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衔接辅导《孙权劝学》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衔接辅导《孙权劝学》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30 13:18:59

内容文字预览

学科辅导讲义(学案)
授课主题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言文,掌握字词意思,熟练翻译课文。
2.通过做文言文相关题型,加深巩固文言文知识。
教学内容
【趣味导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出处:《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同学们,也许因为贪玩耽误了学习,你感到困惑;也许因为基础差掉队了,你感到失望……没关系,三国时期的吕蒙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知识梳理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footnoteRef:1]今当涂[footnoteRef:2]掌事,不可不学!”蒙辞[footnoteRef:3]以军中多务[footnoteRef:4]。权曰:“孤[footnoteRef:5]岂欲卿治经[footnoteRef:6]为博士[footnoteRef:7]邪[footnoteRef:8]!但[footnoteRef:9]当涉猎[footnoteRef:10],见往事[footnoteRef:11]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footnoteRef:12]鲁肃过[footnoteRef:13]寻阳[footnoteRef:14],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footnoteRef:15]才略[footnoteRef:16],非复[footnoteRef:17]吴下[footnoteRef:18]阿蒙[footnoteRef:19]!”蒙曰:“士别三日,即更[footnoteRef:20]刮目相待[footnoteRef:21],大兄[footnoteRef:22]何见事[footnoteRef:23]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
当涂:当道,当权。]
[3:
辞:推托。]
[4:
务:事务。]
[5: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6: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
邪(Yé):语气词,同“耶”。]
[9:
但:只,只是。]
[10:
涉猎:粗略地阅读。]
[11: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
及:到,等到。]
[13:
过:经过。]
[14:
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15:
今者:如今,现在。]
[16:
才略:才干和谋略。]
[17:
非复:不再是。]
[18:
吴下:泛指吴地。]
[19:
阿蒙:吕蒙的小名。]
[20:
更:另,另外。]
[21: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22: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23:
见事:知晓事情。]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一、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孙权——善劝、关心下属
吕蒙——率直豪爽、知错就改
鲁肃——敬才、爱才
【通关练习

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
【课后题】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么说服吕蒙的?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5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

(2)恐已暮矣(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蒙乃/始/就学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作答)
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6~9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然今遣汝者(

(4)力改故习(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8.(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
9.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共同点:
不同:(甲)
(乙)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0~15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余




②非





1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1)不能称前时之闻(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即更刮目相待(

(4)蒙乃始就学(

12.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3.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吕蒙当初不想学习,辞以军中多务,后来却得到鲁肃“_________
_”的评价。(用原文语句填空)
14.方仲永与吕蒙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5.《伤仲永》中方仲永天资聪颖却终未有所成,《孙权劝学》中吕蒙战功卓著却能学有所成,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其中的原因。
第2页/共2页学科辅导讲义(教案)
授课主题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言文,掌握字词意思,熟练翻译课文。
2.通过做文言文相关题型,加深巩固文言文知识。
教学内容
【趣味导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出处:《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同学们,也许因为贪玩耽误了学习,你感到困惑;也许因为基础差掉队了,你感到失望……没关系,三国时期的吕蒙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知识梳理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footnoteRef:1]今当涂[footnoteRef:2]掌事,不可不学!”蒙辞[footnoteRef:3]以军中多务[footnoteRef:4]。权曰:“孤[footnoteRef:5]岂欲卿治经[footnoteRef:6]为博士[footnoteRef:7]邪[footnoteRef:8]!但[footnoteRef:9]当涉猎[footnoteRef:10],见往事[footnoteRef:11]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footnoteRef:12]鲁肃过[footnoteRef:13]寻阳[footnoteRef:14],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footnoteRef:15]才略[footnoteRef:16],非复[footnoteRef:17]吴下[footnoteRef:18]阿蒙[footnoteRef:19]!”蒙曰:“士别三日,即更[footnoteRef:20]刮目相待[footnoteRef:21],大兄[footnoteRef:22]何见事[footnoteRef:23]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
当涂:当道,当权。]
[3:
辞:推托。]
[4:
务:事务。]
[5: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6: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
邪(Yé):语气词,同“耶”。]
[9:
但:只,只是。]
[10:
涉猎:粗略地阅读。]
[11: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
及:到,等到。]
[13:
过:经过。]
[14:
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15:
今者:如今,现在。]
[16:
才略:才干和谋略。]
[17:
非复:不再是。]
[18:
吴下:泛指吴地。]
[19:
阿蒙:吕蒙的小名。]
[20:
更:另,另外。]
[21: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22: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23:
见事:知晓事情。]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一、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孙权——善劝、关心下属
吕蒙——率直豪爽、知错就改
鲁肃——敬才、爱才
【过关练习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
文章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表现了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侧面烘托:用鲁肃对吕蒙的赞赏以及与吕蒙“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有长进。
【课后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么说服吕蒙的?
①原因: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②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的时候,孙权指出从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习的可能性,回应了吕蒙的推托。最终,吕蒙“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①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和“结友”,侧面烘托吕蒙学识进步。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②启示:A.开卷有益
B.要虚心接受对我们有用的意见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5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

(2)恐已暮矣(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蒙乃/始/就学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作答)
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1.
(1)到,等到
(2)迟,晚
2.C
3.(1)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的太阳的光芒一样。
4.
军中多务
恐已暮矣
5.相同点:都根据劝说的对象而采取适合的劝说方法,并且收到好的效果。不同点:孙权现身说法,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师旷用形象的比喻让晋平公明白:好学总不会晚。
【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6~9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然今遣汝者(

(4)力改故习(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8.(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
9.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共同点:
不同:(甲)
(乙)
6

经过

旧,原来的
7.(1)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2)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8.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理由是①吕蒙当权掌管军事了,不能不学习;②通过博览全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经验教训。
乙文朱熹因为①儿子在家不能认真、努力学习;②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习,就让他拜师求学,也劝儿子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9.都是劝说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
甲文既有委婉劝说,也有侧面描写。
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劝说。
【参考译文】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10~15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余




②非





1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1)不能称前时之闻(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即更刮目相待(

(4)蒙乃始就学(

12.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3.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吕蒙当初不想学习,辞以军中多务,后来却得到鲁肃“_________
_”的评价。(用原文语句填空)
14.方仲永与吕蒙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5.《伤仲永》中方仲永天资聪颖却终未有所成,《孙权劝学》中吕蒙战功卓著却能学有所成,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其中的原因。
10.①余



/久②非

/吴



11.(1)相当
(2)扳:通“攀”;牵、引;
(3)重新;
(4)于是,就
12.(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用钱财求取仲永的诗。
(2)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13.泯然众人矣、非复吴下阿蒙
14.①后天的教育与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增长才干,可以改变人生。
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就能学有所得。((意近即可)
15.方仲永虽然天资聪颖但是其父却让他四处表演挣钱,没有注意他的继续学习;吴下阿蒙虽是一介武夫,但是通过后天学习,却进步飞速。这两篇文章都是说后天的学习的重要的。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