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同步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单选题
1.《三国演义》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581
年
B.589
年
C.605
年
D.618
年
2.日本学者气贺泽宝规在《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中这样写道:“陈朝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
就这样很快地被灭掉了。在长达四百年的分裂之中,南北朝时期的对抗一直十分激烈。从这一点来看,陈朝如此迅速地灭亡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你认为“陈朝如此迅速地灭亡”的原因是(
)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民族交融
③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④开通大运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①、②、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开凿运河
B.灭掉陈朝
建立隋朝
开凿运河
C.开凿运河
建立隋朝
灭掉陈朝
D.建立隋朝
开凿运河
统一全国
4.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该王朝促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不包括(
)
A.编订户籍
B.统一南北币制
C.建立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制度
5.??
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
A.隋朝大运河????????????????????????B.秦朝万里长城
C.战国时期都江堰??????????????????????D.汉代丝绸之路
6.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的根本条件是(???)
A.隋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
B.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C.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D.
隋朝初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7.“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炀帝便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B.沟通了南北交通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8.近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十分火热,我国历史上最早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9.假如你是一位古代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到长安赶考,请你说说这位读书人不可能经过的下列哪一运河(???)
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
通济渠
10.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
A.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C.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11.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满足隋朝统治者的需要,经隋文帝分科考试,到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下面是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对比表,
其中应填人表格中的内容依次是(
)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依据
门第
方式
推荐
选官权力的归属
地方
A.孝康
统一考试
中央
B.才学
地方考察
中央
C.声望
地方考察
中央
D.才学
统一考试
中央
12.“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
13.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科举制的有(???)
①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慈恩寺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1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隋朝繁荣而短暂?????????????B.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C.隋朝因暴政而亡?????????????D.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二、材料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文帝和炀帝的政治手法却大相径庭。前者集思广益,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行各种强化体制的举措;而后者却倚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亲自冲锋陷阵,企图一气呵成地达到目的。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材料二
如果将隋朝的天下比作人体,那么大运河就为人体搭建了一条新的血脉。……洛阳城修建的一大目的是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同样大运河的修建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从东吴到南朝,江南产生了许多与中原政治中心对峙的割据政权。
……
修治运河的无数民工是看不到运河的辉煌远景的。当时官府督工很急,男人不够,官府把妇女也征发到工地来干活。国家共同上马的工程实在太多了,民间此时已经提供不了足够的劳动力了。……许多人刚刚参加完前一个工程,侥幸生还,马上又被官府逼着去参加下一个工程。……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结果上千里长、四十步宽的河道在171天内就修成了。
隋朝又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摘编自《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隋炀帝是如何“倚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开凿大运河的。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3)结合材料二,大运河的开通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故选B。
2.答案:A
在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之后,人民渴望统一,这就减少了隋统一过程中的阻碍;民族交融使民族矛盾得以缓和,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发生于陈朝灭亡以后,排除,故选A。
3.答案:A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从605年起,隋朝陆续开凿了一
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故选A。
4.答案:C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一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另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C项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材料强调,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是中国“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由此可知材料体现的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沟通南北交通。故选B。A、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8.答案: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
制度,而隋场帝、唐太宗、武则天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
制度。故选A。
9.答案:A
10.答案: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和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故选B。
11.答案:D
由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故选D。孝廉和声望是汉代察举制注重的内容。
12.答案:C
结合题干信息“亦知苦,以获科第”分析,这说的是科举制.故选C项.
13.答案:C
14.答案:A
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创立了科举制,开凿了大运河,这是其“光芒四射”的体现,但因为暴政短暂而亡,故选A。
15.答案:(1)①隋文帝统一全国,使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可能。②隋文帝时,隋朝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奠定了物质基础。
(2)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劳民伤财,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要加强交通建设,以交通大动脉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或改革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都应从维护人民的利益出发。(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应紧扣“倚仗着文帝时代留下的资本”这一提示进行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统一了全国,迅速恢复和发展了隋朝的社会经济,这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2)结合材料,从枳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即可。如“大运河就为人体搭建了一条新的血脉”“大运河的修建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等体现了大运河的积极影响。(3)应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