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这是课程副标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
地理实验课
你说我猜——活动规则:两人一组,一人对大屏幕上出现的内容特点进行描述,但不能出现同音字;另一人背对大屏幕,根据同伴的描述说出答案。
地震
台风
泥石流
干旱
疑问产生:
课本p58,活动2:“尝试解释我国某种自然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用地理实验的方式解释我国自然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课堂回顾
解决方案
本节课学习内容
1、通过小组实验,模拟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
2、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针对某种自然灾害,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建议。
3、讨论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探寻初中地理实验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撰写实验方案
第一步:实验前
课前作业回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方案的填写,并按照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
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操作
各小组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并做好实验观察和记录。
时间5分钟!
第二步:实验中
请展示小组结合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展示。
其他小组请认真聆听记录,并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小组实验展示
实验展示、总结反思
第三步
学法归纳
初中地理实验课的一般流程:
(1)确定实验内容
(2)分析实验对象
并完成实验方案
(3)实验操作
方案:特点分析、实验器材、步骤、分工
例如:自然灾害实验、地球运动实验、气象观测实验
操作过程注意合作、操作安全和记录
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再反馈
(4)实验结论及反思
初中地理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我们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 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人类能够做些什么呢?
拓展延伸
其实,研究自然灾害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灾害的发生,并努力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到最小!
国家防灾减灾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
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
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国家防灾减灾
校园灾害演练
宿舍等待演练
教学区演练
日常生活
此视频荣获双流区首届文轩杯微课大赛一等奖!
情感升华
认识自然灾害
守卫生命家园
保护自然环境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