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2课时课件+音频)(34+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2课时课件+音频)(34+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30 20:37:4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5.
守株待兔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
1.读课文,回答问题。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子为什么而死?
答案:兔子跑的时候没注意看路,撞到树桩上死了。
品读鉴赏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宋人为何“因释其耒而守株”?他是怎么想的?
答案:他希望还能不劳而获得到兔子。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就白捡到一只死兔子,这样的好事说不定会天天发生。
品读鉴赏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还能碰到兔子吗?他等来的是什么?
提示:田地荒芜、颗粒无收、一无所获……
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答案:“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不过是偶然事件,不会天天发生,而农夫却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靠好运气过日子。
品读鉴赏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所以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为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所以___
____________。
田地荒芜、一无所获
因为“兔不可复得”,所以_
________。
身为宋国笑
品读鉴赏
3.宋人的行为太可笑了,这样的故事只是发生在宋国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同样可笑、愚蠢的人或事吗?
示例:有的同学偶尔一次没复习,考得还不错,就不好好学习了,就幻想着不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有的人不努力工作,就盼着天上掉馅饼,中大奖,发横财。
小结:读寓言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
品读鉴赏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放下农具,守株待兔
结果:兔不复得,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侥幸心理
一事无成
理层次
品读鉴赏
这是一则寓言:一个宋国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最后农夫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并且他的田地荒芜了,自己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炼主旨
品读鉴赏
课堂小结
一只兔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撞死在树桩上,这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农夫是靠着好运气才捡到这只兔子,总不会每次都有这样的幸运吧!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丰硕的果实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偶尔一次成功,可能是因为运气;持久不断的收获,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付出和实实在在的努力。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树桩
放下
希望
随堂练习
二、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答案:兔子撞树桩而死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农夫却把这当作经常发生的事情,妄想不用劳作就可以得到收获,这种行为愚蠢可笑,所以他被宋国人嘲笑。
随堂练习
三、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随堂练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比如课后的“阅读链接”中这篇改写自《战国策》的寓言《南辕北辙》。
课外拓展
1.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答案:坐车人错在他一心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的话,他永远都到不了目的地。
课外拓展
2.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这个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课外拓展
3.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哪些异同?
答案:相同点是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不可及的事情。
不同点是一个人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结果一无所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方向错了,还是徒劳无功。
课外拓展(共34张PPT)
5.
守株待兔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
1.看图猜故事。
趣味导入
2.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趣味导入
3.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谁能说说为什么“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示例: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学了《揠苗助长》,我知道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趣味导入
4.下面这幅图是什么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它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方占了便宜。
趣味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
学习时一要读懂故事,二要明白故事蕴涵的道理。
趣味导入
5.谁知道这个故事?请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趣味导入
示例: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趣味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
《守株待兔》出自古书《韩非子》,这本书的写作时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书中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其中的名篇。
趣味导入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法家思想、学说,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助学资料
韩非的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主要有《五蠹(dù)》《说难》《内储说》《外储说》等。《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大多构思精巧,语言幽默,寓意深刻,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很有说服力。《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都出自《韩非子》。
助学资料


释其耒

sòng
gēng
shì


学习字词
我会认

加一加:耒+井=耕

加一加:北+田+共
组词:耕地
组词:希冀
识字方法
学习字词









学习字词
我会写
书写指导:“宀”写宽,“寸”的横长,竖钩的竖靠近竖中线。
音序:S
部首:宀
组词:看守
守卫
造句: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守岁。

shǒu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朱”中竖长,撇捺舒展。
音序:Z
部首:木
组词:病株
幼株
造句:院子里那株柿子树结满了红通通的柿子。

zhū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寺”的三横间距匀称。
音序:D
部首:彳
组词:等待
待客
造句: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要有礼貌。

dài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宀”写宽,首笔点在竖中线上。“木”的横短,撇捺写舒展。
音序:S
部首:宀
组词:宋朝
宋国
造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博大精深。

sòng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耒”首笔是横,末笔捺变点。“井”的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音序:G
部首:耒
组词:耕地
耕田
造句:我家屋后有一大片耕地。

gēng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虫”中“口”略扁。
音序:C
部首:角
组词:触摸
触电
造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使我深有感触。

chù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左部靠上,末笔为提。“页”的第五笔撇到竖中线左侧收笔。
音序:J
部首:页
组词:颈部
瓶颈
造句:今天,我在动物园里见到了长颈鹿。

jǐng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右上“又”在竖中线上起笔,收笔于横中线。
音序:S
部首:釆
组词:解释
释放
造句:我们俩终于把误会解释清楚了。

shì
笔顺: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于横中线上下。
音序:Q
部首:八
组词:其中
其他
造句:读书很有趣,我常常沉迷其中。

qí
笔顺:
学习字词

在金文“守”中,
像房屋,
像大手。大手握紧拳头,表示要防止他人进入屋子,以保护自己的家园。“守”的本义为防卫,守卫。后来,“守”又引申出“守候”“遵守”等意思。
趣识字
甲骨文
楷书
篆书
金文
学习字词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初读感知
1.认真听录音,注意字的读音。边听边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2.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想想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初读感知
示例:读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
株:树桩。
走:跑。
例如:走马观花、飞禽走兽。
因:于是。
释:放下。
例如: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耒:一种翻地的农具。
冀:希望。
字词详解
初读感知
为(wéi):被。
3.结合“字词详解”,尝试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大意。
示例:宋国有一个农夫。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有一天,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撞到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夫就放下他的农具,每天都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他不仅没有得到兔子,还被宋国人笑话。
初读感知
1.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品读鉴赏
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
品读鉴赏
一、读一读,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因释(
)其耒(
)而
守株,冀(
)复得兔。




shì
lěi
fēng


.
.
.
随堂练习
二、一字多组词。
守(
)(
)(

触(
)(
)(

驻守
守护
防守
触碰
触角
接触
待(
)(
)(

等待
待遇
对待
随堂练习
A.田中有株
B.折颈而死
C.冀复得兔
(1)扭断了脖子而死。(

(2)田地中有一个树桩。(

(3)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随堂练习
三、在括号中填入对应的文言句子。
B
C
A
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揠苗助长
抱薪救火
狐假虎威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