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强化测验2: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强化测验2: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2-01 15:2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强化测验2: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1 mol 氢气 B.0.5 mol 氨气
C.0.1 mol 甲烷 D.标况下20L 氢气
2.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Fe(OH)3胶体有颜色,MgCl2溶液无色
B.MgCl2溶液均一、稳定,Fe(OH)3胶体不稳定
C.MgCl2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D.Fe(OH)3胶体有丁达尔效应,MgCl2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3.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B.酸+碱性氧化物→盐+H2
C.酸+碱→盐+水
D.难溶性碱→水+碱性氧化物
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干冰、铁、冰水混合物
C.生石灰、石墨、熟石灰 D.碱石灰、氮气、胆矾
5.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下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②0.5molH2所占体积为11.2L;③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④标准状况下,14g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11.2L;⑤ 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为1 mol/L;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原子数相同
A.①③⑤ B.④ C.③④⑥ D.②④⑥
7.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2 B.CaO C.CO D.Na2O2
8.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只取烧杯内的液体进行分析,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滴入几滴碘水,溶液变蓝色
B.烧杯内半透膜外的液体不导电
C.光束通过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D.滴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9.下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H2SO4
NaOH
BaCO3
CO
CO2
B
HClO
KOH
NaHCO3
CaO
SO2
C
CH3COOH
Na2CO3
CaCl2
Na2O
SO3
D
NaHSO4
NH3·H2O
NaCl
Na2O2
NO
A.A B.B C.C D.D
10.胶体区分于溶液和浊液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是否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1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并且在指定条件下能导电的是( )
A.氨水 B.熔融氢氧化钠 C.固态铁 D.液态磷酸
12.标准状况下有:(1)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2)13.6克硫化氢、(3)0.2mol氨气。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质量:(3)<(2)<(1) B.摩尔质量:(3)<(2)<(1)
C.物质的量:(3)<(1)<(2) D.氢原子数:(1)<(3)<(2)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1.0mol·L-1的碳酸钾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2NA
C.1molNHfalse所含电子数为11NA
D.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为NA
14.同温同压下,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2
15.常温下有①0.112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气体;④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数:①③②④ B.原子总数:④①③②
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二、计算题
16.(1)1.5 mol H2O中所含氢数与________个CH4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
(2)含0.6 molfalse的(NH4)2CO3固体中false的质量是________g。?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4)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密度比为______。
17.Ⅰ.(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1.7g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与其含有相同数目氢原子的硫化氢的体积是__________。
(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中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Ⅱ.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③CaCO3固体 ④熔融KCl ⑤蔗糖 ⑥铜 ⑦CO2 ⑧H2SO4 ⑨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二元化合物气体X的分子式。
在注射器A中装有240mL气体X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应(X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g,实验后B管重20.00g,B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在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气体由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
(2)C管中收集到水的质量为______。
(3)若240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氮气质量为0.28g。根据实验时温度和压强计算1mol X气体的体积是24L,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
(4)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 mL浓度为1 mol?L?1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B.用约30 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M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后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M
D.检查M是否发生滴漏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M,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至2 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倾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________向M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与环形刻度线相切。
据此填写: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2)进行A步操作时,应量取______mL浓硫酸,选用量筒的规格是(填序号)______。
A.10 mL B.50 mL C.100 mL D.1000 mL
(3)配制上述溶液时,多次提到的实验仪器M是______,步骤G中横线处是______。
(4)实验操作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A.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M中
B.定容时,眼睛俯视溶液
C.容量瓶中原残留少量蒸馏水
D.定容后M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定容到刻度线
E.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读数
F.溶解操作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参考答案
1.A2.C3.B4.A5.A6.B7.A8.D9.B10.C11.B12.C13.D14.D15.D
16.(1)0.75NA (2)18 (3)106 g·mol-1 (4) 11:16 16:11
17.Ⅰ(1)5∶5∶4 10∶5∶4 5∶5∶4 (2)2.24L 3.36L (3)32 Ⅱ(1) ④⑥ (2)①②③④⑧⑨ ⑤⑦ (3)①②④⑦⑧⑨
18.(1)N、H (2)0.36g (3)32g/mol (4)N2H4+2CuOfalse2Cu+N2+2H2O
19.胶头滴管 (1) DACBEGF (2)5.4 A (3)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4)B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