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线段、角的对称性(1)》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1.4.1《线段、角的对称性(1)》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2-08 23: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江苏省南京市谷里初级中学1.4.1《线段、角的对称性(1)》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班级 姓名 主备人:张荣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线段的折叠过程探索线段的对称性,掌握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使学生会运用线段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的科学习惯。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能力。
学习重点
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
学习难点
发现线段中垂线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南京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二、动手实践,探索性质: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问题2: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3: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课堂练习:
1、如图, △ABC中边BC的中垂线交AB于点D,如果△ACD的周长为17 cm,
△ABC的周长为25 cm,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求出哪条线段的长
2、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要求△AEG的周长,还需添加什么条件?
3、已知:如图,AB=AC=12 cm,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 于D、E,△ABD的周长等于29 cm,求DC的长.
例题:已知:如图,在Δ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P.
试说明PA=PB=PC吗
结论:
实际应用:
1、南京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转化为数学问题为:如图,求作一点P,使它和已知△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2、在312国道L(昆—沪段)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为了便于两厂的工人看病,市政府计划在公路边上修建一所医院,使得两个工厂的工人都没意见,问医院的院址应选在何处?
转化为数学问题为:如图,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
总结反思:
B
A
C
M
N
M’
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