望,月亮忽影忽现地躲在山后头,我们被笼罩在夜色里。“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这动人的旋律,从朋友那儿飘来,我先是惊讶,他居然能唱这首歌。而后,觉得此时唱这首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以前听到《小夜曲》,脑海里出现的是外国电影里一位弹着吉他的先生,站在楼下为他心爱的姑娘唱歌的画面。而此时,面对青山,头顶繁星,这歌声划破夜空,听起来是这样的真切。他的声音,自然浑厚,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深沉得像优美舒缓的大提琴音,平静得有一种令人回归田园的安静与恬淡,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凝神倾听这夜的音乐,轻柔,空灵;细细品味每一个感觉,飘逸,低回。舒伯特用心灵抒写的音乐,朋友用心灵把它唱了出来。这音乐,滤尽了喧哗、浮躁,让人抛弃了白昼的五光十色,紧紧拥抱这宁静温馨的黑夜。我的心潮湿了,这充满魅力的夜的音乐,那么让人感动,让人情不自禁。在心灵与夜空的衔接处,思想远离了纷乱,灵魂跳起了舞蹈,仿佛神游在隐秘的梦之国……
噢!山村的夜,多情的夜。是因为有了这美妙的《小夜曲》,像空气,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中;是因为有舒伯特走来,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
三、习作鉴赏
(一)与音乐同行
轻轻地,按下按钮,静静地,让音乐涓涓流入我的心扉,拨动转轮,让我与窗外清风共同感受音乐的雄浑矫健与缠绵悱恻。
听巍峨高山,听潺潺流水,领悟音乐的韵律,感悟人生之美。琴弦拨动,流出婉转的音调,形成一曲曲佳音,道出一段段旧情……
驻足音乐的殿堂,感受钟声的雄厚,雨雾般的缠绵,冰雹般的激活,还有那阳春白雪般的典雅……
阿炳的一生因为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聂耳的生命因有了《义勇军进行曲》而不再苍白……音乐,给了我人生的信念。
感受肖邦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激情;感受贝多芬的心灵,谱写田园之曲,冲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架着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欣赏天鹅的舞姿……
巴赫的音乐,浪漫典雅,折射出遥远的时代风貌,迸发出古文明的底蕴;舒曼的小夜曲,恬静优雅,安抚躁动的心灵,使你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神秘……
感受天籁之音,澄净心灵,使人生得到启迪!
窗外轻风已驻,音乐也换了一首又一首,但精彩仍在……朋友,感受音乐,让它为你的心灵重新着色,洗去世俗的污垢,为你的人生添彩!
[点评] 小作者用简练的笔法概述了古今中外著名的音乐家和作品,虽寥寥数语,却言简意赅。由于作者对音乐既有爱好又有较深刻的体会,所以能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一篇不俗的介绍音乐的文章。
(二)你的鲜艳让我们豪情满怀
乔浅玉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昂扬的旋律响起,孙楠平实而充满激情的声音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扉。
在明快而富于动感的节奏中,我的情感在膨胀,思绪的潮水汹涌澎湃……
“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密集的节奏,和缓的旋律,给人以亲切、赞颂之感。我的眼前高高地飘扬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如红日喷薄般的光芒映红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一朵红云飘过漫长的岁月,生命原色沉淀浸染出一个美丽的太阳。
“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更加鲜明的切分节奏,稍有起伏的旋律,略有扩展的音域,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五星列五岳之奇位,亿万颗心灵凝聚成完美无缺的图案。五星红旗,尊严是你最深的内涵,华光熠熠,风彩万千。我仿佛看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直辗转海外的耄耋老人,想起你的容颜时便两眼盈满泪水;奔赴国外求学的留学生们,想起你的风采,心中便充满学成报国的力量;为国家增光,拼搏在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们,夺得金牌时,含泪将你披在身上环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彩豪迈;当你迤逦升起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中时,全国人民向你投去最深情的目光……
“你明亮的眼睛牵引着我,让我守在梦乡眺望未来,当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满怀深情吹响号角。”又一次变化的节奏,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我仿佛看到五星红旗有了最鲜活最豪情的生命,似一位慈祥的母亲,你用明亮的眼睛点燃我们的美丽梦想,耀亮我们对精彩未来的希望;又似一位威严的父亲,你在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吹响豪壮的号角,为我们勇敢奔赴未来而深情地壮别饯行。
“红旗飘呀飘,腾空的志愿像白云越飞越高;红旗飘呀飘,年轻的心不会衰老。”拉宽的节奏,舒展的旋律,使歌曲呈现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缭绕、情感渲泄未尽的感受。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这样的画面:炎黄子孙团结凝聚如长城坚不可摧,在和平的美好环境中挽手共建新中国,我们的志愿已如云般腾空高起,你的前景当如虹般光彩夺目。儿女们的汗水交汇成晶莹清澈、奔流不息的清泉,滋润了上下五千年的姣美容颜;儿女们的心血,浪涌成浩瀚无比的大海,这健壮的脉动,使你的心永远年轻。
听着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油然升腾起为国争光的力量。在澳大利亚的演唱会上,当歌手郭蓉唱到“五星红旗您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您自豪”时,台下的华人同胞们情不自禁地几乎同时从坐椅上站了起来,随着郭蓉的歌声挥舞着手中的一面面五星红旗。当时的情景让每一个人都激动万分……
在我们的欢呼和祝福声中,五星红旗飘得更鲜艳夺目,更豪情满怀!
[点评] 本文描写的是听《红旗飘飘》这首歌曲时的感受,作者按照歌词的顺序,选取重点的歌词内容,谈感想,说体验,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再现了歌曲的形象,深化了歌曲的主题。本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