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共18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共18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30 20:47:40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概况: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的正当要求并没有被满足,会议居然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不正当权益转让给日本,如此丧权辱国,而北洋政府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回国内,激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对,五四运动爆发了。
3.教师提问:关于五四远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主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观看视频,从视频中概括答案。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教师提问:北京青年的要求是什么,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哪个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什么性质?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外争主权是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是反对封建主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教师提问:那北京青年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有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概括: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了30多名学生,但是北京青年学生并没有由此退缩,而是更加勇敢的站出来,举行总罢课。北京学生的爱国精神点燃了更大规模的爱国运动。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2.教师提问:运动的主导力量和中心有什么变化?
3.学生回答: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根据视频,思考一下,五四远动取得了那些胜利?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教师提问:那这次五四运动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学生答: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教师过度:大家都已经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了,中国之所以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是因为五四运动在历史上意义重大,那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分析材料: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教师提问:毛泽东主席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2.
教师提问:主力军是哪个阶层的人?
学生回答: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
教师提问领导力量和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略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
资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学生回答;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
勇于斗争、
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板书设计?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
地点:北京
五四运动的过程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发展:北京(学生)——上海(工人)
直接目标实现:(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了展示大量的各种史料,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
五四运动(共18张PPT)
导入新课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
2.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意义;
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爆发
口号
扩大
意义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时间:
地点:
主力: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天安门前集会,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帝
反封建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
表现?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
五四运动成果: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读图说史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结合图片,说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反帝
反封建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彻底的不妥协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4.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斗争坚决
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个?
2.主力军: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领导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方向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相同点
革命性质
反帝反封建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传承五四——五四精神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98年前的五四运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合作探究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
勇于斗争、
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第一阶段:北京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爆发
经过
意义
时间:1919年5月4日
第二阶段:上海
主力:学生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随堂演练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D
B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4、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
A
学生
工人
商人
支持
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
结合漫画和材料,回答问题: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普遍持什么态度?
这说明了什么?
漫画中直接参与五四运动的都有哪些人?
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军阀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徐世昌
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
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