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
1.什么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开国大典的时间、意义?
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哪些巩固措施?
统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和完
成的意义。
2.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基本知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特点、成就、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难点:“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基本任务和意义;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18—22页,在课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圈点勾画)
主问题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基本任务、主要成就、意义、起止时间?
主问题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
主问题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检测(练习册第13页的基础巩固)
1、背景: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底)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项目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量
52年比49年增长百分比
52年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长比
钢
15.8万吨
132.9万吨
752.8
46.8
煤
3243万吨
6649万吨
105
7.5
棉花
889万担
2607.4万担
193.3
53.6
粮食
2263亿斤
3278亿斤
44.8
9.3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一个集中”“两个相应”)
重工业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重工业落后,阻碍发展
合作探究: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材料二: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增强国防,保卫国家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以苏联为榜样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苏联派到中国的技术专家有3000多人,图中展示的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工业和交通业运输业等领域捷报频传。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鹰厦
铁路
宝
成
铁
路
武汉长
江大桥
3.主要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青藏公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飞机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的部分数据
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原煤产量
发电量
钢产量
全国工业总产值
30.3%
98.5%
128.6%
164%
296%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有什么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意义
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工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如上学期学过地近代化的探索,即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
易错警示:“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是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而不是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合作探究: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了不起!(“一五”计划期间,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代表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以法律的形式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两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我们应该关注“两会”,关心时局,了解民意诉求,增强社会责任感,为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2018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一】反腐败斗争
【热点二】社会保障
【热点三】教育公平
【热点四】医疗改革
【热点五】脱贫攻坚
【热点六】住房制度
【热点七】改革开放
【热点八】环境保护
【热点九】乡村振兴
【热点十】依法治国
总结提高(三个“一”)
经济 一个计划:
“一五”计划
背 景
基本任务
成就及意义
政治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内容
性质
意义
意义
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考链接
一、选择题(见学案)
二、材料题
(2017·山东德州中考)(节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一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