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些内容是改革的实践探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成功经验,为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经济繁荣发展,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都大幅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
二、课标解读?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三、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改革的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作用;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及作用等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讲解,通过情景剧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一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讲解,辅之以材料,学生通过改革前后的不同来感受改革带来的巨大好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结合材料完成。在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加以表扬与鼓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四、学情分析?
(一)认知基础?
学生对人民公社化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我们的学生都是油田子弟,从小生活在城市,在企业环境中长大,对企业有一定的认识。?
(二)认知障碍?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跟农村接触的很少,对农村的情况了解不多,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变化,对于这一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三)认知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整理掌握重要的史实,形成初步的判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的今天,对社会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一)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确立依据: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城市、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进一步生产力而进行改革的。?
(二)教学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确立依据:城市中主要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城市、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而进行改革的。?
(三)重难点突破?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通过情景剧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直观的去理解。?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青岛电冰箱厂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理解、想法结合教材讲解突破。?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这一内容则通过问题加视频,结合教材来解决。?
六、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注意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体现这一目标,教师主要是去引导学生,而不是去讲,学生主要是去分析、思考、归纳和总结,而不是去听。?利用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结合本课内容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度。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对于新课的讲授则通过情景剧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亲身体会这种变化,以达到让学生分析、思考、参与课堂的目的。?学生通过观看情景剧,让学生去分析改革前后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问题来突破重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联系实际,根据自身想法解决这一问题,再引到国家层面的改革。?
七、教学思路?
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课共分为三目内容,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的经济名词比较多,加之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对于农村生活了解的不多。因此,在这一节课的讲解中结合实际,对于农村改革通过情景剧展示改革前后的场景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城市改革则用角色扮演来解决,因为学生生活在城市,又在企业环境中长大,对这一内容了解的较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这一内容则通过问题加视频,结合教材来解决。?八、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课前指导,分配准备任务。?2、制作课件。?(二)学生准备?1、排练情景剧。?2、根据任务预习新课。?
九、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这一课中我们重点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那么你们还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吗(党和政府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那么什么是改革?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探究《经济体制改革》。?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也就是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度。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过渡:改革首先开始于哪里?它是如何进行改革的?通过实行这一政策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观看情景剧来感知一下这种巨大的变化。?
第一篇:农村改革篇?学生活动:表演情景剧?
教师:情景剧结束后给予表扬(鼓掌)?提出问题:?
改革开始于哪一年?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展开的??
2、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农村改革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后来又发展成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进行总结,指出改革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讲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
PPT展示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教师强调改革深得民心。?
教师讲述,随着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接触甚少,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的很少,对于人民公社化时期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情况不易理解,通过情景剧直观的展示,有利于帮助学生能更明确的了解这一问题】?
教师过渡:改革在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城市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第二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PPT展示青岛电冰箱厂的材料并提出问题。?
材料一:(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问题: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张瑞敏有什么烦恼?假如你是张瑞敏,你该如何解决这一烦恼??
材料二: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学生读材料,说说自己作为这个厂的厂长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说出扩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将职工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展示材料:??
20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到2004年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1000多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赞誉。?
教师提出问题:海尔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和国家实行什么政策有关?具体内容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强调:指出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城市,主要是油田子弟,对企业了解的比较多,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改革的原因及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过渡: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师: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1、我国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什么决定?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在十四大上做的这一决定有何进一步阐述?3、该决定的实现有何意义??
学生活动:根据视频和教材回答问题。?
提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更容易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结合教材完成问题,使学生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教师:总结评价并展示图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今天,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的健康,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提出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课堂练习:?
1、“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人们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改变了所有制形式,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么多年探索和实践向世人有力的证明:改革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共同创造未来美好的和谐社会。?十、作业布置?
搜集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十一、板书设计?
农村?
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乡经济大发展?改革是强国之路?
主要内容:?
中心:增强企业活力?作用:?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