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授课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授课课件26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30 23: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庄子》
恶乎往而不可
题目解说
“恶乎往而不可也”语出《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喘喘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究其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化当作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学习目标 :
1、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在所选文段中表现出的庄子的哲思。
3、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研读第一段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译文: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背,把“死”当作臀,谁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意气相投,于是共同结为朋友。
提问:出场的人物有谁?他们因为什么而结为好朋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 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研读第二段
问:拜访、问候。
伟哉夫造物者(主谓倒装)
拘拘:屈曲不伸展的样子
颐:腮,下巴
颐隐于齐(“脐”)
句:弯曲
赘:脊椎骨
沴:不和
跰:跌跌撞撞不稳当
鉴:当镜子照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 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研读第二段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 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提问:子舆所面临的,真是一种让人惊颤的畸变。对常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生不如死的哀痛。他将怎么样面对这一切呢?“
译文:子舆心中安宁恬静若无其事,他跌跌撞撞地走到井边,用井水照着自己看了看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 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提问:子舆生病后相貌变得怎么样?
译文:子舆感叹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 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 弯弯的腰弓起的背,五脏比 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上,肩膀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阴阳之气凌乱了。
子祀问道:“子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研读第三四段
亡,予何恶(“无”;宾语前置)
浸假:假令、假如。
时夜:伺夜
鸮:猫头鹰
县解:通“悬” 解除倒悬之苦、从困苦境地中获得解救
译文:假使造物者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就因此叫它守时打鸣;假使造物者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弹丸,我就因此用它来打猫头鹰作烧烤。假使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因此乘坐这车马,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
子祀问道:“子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提问:子舆对生病后态度如何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译文: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合天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规律。适合天时而得(生),顺应规 律而失(死),一切均安然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侵 入他的内心,这就解脱了倒悬之苦(把人从困苦的境 地中解救出来)。
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人生的大解脱
这种解脱表征了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提问:人世间毕竟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庄子又是如何启发世人?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译文:况且人力不能胜过天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厌恶这些呢?
“物不胜天”指人力不能胜过上天,隐含人对某些疾病和死亡无可奈何的意思。惟其如此,就应该安然顺受。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子舆安时而处顺。在面对人力无可奈何的事情时,人好像是陷入了绝境,但庄子认为安然地顺受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研读第五段
怛:惊恐 户:门
奚以汝为:把你弄成什么
奚以汝适:使你去往什么地方
提问:子来生病将死,子来妻儿和子犁对此态度如何?
“其妻子环而泣之”
说明子来的妻子和孩子对生与死还不能安然地顺受。
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研读第六段
东西南北(名作动)
唯命之从(宾语前置)
不翅于父母(“啻”)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使动)
悍:凶悍,蛮横
大块:大地
载:给予
大冶:有造诣的铁匠
劳我以生(使动)
佚我以老(通“逸” 使动)
息我以死(使动)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译文:大地给我形体,用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休息。因此善待我的生,就是善待我的死的原因。
庄子认为生和死都是好事。
心中安宁,不以生死相累
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培养生命的韧性。
提问:子来自己持怎样的态度?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译文: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子来酣然入睡,又自在地醒来。
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通假字
佚我以老
取妻者止于外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故不足以滑和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佚通“逸”)
(取通“娶”)
(兑通“悦”)
(郤通“隙”)
(滑通“汩”)
(知通“智”
规通“窥”)
词类活用
其妻子环而泣之
(泣为动,为……而哭泣)
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
(东西南北名作动,向东向西向南向北)
(近使动,使……接近)
词类活用
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
(使动,使……辛劳;“逸”,使……安逸;
使……休息)
(“善”形作动,善待)
(“人耳”的“人”名作动,成了人)
古今异义
其妻子环而泣之
今一犯人之形而日
丈夫与之处者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
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犯,承受;“人”不与“犯”连读,
应读为“人之形”;今义:犯人是指犯罪的人,
特指在押的。)
(古义:成年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 婚后,
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古今异义
无几何也
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恐吾无其实
(古义:多久;今义:多少;几何学。)
(古义:南面代称君主之位,面向南而坐;
今义:表方向,与“北面”相对。)
(古义:实在的政绩;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特殊句式
伟哉夫造物者
跰鲜而鉴于井
亡,予何恶
伟哉造化
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
唯命之从
不爪剪
恶乎往而不可哉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课堂小结
本则选文,庄子就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像,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包括死亡,……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其安时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固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他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1.斯蒂芬·威廉·霍金
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2.海伦·凯勒
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3. 贝多芬   
贝多芬晚年失聪,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 贝多芬(1792年手记)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4. 孙膑
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5.张海迪
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6.桑兰
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