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人物描写是我们写作文时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喜怒哀乐形于色”,通过对人物表情的描写,可以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一个人高兴,往往喜上眉梢;心理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来看看三位作者是怎样生动传神地为我们勾勒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的。
13
人物描写一组
绊
嘎
嘎子
绊倒
我会认
jiū
揪
揪心
bàn
gǎ
zhù
铸
铸造
颧
颧骨
tán
痰
吐痰
kāi
揩
揩拭
quán
鞭
腮
仗
搂
剃
搂着
打仗
鞭策
剃头
腮边
我会写
jiàn
欺
欺负
挠
阻挠
bān
bā
qī
náo
疤
伤疤
监
太监
wàn
zhàng
biān
sāi
跤
摔跤
lǒu
扳
扳动
lóng
腕
手腕
tì
hóu
喉
喉头
jiāo
咙
喉咙
别
biè
bié
分别
多音字
别扭
曾
zēng
céng
曾经
曾祖父
量
liáng
测量
liàng
数量
弄
nòng
弄假成真
lòng
弄堂
[模]辨读:mó(模仿)mú(模样)
运用:她模(mó)仿着老师的模(mú)样,给弟弟上了一节语文课。
近义词
反义词
破绽——
惯手——
记念——
吩咐——
挺脱——
身量——
漏洞
能手
挂念
嘱咐
听命
怯懦
怀疑
词语对对碰
吩咐——
威严——
无疑——
硬棒——
精神抖擞——
挺脱——
虚弱
挺拔
身材
萎靡不振
弯曲
词语解释
腮:
颧骨:
无疑:
是指下巴的下方轮廓。即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
毫无疑问,十分确信。
面颅骨之一,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颊部的骨性突起。
疤:
①疮口或伤口长好后留下的痕迹。
②器物上像疤一样的痕迹。
挺脱:
方言,指强劲结实;挺括舒展。
摔
跤
徐光耀
生于1925年8月,河北雄县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周玉章》,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等。2000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昨夜西风凋碧树》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知识链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嘎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要不——摔跤。”
表示声音的延长。开篇直奔主题。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是吗”以问作答,可见小嘎子选择摔跤出乎胖墩儿的意料。几个动词“跳”“退”
“闪”“脱”“叉”是胖墩儿摔跤前的准备工作,从中可以看出胖墩儿是个摔跤老手,为下文埋下伏笔。“是……还是”可以看出小胖墩儿对战胜小嘎子有十足的把握。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小嘎子知道两个人在体形上的差距,认识到“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小胖墩儿的。“一向”“从不”“自然”说明小嘎子扬长避短、富于心计的特点。
小嘎子为什么不选择“一叉一搂”的摔跤方式?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这句话写出什么?小嘎子能赢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精神抖擞”说明小嘎子争强好胜,想利用自己的优势速战速决。小嘎子认为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想巧胜对手。从“仿佛”一词不难看出他“占了上风”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摔跤失败的原因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小嘎子争强好胜、机敏的性格特点。
动作描写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侧面对小嘎子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塑造了小嘎子这个积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战胜对手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学了课文,你心中的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是怎样的呢?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刻画。这些描写丰富了人物的性格,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动作。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板书设计
摔跤
小嘎子
顽皮机敏、富于心计
胖墩儿:
不愧是惯手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中心思想
《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性格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知识链接
题目运用了类比的写法,类比法写人,把祥子比作一棵挺拔的树,突出祥子的健壮身姿和蓬勃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祥子?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两个“多么”写出了什么?
两个“多么”写出了祥子的身材健壮,也写出了他的自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祥子形象。
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祥子此时的自信和他对于未来的憧憬。
祥子为什么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外貌描写
这段话通过外貌描写,刻画出了祥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树的挺拔来形容祥子健康的体魄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十分生动形象。
板书设计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身体上:
体格健壮
精神上:
积极向上
中心思想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类比法来介绍人物,老舍先生把祥子比喻成一棵挺拔的树,运用平实质朴的语言,介绍了祥子的外貌、衣着、神态,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自信积极蓬勃向上的年轻车夫形象。
两茎灯草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知识链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此时严监生已气息奄奄,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联系下文,想一想严监生的病情如此严重了,可为什么总不断气,还伸着两个指头呢?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神态、动作描写
“两眼睁的的溜圆”“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等神态和动作,写出了严监生在别人猜不到他的心思时焦躁、愤怒的心理。短短一句话,把严监生的吝啬表现得栩栩如生。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语言描写
严监生不能闭眼的原因是“两茎灯草费油”!本段通过精彩绝妙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视钱如命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笔法入木三分。
亲眷
亲眷的话
严监生的表现
大侄子
二侄子
奶妈
赵氏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把头摇了两三摇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板书设计
两茎灯草
大侄子:
两个亲人不曾相见
——不对
二侄子: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
——不对
奶妈:
两位舅爷不在身边
——不对
赵氏:
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对
贪财、吝啬
中心思想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作业
仿照文中刻画人物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默读指导:在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用一字一句细读,要一边读一边做标记。
参考答案: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于心计。从“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可以看出他富于心计。从“总想使巧
招,下冷绊子”“推拉拽顶”可以看出他的机敏、争强好胜。
祥子朝气蓬勃。从“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可以看出祥子朝气蓬勃。
严监生:爱财胜于生命的吝啬鬼。如“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再如赵氏挑掉一茎灯草后,他“登时就没气了”。以上这些描写把他至死不忘爱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摔跤》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如“‘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一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写出了小胖墩儿对战胜小嘎子有十足的把握。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如“傻子似的笑了”写出了祥子对未来的憧憬。“头不很大,……一块不小的疤”写出了祥子健康向上的精神。
《两茎灯草》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如“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