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用高炉炼出来的铁是生铁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铁生锈后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uSO4=FeSO4+Cu
B.Mg+H2SO4=MgSO4+H2O
C.Fe+O2Fe3O4
D.3CO+Fe2O3=2Fe+3CO2
3.下列关于钢铁冶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电炉
B.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
C.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
D.以磁铁矿为例,主要原理可表示为:
4.关于金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4=FeSO4+Cu
B.常见铁容器不能用来盛放酸溶液,会被腐蚀
C.自行车的车架,可以通过涂油层来防止其生锈
D.家里的菜刀,成分基本都是钢,属于铁合金
5.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C.主要原理是:2Fe2O3+3C4Fe+3CO2↑
D.主要产物为生铁
6.金属是材料世界的宠儿。下列关于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后就得到了铁的合金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至多有三种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高温下CO与Fe2O3反应,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9.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是否有关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10.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氧化铁
B.该实验中利用CO的可燃性
C.实验中,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上图反应原理:
C.两图中得到的铁产品是不完全相同的
D.图1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主要是防止石灰水倒吸
12.按如图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烘干的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须配合均匀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3.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a管中水面处铁钉锈蚀最明显
C.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D.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1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
B
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
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
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
B
处冷却至室温,在
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
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
(2)模拟工业炼铁:若
B
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
A
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
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Ⅰ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Ⅰ和Ⅲ对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③Ⅱ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
⑤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等于
C
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
A.5
个
B.4
个
C.3
个
D.2
个
15.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B.a处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该装置的药用量很少,所以尾气可以不需要处理
16.已知:
,向装有20g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观察到银白色粉末变红
B.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5.2g
C.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6.5g
D.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
17.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是Fe3O4和FeO
18.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3)飞机外壳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方法分类,可将实验B与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D.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2)学习化学要学以致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Mg、Mn、Zn、Cu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由强到弱”。若用实验验证这个结论,可以通过三个反应验证,其中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
Zn+CuSO4═Cu+ZnSO4,B
Mg+MnSO4═Mn+MgSO4,结合上述两个反应的方程式:请写出缺少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20.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迈入双航母时代。
(1)建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接触而锈蚀,而金属铝在空气中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2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车体用的镁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高铁电路多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性。高铁刹车片用合金锻钢制作,在时速
300
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________等特性。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目前世界上已有
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一个社会意义是____________。
22.生产、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是生命之源。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2)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
(3)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______________。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D鞭炮
(6)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
23.比较、分类、归纳、转化等是研究化学物质重要的方法。如图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A反应可以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2)B反应是铁生锈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铁制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3)C反应是共工业炼铁过程,实验室常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与D中FeSO4的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5)E反应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4.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铁钉生锈,乙试管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______有关。
(3)C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和提供热量。
25.人类对金属的使用的历史也是金属冶炼技术进步的历史:
(1)湿法冶金:下列金属中不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的是__________。
A
Al
B
Ag
C
Fe
D
Zn
(2)热还原法: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
①实验操作: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一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现象观察与结论得出:能说明有单质铁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体现装置C的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电解法: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生产金属铝,同时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回答: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图中③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2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F为无色气体,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
(4)反应③的过程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____(填“正确”或“错误”)。
28.某炼钢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29.现有10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杂质中不含铁元素),试计算:
(1)该赤铁矿石含Fe2O3的质量是
t。
(2)该赤铁矿石含铁元素的质量是
t;
(3)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t(计算结果精确至0.1t)。
30.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3CO+Fe2O32Fe+3CO2。
(1)求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
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用高炉炼出来的铁是生铁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铁生锈后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来源】8.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答案】B
【详解】
A.铁部分锈蚀后仍含有较多的铁,具有回收价值,故错误;
B.高炉炼的物质不是纯铁,其中含有碳等杂质,属于生铁,故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错误;
D.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铁制品表面的锈如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uSO4=FeSO4+Cu
B.Mg+H2SO4=MgSO4+H2O
C.Fe+O2Fe3O4
D.3CO+Fe2O3=2Fe+3CO2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A
【详解】
A、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B、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关于钢铁冶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电炉
B.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
C.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
D.以磁铁矿为例,主要原理可表示为: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A
【详解】
A、工业炼铁使用的设备是高炉,不是电炉,故A项正确;
B、工业炼铁的产物含有一定量的碳,属于生铁,故B项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铁矿石中二氧化硅转化为硅酸钙炉渣,焦炭的作用提供反应所需的温度和还原剂,所以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等,故C项错误;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项错误;
答案:A。
4.关于金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4=FeSO4+Cu
B.常见铁容器不能用来盛放酸溶液,会被腐蚀
C.自行车的车架,可以通过涂油层来防止其生锈
D.家里的菜刀,成分基本都是钢,属于铁合金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古代湿法炼铜是用铁和硫酸铜反应产生铜的,A说法正确;
B、铁的活动性较强,能与酸反应,故不能盛放酸溶液,B说法正确;
C、自行车的车架,是通过刷漆使其防锈的,C说法错误;
D、钢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属于铁合金,D说法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C.主要原理是:2Fe2O3+3C4Fe+3CO2↑
D.主要产物为生铁
【来源】专题6.3
金属矿物与冶炼(练习)——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
【答案】C
【详解】
A.炼铁的设备是高炉,此选项正确;
B.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热空气等,此选项正确;
C.工业炼铁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此选项错误;
D.工业炼的铁中含有杂质,属于生铁,此选项正确。
故选C。
6.金属是材料世界的宠儿。下列关于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后就得到了铁的合金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至多有三种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来源】课题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练习)——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
【答案】D
【详解】
A.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A不正确。
B.合金是在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在常温下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不能形成铁的合金,故B不正确。
C.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故C不正确。
D.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涂油都可以防止锈蚀。因此被雨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可以用带油的布擦。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高温下CO与Fe2O3反应,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初中课程中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项错误;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B项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故C项错误;
D、高温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项正确;
答案:D。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氧气是否有关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金属锈蚀的掌握。
【详解】
A、②③的变量是氧气,所以可知得出铁锈蚀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事先煮沸,是为了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不符合题意;
C、③中铁钉乙处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锈蚀最严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探究得出铁锈蚀需要铁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该实验采取了对照法,需要挑选对照组。
10.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氧化铁
B.该实验中利用CO的可燃性
C.实验中,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联盟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A、开始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氧化铁,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选项A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选项B不正确;
C、实验中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选项D正确。故选B。
1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上图反应原理:
C.两图中得到的铁产品是不完全相同的
D.图1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主要是防止石灰水倒吸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选项A不正确;
B.上图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选项B不正确;
C.图1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能得到纯铁。图2是高炉练铁,得到的是生铁,属于混合物。两种方法得到的铁产品是不完全相同的,选项C正确;
D.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同时能防止乙中液体倒吸,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2.按如图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烘干的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须配合均匀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A、木炭在反应中夺走氧化铜中的氧元素,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表现出还原性,故A项错误;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B项错误;
C、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要混合均匀,使两者充分接触,让反应更充分,故C项错误;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故D项正确;
故选:D。
13.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
B.a管中水面处铁钉锈蚀最明显
C.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
D.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有关
【来源】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铁制品被锈蚀都是由于铁直接与氧气和水接触造成的,因此a管内铁钉生锈且水面处铁钉锈蚀最明显,b管中铁钉放在干燥空气中不会生锈,从而使a管气体压强小于b管,L端液面会上升,观察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4.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
B
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
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
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
B
处冷却至室温,在
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
B
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
处变浑浊。
(2)模拟工业炼铁:若
B
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
A
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
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Ⅰ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Ⅰ和Ⅲ对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③Ⅱ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④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
⑤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等于
C
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
A.5
个
B.4
个
C.3
个
D.2
个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B
【详解】
①Ⅰ和Ⅲ对比,通入的气体不同,温度相同,由Ⅲ中木炭能燃烧Ⅰ中木炭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正确;
②Ⅰ和Ⅲ对比,氧气能与木炭反应氮气不能与木炭反应,说明O2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故正确;
③Ⅱ和Ⅲ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
④实验(2)中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该装置缺乏尾气处理装置,故正确;
⑤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不可能相等,故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15.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B.a处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该装置的药用量很少,所以尾气可以不需要处理
【来源】2020年重庆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也可以用气球收集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已知:
,向装有20g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观察到银白色粉末变红
B.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5.2g
C.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6.5g
D.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思博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D
【详解】
A、氧化铁是红色固体,生成的铁粉是黑色的,故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错误;
B、设生成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生成铁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
解得x=16g,y=11.2g,z=13.2g
由以上计算可知,生成铁的质量为11.2g,错误;
C、由以上计算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错误;
D、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正确。
故选:D。
17.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Fe2O3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已知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其余均为黑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固体成分是Fe3O4和FeO
【来源】5.2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沪教版)
【答案】D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A、一氧化碳有毒,倒置漏斗的作用是点燃过量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通过实验现象不可以判断氧化铁是否完全转化为铁,因为铁和四氧化三铁和氧化亚铁均为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该实验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里,最后一步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其中氧气为单质,化合价为0价,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D、Fe2O3、Fe3O4和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可知氧化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质量分数变高,当全部是四氧化三铁时变为72.4%,当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氧化亚铁时,铁的质量分数变高,当全部是氧化亚铁时变为77.8%。当硬质玻璃管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时,可知处在72.4%和77.8%之间,所以此时固体成分是Fe3O4和FeO,故选项正确。故选D。
18.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原料的成本
b.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
c.金属的回收利用
(2)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非常好。
a.可塑性
b.机械性能
c.抗腐蚀性能
(3)飞机外壳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来源】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abc
c
【详解】
(1)利用“活泼金属”可以制得H2,H2可用作汽车能源。若推广应用于汽车产业,则需综合考虑的因素有金属原料价格是否便宜、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是否大、金属是否便于回收和利用等,故选:abc。
(2)
钛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是因为其抗腐蚀性能非常好,故选:c。
(3)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按要求回答问题: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方法分类,可将实验B与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D.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2)学习化学要学以致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Mg、Mn、Zn、Cu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由强到弱”。若用实验验证这个结论,可以通过三个反应验证,其中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
Zn+CuSO4═Cu+ZnSO4,B
Mg+MnSO4═Mn+MgSO4,结合上述两个反应的方程式:请写出缺少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D
都是采用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实验
Mn+FeSO4=Fe+MnSO4
置换
【详解】
(1)A中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现象对比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
B中通过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对比,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的对比探究了燃烧的条件;
C中通过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D中通过铁钉所处环境的对比,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所以,B、D都是采用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实验;
(2)由题意可知,Mg、Mn、Zn、Cu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由强到弱”。若用实验验证这个结论。由反应Zn+CuSO4═Cu+FeSO4可知锌的活动性大于铜;由方程式Mg+MnSO4═Mn+MgSO4可知,镁的活动性大于锰,只要再比较出锰的活动性大于锌即可,所以缺少的一个反应可以是锰与硫酸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ZnSO4=Zn+Mn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点睛】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会利用分类和类比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20.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迈入双航母时代。
(1)建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接触而锈蚀,而金属铝在空气中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来源】2020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原子
氧气和水
4Al+3O2=2Al2O3
AB
【详解】
(1)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氧气和水接触而锈蚀,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不反应,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锌和氯化亚铁发生反应,说明锌活动性大于铁,可以比较铁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再加入CuCl2溶液,铁和氯化铜能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可以比较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不反应,再加入铁粉,都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但不能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可以比较金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错误;
故填:AB。
2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车体用的镁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2)高铁电路多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性。高铁刹车片用合金锻钢制作,在时速
300
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________等特性。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目前世界上已有
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一个社会意义是____________。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金属
导电
熔点高
隔绝氧气和水
节约金属资源
【详解】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镁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高铁电路多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熔点高等特性。铁在有水和氧气作用下容易生锈,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22.生产、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水是生命之源。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2)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
(3)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______________。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D鞭炮
(6)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冀卓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煮沸
肥皂水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2
氢元素和氧元素
沸点
着火点比煤的低(合理即可)
BD
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详解】
(1)①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
②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3)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低,更容易被点燃。
(4)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的是易燃易爆物品;
故填:BD。
(6)铁在潮湿的环境中与氧气接触,容易生锈,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可以有: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23.比较、分类、归纳、转化等是研究化学物质重要的方法。如图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1)A反应可以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2)B反应是铁生锈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铁制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3)C反应是共工业炼铁过程,实验室常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与D中FeSO4的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5)E反应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来源】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氧气和水蒸气(或O2和H2O)
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FeO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
(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所以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有: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铁生锈的实质是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化学方程式为:;
(4)FeSO4的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
(5)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24.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铁钉生锈,乙试管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______有关。
(3)C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和提供热量。
【来源】辽宁省铁岭市部分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中考调研化学试题
【答案】无
调节装置内外压强平衡
氧气(或空气)
隔绝氧气
【详解】
(1)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调节装置内外压强平衡。
(2)B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试管铁钉生锈,乙试管铁钉没有生锈,乙试管中无氧气(或空气),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3)C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25.人类对金属的使用的历史也是金属冶炼技术进步的历史:
(1)湿法冶金:下列金属中不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的是__________。
A
Al
B
Ag
C
Fe
D
Zn
(2)热还原法:下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
①实验操作:在点燃酒精喷灯之前,先通一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现象观察与结论得出:能说明有单质铁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体现装置C的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电解法: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生产金属铝,同时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B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强热引发爆炸
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2CO
+
O22CO2
2Al2O34Al
+
3O2↑
【详解】
(1)A、金属铝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能将金属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不符合题意;
B、金属银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不能将金属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符合题意;
C、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与金属铜,可以将金属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锌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铜,能将金属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①该装置中有空气,为了避免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所以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以便把装置中的空气赶净;
②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色;
③体现装置C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3)电解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6.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回答: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图中③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CO2
置换
【分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故C是二氧化碳,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G是铁。铁可以转化为红色固体D,则D为铜,A和B都是黑色固体,A常作反应物,A和B在高温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A是碳,B是氧化铜,F是氧化铁,E是一氧化碳。据此分析。
【详解】
(1)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2)①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③中,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F为无色气体,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
(4)反应③的过程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____(填“正确”或“错误”)。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CO2
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错误
【分析】
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是铁,A是黑色固体,C为无色气体,C能得到E,则C为一氧化碳,A为碳,A能得到B,B为无色气体,则B为二氧化碳,E能得到无色气体F,则F为氢气,D是黑色固体,D与F能发生反应,则D为氧化铜;代入验证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B的化学式CO2。
(2)反应①为高温条件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为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等)和氢气,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反应③的过程是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不一定放出热量,若是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有热量放出,若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需要吸收热量;
故填:错误。
28.某炼钢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来源】8.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
【答案】设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x≈2714.3t
答:日产含Fe98%的生铁2714.3t。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
见答案。
29.现有10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杂质中不含铁元素),试计算:
(1)该赤铁矿石含Fe2O3的质量是
t。
(2)该赤铁矿石含铁元素的质量是
t;
(3)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t(计算结果精确至0.1t)。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1)800(2)560(3)583.3
【详解】
(1)该赤铁矿石含Fe2O3的质量是:1000t×80%=800t;
(2)该赤铁矿石含铁元素的质量是:;
(3)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x
x≈583.3t
答: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583.3t。
30.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3CO+Fe2O32Fe+3CO2。
(1)求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
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来源】【万唯原创】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面对面卷练习册(科广版)九年级第六章
【答案】(1)
70%
(2)336t
【解析】
(1)Fe2O3中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就是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即×100%=×100%=70%
(2)800
t矿石中Fe2O3的质量=800
t60%=480
t,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生成纯铁的质量。
(2)解:设理论上可炼出纯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800
t60%
x
=x=336
t
答:理论上可炼出纯铁336
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