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9.1压强学科素质检测(含解析)
1.以下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载重卡车有很多车轮 B.书包背带较宽
C.针尖做得很尖锐 D.铁轨铺在枕木上
2.如图所示,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汽车静止停在斜坡上,关于“汽车对倾斜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 )
A.该压力就是重力 B.该压力作用在汽车上
C.该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该压力是由汽车轮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一本重力约为3N,面积为500cm2的初中物理课本,放在面积为0.5m2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
A.6Pa B.60Pa C.200Pa D.600Pa
5.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B.飞镖的箭头很尖
C.压路机的碾子重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因为磨刀让其密度变小
7.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
A.h甲一定大于h乙 B.h甲一定小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乙
8.抗击疫情期间,山东各地积极支援湖北武汉应急物资。如图为一辆运送应急物资的载重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与近视镜原理相同
B.汽车安装多个车轮是为了增大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C.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是为了减小汽车惯性带来的危害
D.汽车向前行驶时,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
9.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为合理的是( )
A.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2 kg/m3
B.用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
C.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5Pa
D.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1kg
10.下列古诗词中,运用了物理中“压强”知识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树欲静而风不止
11.下列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间教室的空气密度大约是是1.29×10-3g/cm3
B.一个中学生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5Pa
C.两个鸡蛋约重0.5N
D.一个沉入水底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约为0.5N
12.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a:V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
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
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
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
13.如图,下面的棋子被尺子快速打出,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最下面的象棋“马”受到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被尺子敲打的力
B.上面的棋子没有向左运动,是因为棋子受到了惯性力
C.尺子敲击棋子,棋子飞了出去而尺子没有被弹飞,说明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
D.由于四颗棋子比三颗棋子对桌面造成的压力大,但接触面积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实验前后桌子受到的压强变小了
14.上体育课时,小明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操场上的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坐沙坑比坐水泥地舒服,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铅球落地时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坑,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足球离开脚后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小
15.一些民间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四句谚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
B.闻其声知其人﹣﹣不同的发声体音调不同
C.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D.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6.如图所示,分别用两只手的食指轻轻压铅笔的两端,手指在笔尖处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在笔帽处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使铅笔保持静止,则( )
A.F1=F2,p1>p2 B.F1
C.F1=F2,p1F2,p1>p2
1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B.放铅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C.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D.三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
18.如图甲、乙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匀速地推木板,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压强p和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动过程中f=F B.木块在甲中对桌面的压力比乙中的小
C.推动过程中摩擦力f变小 D.木块在甲中对桌面的压强比乙中的大
19.如图,密度为的钢制物体,由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大小圆柱体的高度均为。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两圆柱体接触处的压强为;当物体如图乙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两圆柱体接触处的压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B.乙图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C.
D.
20.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20g的新型硅元素固体材料——气凝胶。它的密度小,多孔、类似海绵结构。这种材料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牢固耐用,能承受高温。由于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制成隔热宇航服。
(1)下列不是“气凝胶”属性的有_____(选填序号)
①弹性好 ②耐高温 ③导热性好 ④导电性好 ⑤耐磨性好
(2)该气凝胶重多少牛顿?(g取10N/kg)____
(3)把它放在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则它对桌子的压强为多大?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地基沉降
建在地面的房屋往往会面临地基沉降问题,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就是图为地基沉降不均匀而倾斜的。房屋下方的地层通常包括土层和岩石层,岩石风化、脱落形成的细小颗粒称为土粒,土粒很坚硬,很难被压缩。但土粒之间有很多孔隙。如图a所示,土由土粒和土粒间的孔隙构成,土中孔隙的总体积和土粒的总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与坚固的岩石层不同,外加压力时,土粒会发生移动。重新排列、靠紧,土的体积就变小了,如图b所示,房屋对下方地层的压力很大。土层被压缩,就造成了房屋的地基沉降,因此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勤测地层,预估地基的沉降量。
(1)从土的构成看,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______减小的体积;
(2)在一次建造房屋前的地层勘测中,从上层中取一些土作为样木,烘干后测得密度为1.8×103kg/m3,已知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则土的孔隙比为______;
(3)对上述样本土进行压缩试验,根据得到孔隙比和所加压强的数据,画出e﹣p关系图象;
孔隙比e 0.50 0.42 0.38
压强p(×105Pa) 0 2.5 5
(____)
(4)若该房屋的重力为1×107N,地基面积为40m2,下方土层厚度为6m。请根据以上数据,预估地基的沉降量为______m。
22.地秤可用来称量较重的物体,它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的称量面ABB'A',如图所示,BB'的右侧是一个范围足够大的斜坡。称量面与左侧水平地面和右侧斜坡顶部相平,称量面与它们的衔接处可近似看成无缝相接。把地面和称量面都看成光滑的,AA'线与BB'线相距2m。有一根粗细均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实心直钢材,体积为0.02m3,长度为2m。让钢材以某一速度v匀速地从AA'线的左边沿垂直于边AA'线的方向向右运动。当钢材的右端经过AA'线时开始计时,此后钢材对称量面的压力F逐渐增大,t=5s时压力恰好增至最大。已知钢的密度ρ=7.9×103kg/m3,g取10N/kg,则
(1)钢材的质量m=______kg,钢材匀速运动的速度v=______m/s;
(2)t=2s时,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F=______N;
(3)t=6s时,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为多少帕______?并请推导出6s≤t<7.5s的过程中,钢材对地秤称量面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式______。
23.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设者仅用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医院大量采用了PVC塑胶板。某活动小组用规格为“”(长宽高)的这种塑胶板铺设活动室地面。使用时,同学们感觉塑胶板比较轻。就选取了表面是正方形的样品,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6g,再用刻度尺测量样品的边长如图
(1)样品的边长为__cm。
(2)塑胶板的密度多大?_____
(3)平铺的塑胶板对地面的压强多大取10N/kg)?____
24.(5分)为了控制疫情,全国很多地方实行疫区封闭管理,使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安全巡查。如图甲所示是正在巡查的某款无人机。无人机起飞前,放在地面上要确保脚架平稳;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工作。该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10kg
最大升力F 200N
最大飞行速度v 54km/h
脚架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S 10﹣2m2
(1)使无人机上升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填序号:①无人机、②螺旋桨、③空气、④地面)
(2)当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没有携带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
(3)如图乙,交警正在使用此款无人机进行扫码进城登记,当无人机载着200g的二维码等物体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多少?(____)
2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的质量是0.3kg,g=10Nkg,求:
(1)书的重力是多少N?
(2)若书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书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小王同学行走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和他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压强较大?简单说明理由。
26.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的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则:
(1)机器人安装履带增大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同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________,便于在冰面行驶;
(2)机器人的重力为多少?__________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________
(4)如果科考队员的质量为70kg,他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科考队员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吗?请计算说明。________
27.如图甲、乙所示是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场景。
(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目的是为了_____压强,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2)在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将土压实后,土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在图丙中,“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此时它受到的牵引力是_____N;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某型号氢燃料公交车空车质量为3t,轮胎与地的接触总面积为2500 cm2。该车某次载着总质量为1000 kg的司机和乘客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了2.7 km,用时3 min,公交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2倍。(g取10 N/kg)求:
(1)公交车的轮胎做得宽而大是为了______;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是为了______;
(2)公交车行驶的速度;______
(3)公交车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
(4)公交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针尖做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地面对盲人脚的压强,使地面对盲人的压力效果变得明显,从而使盲人可以确认盲道位置。
故选C。
3.D
【详解】
A.压力和重力不是同一概念,故A错误;
B.压力作用在倾斜的地面上,故B错误;
C.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是与施力物体的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斜向下,故C错误;
D.压力是弹力的一种,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该压力是由汽车轮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
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
。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A.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飞镖的箭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压路机的碾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A.冰与水的密度不同,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球内气体密度变大,故B正确;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因为磨刀让其刀刃变薄,受力面积变小,压强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压强公式可得
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可知
故选B。
8.C
【详解】
A.汽车的观后镜为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样可以扩大视野,增大驾驶员观察到的范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它的成像原理是由光的反射,近视镜是凹透镜,它的成像原理是由光的折射,故A错误;
B.汽车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B错误;
C.汽车在转弯时如果不减速慢行,车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方向运动,易造成侧翻等事故的发生,故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故C正确;
D.汽车向前行驶时,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司机相对于路旁的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司机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 kg/m3,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所以用手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故B符合题意;
C.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Pa,故C不符合题意;
D.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35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没有反映出压强知识,故A不符合题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反映的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不符合题意;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反映了压强的知识,故C符合题意;
D.“树欲静而风不止”反映的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
A.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即1.29×10-3g/cm3,故A符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4Pa,故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约50g,即0.5N,所以两个鸡蛋约1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约重0.5N,根据浮沉条件,沉入水底的鸡蛋
故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较易题
选项 失分原因
A 1、没有掌握空气密度;2、没有掌握密度的单位换算
B 不清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
C 不清楚一个鸡蛋的质量
D 1、不清楚一个鸡蛋的质量;2、没有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12.D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则,密度之比是ρa:ρb=1:4,根据可知
这是两个圆柱的真实体积之比,而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a:Vb=6:1,从数据中可看到,那么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
即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的两倍;A、B错误;
C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力之比是
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
那么根据压强公式可知,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
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是1:2;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象棋被敲击飞出后由于惯性在运动,尺子与象棋不接触了,棋子不受敲打的力,故A错误。
B.惯性并非是一种力,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尺子会受到象棋的作用力,只不过现象不明显,故C错误。
D.由于四颗棋子比三颗棋子对桌面造成的压力大,但接触面积没有发生改变,由可知实验前后桌子受到的压强变小了,故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
A.坐沙坑和坐水泥地对比起来,受力面积变大了,则压强减小,所以坐沙坑比坐水泥地舒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过来地面给跳远的同学的一个力,有利于成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铅球落地时给地面施加一个力,导致地面被砸出一个坑,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足球离开脚后在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D
【详解】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A错误;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错误;
D.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物体施加了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16.A
【详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受到的力相等,笔尖和笔帽面积不同,笔尖受力面积较小,压强较大,笔帽受力面积较大,压强较小。
故选A。
17.A
【详解】
由知,在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三种金属中,铝的密度最大,相同质量时,铝的体积就最大,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三种金属都是浸没,且水都未从杯子中溢出时,装有铝的杯子水面升高的最多,故A正确。
故选A。
18.A
【详解】
A.匀速推动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f=F,故A正确;
B.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向右缓慢地推木块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B错误;
C.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不变。故C错误;
D.向右缓慢地推木块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由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木块在甲中对桌面的压强比乙中的小;故D错误。
故选A。
19.BC
【详解】
圆柱体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两个圆柱体的总重力;倒置以后,两者的总重力不变,所以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
设甲图中上下两圆柱体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
上下两圆柱体的质量分别为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则图甲中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解得
如乙图所示放置时,由1小题可知压力不变,根据,在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C正确,D错误;
此时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错误,B正确;
故选BC。
20.③④ 1.2N 30Pa
【详解】
(1)[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气凝胶的属性的有导热性好,导电性好 ,则答案为③④
(2)[2]气凝胶重力
(3)[3]桌子受到的压力
F=G= 1.2N
则对桌子的压强为
21.土粒间的孔隙 0.5 0.32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土被压缩的体积可以认为等于土粒间的孔隙减小的体积。
(2)[2]由题可知土的密度为=1.8×103kg/m3,土粒的密度为=2.7×103kg/m3,烘干前后土的质量不变,只是蒸发掉了水分,设土的质量为m,则土的孔隙比为
e==0.5
(4)[3]地面受到的压强
由题可知孔隙比e==则有
V孔=
由图可知,土没有受到压强时孔隙的总体积是
V孔1=V土×40m2×6m×()=80m3
此时压强是2.5×105Pa对应的孔隙比是0.42,房屋下面土中孔隙的总体积是
V孔2=40m2×6m×()=67.2m3
孔隙压缩的体积
ΔV孔=V孔1-V孔2=80m3-67.2m3=12.8m3
地基的沉降量
22.158 0.4 632 1.975×105
【详解】
(1)[1]钢材的质量为
重量为
[2]钢材匀速运动,长度为2m全部进入地秤时压力恰好增至最大,此时钢材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2)[3]t=2s时,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
则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等于进入地秤段钢材的重力,即
(3)[4]t=6s时,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压力等于自身重力,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接触面积为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为
[5]在6s≤t<7.5s的过程中,钢材进入地秤的称量面的长度为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接触面积为
钢材对地秤的称量面的压强表达示为
23.5.00
【详解】
(1)[1]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样品的边长
(2)[2]样品的体积
塑胶板的密度
(3)[3]塑胶板平铺时地面的受力面积
对地面的压力
则压强
24.(5分)③ 104Pa 2N
【详解】
【考点】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二力平衡知识和应用;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专题】力、压强综合。
【分析】先根据运动状态,对无人机受力分析,再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物理量。
【解答】解:(1)飞机顶部螺旋桨旋转时,向下推动空气气的同时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其中升力的施力物体是螺旋桨向下推动的空气。
(2)无人机受到的重力G=mg= 10kg×10N/kg= 100N
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100N
对地面的压强
(3)物体的重力G物=m物g=0.2kgx 10N/kg=2N
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 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升力为2N。
【点评】此本题结合时事综合考查力的分析和运用。
25.(1) 3;(2)60;(3)见解析
【详解】
(1)书的重力
G=mg=0.3kg×10N/kg=3N
书的重力是3N。
(2)书对桌面的压力
F=G=3N
受力面积S=0.05m2,对桌面的压强
p===60Pa
书对桌面的压强是60Pa。
(3)人行走、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等于自身重力;行走时一只脚着地、站立时两只脚着地,行走时地面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大。
26.减小 摩擦 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 见解析
【详解】
(1)[1]机器人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机器人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3]机器人的重力为
(3)[4]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
因
故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
(4)[5]人对冰的压强为
因
故科考队员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
27.增大 增大 形状 变大 75000 不变
【详解】
(1)[1]在图甲中,挖掘机铲斗的铲头做成比较锋利的齿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进而增大压强,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2]履带的外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摩擦。
(2)[3]图乙中,压路机将地面压平、压实,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将土压实后,土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土的密度变大。
(3)[5]“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牵引力等于重力为
[6]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28.减小压强 增大摩擦 15m/s 1.2×105Pa 8×103N
【详解】
(1)[1]减小压强的方法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公交车的轮胎做得宽而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增大摩擦力可以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公交车的轮胎表面做成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2)[3]公交车行驶的速度为
(3)[4]公交车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4)[5]因为,公交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2倍,牵引力和阻力相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