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解+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解+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02 09:52:24

文档简介

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A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2.以下有关日历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B.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
C.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D.农历就是阳历
3.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 )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4.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由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5.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中秋节”的月相分别是( D )
A.满月、上弦月 
B.满月、新月
C.新月、上弦月 
D.新月、满月
6.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
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
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
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B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8.光球层上,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A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9.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D )
A.液态的水 
B.大气
C.生命物质 
D.矿产资源
10.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这是由于( A )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
B.月球上没有大气
C.月球距离太阳近 
D.月球表面不断受到陨石的撞击
11.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C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多了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12.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轨道之间( D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地球
C.地球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
13.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C.宇宙中有2
000多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星系
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14.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的是( D )
A
B
C
D
15.下列恒星的各发展阶段中,密度最大的是( C )
A.红巨星
B.超新星
C.黑洞
D.白矮星
16.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D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岁
B.宇宙最初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17.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试分析,地球处于A、B、C、D四位置时,我国所处的节气、相对应的阳历日期及其所属季节。
A节气__冬至__,阳历日期__12月22日__;
季节__冬季__。
B节气__春分__,阳历日期__3月21日__;
季节__春季__。
C节气__夏至__,阳历日期__6月22日__;
季节__夏季__。
D节气__秋分__,阳历日期__9月23日__;
季节__秋季__。
18.读图,回答问题。
(1)从侧视方向看,银河系像__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__。从俯视看,银河系又像一个__大漩涡__。
(2)图中黑点表示__恒星__(太阳也是其中一个黑点)。
(3)在银河系外还有数十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称为__河外星系__。它们与银河系一起构成__总星系(或宇宙)__。
1.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D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昼夜更替
2.读“地球光线图”,下列关于图示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C )
A.甲地昼长小于乙地
B.图示日期为12月23日,此时英国正值冬季
C.甲地正值日出,乙地位于东半球
D.甲地位于丙地的正北方向
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D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4.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5.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解析】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故A叙述正确;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情况,图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叙述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浙江宁波太阳高度最大,昼长夜短,故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故选C。
6.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如果未来人类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则下列情景能看到或体验到的是( C )
A.看到月球上跟图中一样的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会听到陨石撞击月面时发出的巨大的爆炸声
C.月面上的昼夜温差比地面上的昼夜温差大
D.人的质量会比在地球上时小得多
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D.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8.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B )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第五篇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课标要求
考试细则
【课程内容】1.通过观察识别若干著名的星座与恒星。2.说出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3.知道阴历与月相的关系,知道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4.知道日食和月食的成因。5.知道太阳和月球的概况。6.关注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7.了解日地与月地的距离及运动。8.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及小行星带。9.了解彗星的构成,知道哈雷彗星。10.知道陨星和流星。11.了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12.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13.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和形状,说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14.知道光年的意义。15.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与太阳的大小和密度差别很大,知道黑洞和超新星爆发。16.了解宇宙是由大量星系构成的。17.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18.从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19.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活动建议】1.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认星。2.根据北极星辨认方向。3.查阅史料了解人类认识星空的历史。4.观察月相的变化。5.收集关于太阳与月球的资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木星等天体。6.收集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资料,探讨行星和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7.讨论小行星撞击地球与恐龙灭绝的可能联系。8.收集彗星的资料及历史上的彗星记录。9.收集我国和其他国家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关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10.观看有关的录像资料,访问有关的网站。11.查阅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有关事迹,体会科学家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12.收集与交流我国有关天文学成就的资料。
1.了解季节和地球公转的关系。2.月相: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3.太阳和月球(1)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的大小、温度、外部大气组成)。(2)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状况、环形山)。4.太阳活动与人类(1)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耀斑、日珥、太阳黑子)。(2)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5.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1)知道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2)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6.了解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7.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演化,从生命的起源与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8.知道光年的意义。
1.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1)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该轨道亦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2)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地旋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3)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2.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都与地球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
3.月相、月食、日食
(1)月相

月相变化的成因
a.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b.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
a.月相变化图
b.月相变化周期是29.53天。
(2)日食和月食

日食、月食的成因和发生时间
日、月、地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且月球居中时,会发生日食现象。因此日食总是发生于新月(农历初一)。
日、月、地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且地球居中时,会发生月食现象。月食发生于满月(农历十五、十六)。

日食、月食的类型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类;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两类。
4.太阳系
(1)太阳系的构成
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里的所有天体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使它们不离不散、井然有序地绕自己旋转。

八大行星: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的位置:小行星集中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这些小行星,它们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形成了一个环状小行星带。

流星现象、陨星
a.流星现象与流星雨
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许多流星从星空中某一点(辐射点)向外辐射散开,就形成流星雨。
b.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这些流星体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彗星
a.彗星的构成: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晶组成,是一个“大冰球”。
b.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
(2)太阳和月球

太阳的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K,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K,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动,绕着太阳旋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月球的概况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月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月面的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月面的明亮部分为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月面有众多的环形山。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它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周期恰好也是一个月,所以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都是同一副面孔。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a.常见的太阳活动的类型
有太阳黑子、日珥和耀斑等。太阳黑子发生于光球层,日珥和耀斑发生于色球层。
b.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体为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数最多的一年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最少的一年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c.影响地球的气候。
d.影响地球的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5.宇宙和银河系
(1)宇宙的构成
(2)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哈勃发现星系的运动特点
a.所能观测到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b.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运动得越快。
c.所有星系之间的距离都在不断地扩大。

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宇宙的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不断延续下去。

恒星的演化
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大恒星的演变过程
1.
(2016·杭州)如图是使用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的①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 )
A.日珥
B.日冕
C.光球
D.太阳黑子
【试题解析】
由图中可知太阳表面喷发出一部分,为日珥,而题目中的B选项日冕以及C选项光球为太阳的结构,太阳黑子的现象是太阳温度较低的部分,比较暗,故答案为A。
【命题意图】
本题源于《科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章第2节太阳,考查日常的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需清楚它们发生的部位和特点。要求不高,以识记为主。
2.
(2016·杭州)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D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交替
【试题解析】
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则一年内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就不会有四季更替现象,全球各地气温不同,太阳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与地球公转运动无关,故D正确。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求较高,主要有了解季节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地球的自转及和昼夜的关系。不但要求学生知道地球自转与公转,及其带来的影响,而且在假定的情形下,能预判可能产生的现象。这就需要学生理解造成昼夜交替及四季更替的本质原因,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
(2020杭州)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B )
A.纬线a是南回归线
B.当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当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试题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规律可知,a是北回归线,A错误;当直射点在①时,太阳直射北回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B正确;当太阳直射赤道b线时,全球昼夜平分,一年中杭州在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C错误;造成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D错误。
【命题意图】
本题源于教材中地球的绕日运动,考查了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对思维要求较高。需要清楚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4.
(2018·杭州)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D )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试题解析】
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两个半球的特征有着显著的不同,正面有许多巨大的月海;另一边受到撞击,有着密集的陨石坑。环形山大多是流星、陨石撞击月面形成的。根据目前的科学探测判断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和物体,所以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环形山。
【命题意图】
本题一方面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另一方面根据月球的基本情况判定月球表面存在的现象。题目看似简单,但考查一定的思维能力。
5.
(2019·杭州)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B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试题解析】
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因此主要与图中的B地球自转运动有关。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通过模型的方法来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月球的公转、彗星的运动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指导教师通过模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天文学知识、认识宇宙。第1讲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太阳活动的强弱
2.以下有关日历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B.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
C.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D.农历就是阳历
3.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4.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由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5.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中秋节”的月相分别是(  )
A.满月、上弦月 
B.满月、新月
C.新月、上弦月 
D.新月、满月
6.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
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
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
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8.光球层上,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9.下列物质中,月球上存在的是(  )
A.液态的水 
B.大气
C.生命物质 
D.矿产资源
10.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这是由于(  )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
B.月球上没有大气
C.月球距离太阳近 
D.月球表面不断受到陨石的撞击
11.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看上去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近多了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12.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轨道之间(  )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地球
C.地球和火星
D.火星和木星
13.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
B.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C.宇宙中有2
000多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星系
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14.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15.下列恒星的各发展阶段中,密度最大的是(  )
A.红巨星
B.超新星
C.黑洞
D.白矮星
16.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岁
B.宇宙最初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17.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试分析,地球处于A、B、C、D四位置时,我国所处的节气、相对应的阳历日期及其所属季节。
A节气____,阳历日期____;
季节____。
B节气____,阳历日期____;
季节____。
C节气____,阳历日期____;
季节____。
D节气____,阳历日期____;
季节____。
18.读图,回答问题。
(1)从侧视方向看,银河系像____。从俯视看,银河系又像一个____。
(2)图中黑点表示____(太阳也是其中一个黑点)。
(3)在银河系外还有数十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称为____。它们与银河系一起构成____。
1.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季节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昼夜更替
2.读“地球光线图”,下列关于图示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昼长小于乙地
B.图示日期为12月23日,此时英国正值冬季
C.甲地正值日出,乙地位于东半球
D.甲地位于丙地的正北方向
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4.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5.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这一天宁波白昼最短
D.2020年,宁波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6.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发回的月面照片,如果未来人类乘坐“嫦娥N号”登上月球,则下列情景能看到或体验到的是(  )
A.看到月球上跟图中一样的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会听到陨石撞击月面时发出的巨大的爆炸声
C.月面上的昼夜温差比地面上的昼夜温差大
D.人的质量会比在地球上时小得多
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D.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8.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
A.火山 
B.日珥
C.环形山 
D.太阳黑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