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30 07: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2017部编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堂导入
周恩来是一位博学多才、杰出又富有幽默感的领导人。在长期对外交往中,周恩来以幽默一次次地化解危机,深受众人的敬佩。他对中国外交的杰出贡献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被国际社会称为“解决外交难题的能手”。你知道他解决了哪些“外交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开拓了怎样的外交新局面?
一、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回顾历史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独立 自主 和平
回顾历史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不平等
不独立
无自主权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1949年10月3日与新中国建交。
对于促进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华孤立和封锁、争取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对华态度
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是不是一帆风顺呢?
想一想:
历史背景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诞生了一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曾长期遭受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奴役和压迫,独立后仍面临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战争的威胁,经济上也遭受不公正待遇,因此,它们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材料三: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那时候,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价飞涨,市场混乱,5亿多人民痛苦不堪。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阅读教材及结合材料,讨论归纳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怎样完善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正式确定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思维延伸: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保证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目标
标志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了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材料分析:
历史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知识拓展:
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三、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1)说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前、会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面对所面临的问题,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个方针中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3)提出这个方针的意义及“万隆精神”是什么?
“求 同 存 异”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同:遭遇相同
同: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万隆会议
时间:
性质(特点):
地点:
中国代表:
提出方针:
意义:
万隆精神:
1955年
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国家)
周恩来
求同存异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 万隆精神”
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万隆精神永不褪色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请结合本课历史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
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
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


2.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3.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周恩来外交智慧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课堂小结
外交政策
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世界
与苏联等国建交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
走向世界
1953年,周恩来
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赢得世界
1955年,万隆会议
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堂小结
明确一项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牢记一位伟人——
知道一次会议——
领悟一种精神——
周恩来总理
万隆会议
万隆精神
坚持一个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贯彻一个方针——
求同存异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
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
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
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
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
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3.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基本原则
C
关于周恩来的外交还有很多趣事与精采之处,请你收集,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周恩来独特的外交魅力
课后扩展
周恩来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心中。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参加长征和遵义会议 D、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E、参加重庆谈判 F、建国后任总理
G、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H、参加亚非会议
I、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周恩来光辉事迹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贡献?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原则。
2、1954年, 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3 、 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
4、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万隆会议 周恩来 “求同存异”方针(或万隆精神)
因为“他”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结束
知识拓展
  2、一个美国记者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问题设计:
1、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   
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兴趣作业
“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