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遗传与进化
1.在生活中,有人评论“他简直就是他父亲的翻版”,这句话揭示的现象是
( )
A.生殖
B.遗传
C.变异
D.变化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D.狗的长毛和卷毛
3.生物的性状是指( )
A.生物的形状、内部结构特点等
B.生物的性别
C.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方式等特征
D.生物体的大小
4.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
D.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含遗传信息
5.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细胞膜上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所有基因的大小都相同
D.基因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6.科学家将平度马家沟芹菜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 )
A.转入了新品种基因
B.改变了芹菜种子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芹菜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7.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多项科学实验,如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B.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害
C.植物种子可能会产生能够遗传的变异
D.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益
8.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对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转基因技术可使动、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
B.转基因技术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C.转缩紧基因技术能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
D.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都是可以食用的
9.关于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属于无性繁殖
B.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良畜种
C.克隆技术在医疗上也能得到应用
D.有了克隆技术就可以培育所有濒危动物
10.镰状红细胞贫血是因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这种变异( )
A.
可以遗传
B.不可遗传
C.是有利的
D.由环境引起
11.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下列剪纸图案所示动物最低等的是( )
12.有两个品种的苹果,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办法是( )
A.
嫁接
B.无土栽培
C.杂交育种
D.太空育种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体型大到体型小
14.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个体
B.在动物的生存斗争中,一定是体型较大的个体获胜
C.不同种生物之间有生存斗争,同种生物之间没有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15.“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它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16.
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下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17.一只黄色的狗一窝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黄狗,2只小花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狗的毛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
(2)狗的后代全部是狗,这是一种____现象。
(3)小狗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__现象。
18.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
____。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却大大降低。
(1)材料一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____;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____;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____。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____育种,而后者是
____育种。
(3)哈密瓜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____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____的改变。
1.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
A.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2.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进化论现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
①
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
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
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
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
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
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3.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科学道理是
( )
A.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C.缩小遗传病的发生范围
D.减小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5.遗传学家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
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6.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
A.
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7.下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____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____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是黑色、雄牛A是黄色、奶牛C是黑白相间,雌牛D是黄白相间,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__,原因是____。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____。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____,这属于____变异。
(5)谈谈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__。
8.王小虎的父亲是双眼皮、有酒窝、体形较胖,他母亲是双眼皮、无酒窝、身体正常。他本人单眼皮、有酒窝、身体较瘦。试从眼皮的单双、有无酒窝、身体胖瘦这三个特征分析回答:
(1)能够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
不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__。
(2)父母双眼皮,小虎单眼皮,这说明了生物有____。
(3)父亲有酒窝,小虎有酒窝,这说明了生物有____。
(4)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如果小虎有一个妹妹,那么,妹妹一定有酒窝吗?____。
9.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存在的自然现象,正是因为遗传和变异,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才能保持基本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下图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假设图中②代表的是人的精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那么该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性别是____性。
(2)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就是DNA
C.DNA位于基因上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人类的单、双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R、r表示。一对夫妇全表现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中丈夫的基因组成是____。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称为____。第11讲 遗传与进化
1.在生活中,有人评论“他简直就是他父亲的翻版”,这句话揭示的现象是
( B )
A.生殖
B.遗传
C.变异
D.变化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D.狗的长毛和卷毛
3.生物的性状是指( C )
A.生物的形状、内部结构特点等
B.生物的性别
C.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方式等特征
D.生物体的大小
4.下列对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
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
D.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不含遗传信息
5.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基因位于细胞膜上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所有基因的大小都相同
D.基因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6.科学家将平度马家沟芹菜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 D )
A.转入了新品种基因
B.改变了芹菜种子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芹菜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7.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多项科学实验,如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
B.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害
C.植物种子可能会产生能够遗传的变异
D.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益
8.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对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转基因技术可使动、植物甚至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
B.转基因技术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C.转缩紧基因技术能培育出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
D.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都是可以食用的
9.关于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属于无性繁殖
B.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良畜种
C.克隆技术在医疗上也能得到应用
D.有了克隆技术就可以培育所有濒危动物
10.镰状红细胞贫血是因为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这种变异( A )
A.
可以遗传
B.不可遗传
C.是有利的
D.由环境引起
11.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下列剪纸图案所示动物最低等的是( A )
12.有两个品种的苹果,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办法是( C )
A.
嫁接
B.无土栽培
C.杂交育种
D.太空育种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D )
A.
由水生到陆生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体型大到体型小
14.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
A.
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能产生大量的个体
B.在动物的生存斗争中,一定是体型较大的个体获胜
C.不同种生物之间有生存斗争,同种生物之间没有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15.“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它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B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16.
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下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D )
A.
B.
C.
D.
17.一只黄色的狗一窝生下5只小狗,其中3只小黄狗,2只小花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狗的毛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性状__。
(2)狗的后代全部是狗,这是一种__遗传__现象。
(3)小狗的毛色不同,这是一种__变异__现象。
18.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变异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
__保护易感人群__。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却大大降低。
(1)材料一中涉及的小麦性状有哪些?__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__;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__遗传__;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__变异__。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__杂交__育种,而后者是
__诱变__育种。
(3)哈密瓜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__不可遗传__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__遗传物质__的改变。
1.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 A )
A.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2.神创论和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进化论现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A )
①
生物是神创造的 ②
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 ③
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
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
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
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3.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科学道理是
( D )
A.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C.缩小遗传病的发生范围
D.减小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5.遗传学家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
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番茄的颜色和形状
D.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
6.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原产地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D )
A.
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7.下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__受精__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__子宫__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是黑色、雄牛A是黄色、奶牛C是黑白相间,雌牛D是黄白相间,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黑白相间(或与奶牛C相同)__,原因是__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__。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__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__。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__能__,这属于__可遗传__变异。
(5)谈谈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__利用苏云金杆菌培育抗虫棉等__。
8.王小虎的父亲是双眼皮、有酒窝、体形较胖,他母亲是双眼皮、无酒窝、身体正常。他本人单眼皮、有酒窝、身体较瘦。试从眼皮的单双、有无酒窝、身体胖瘦这三个特征分析回答:
(1)能够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眼皮的单双和酒窝的有无__。
不能遗传的变异特征是__身体胖瘦__。
(2)父母双眼皮,小虎单眼皮,这说明了生物有__变异现象__。
(3)父亲有酒窝,小虎有酒窝,这说明了生物有__遗传现象__。
(4)有酒窝是由显性基因决定的,如果小虎有一个妹妹,那么,妹妹一定有酒窝吗?__不一定__。
9.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存在的自然现象,正是因为遗传和变异,自然界中的每个物种才能保持基本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下图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假设图中②代表的是人的精细胞中的性染色体X,那么该精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性别是__女__性。
(2)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__D__。
A.
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就是DNA
C.DNA位于基因上
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人类的单、双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R、r表示。一对夫妇全表现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这对夫妇中丈夫的基因组成是__Rr__。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称为__变异__。第11讲 遗传与进化
课标要求
考试细则
【课程内容】1.识别遗传和变异现象。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道人的性别决定因素。3.列举遗传和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4.从遗传学角度初步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5.列举常见的遗传性疾病。6.关注基因工程技术应用的进展。7.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列举生物进化现象。8.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活动建议】1.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如人类某些遗传特征。2.调查优良品种对生产发展的作用。3.收集近亲结婚危害的资料。4.收集高血压、糖尿病、色盲等家族性病史的资料。5.收集基因工程药物、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等基因工程的成果资料。
1.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4.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知道目前常见的育种技术。5.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知道米勒模拟实验,列举生物进化现象,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6.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一、
遗传和变异
1.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与特征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如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
(2)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DNA、基因、染色体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
(2)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3)DNA、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包含关系
3.人的性别决定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性别
男性
女性
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2对常染色体+XY(一对性染色体)
22对常染色体+XX(一对性染色体)
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精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2)人的性别遗传
男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两者比例为1∶1,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均为50%。
4.遗传性疾病
(1)遗传性疾病:指由于遗传物质(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血友病等。
(3)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相互之间有血缘关系的上下代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禁止结婚,目的是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5.常见的育种技术
(1)基因工程
①
概念: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以改变其性状的技术。
②
应用及进展:改良作物品质,提高营养物质含量,改造动物使动物能生产药物等。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作杂交优势。例如,驴和马杂交得到更健壮有力的骡;袁隆平主持培育的杂交水稻。
(3)克隆技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成后代的过程。
(4)太空育种(航天育种):将种子搭乘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使种子基因产生变异,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二、
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的成分
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没有氧气)。
2.生命起源的过程
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命体的物质。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的实验装置
三、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证据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2.达尔文——自然选择
(1)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2)自然选择理论的内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有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3.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生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过程。
(1)植物的进化顺序
(2)动物的进化顺序: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1.(2015·宁波)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
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试题解析】
A项,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故A项叙述错误。
B项,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上的某个片段,故B项叙述正确。
C项,变异是指亲子间、子代个体间存在差异的现象,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故C项叙述正确。
D项,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故D项叙述正确。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
2.(2016
杭州)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B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太空育种
【试题解析】
图中将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剪切后与人体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重组,得到接有胰岛素基因的DNA,使大肠杆菌具有生产胰岛素的功能,该方法属于转基因技术范畴。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
3.(2016·杭州)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烧瓶中的清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试题解析】
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模拟还原性大气实验的相关知识。
4.(2015·嘉兴)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D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试题解析】
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趋势。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说明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5.(2019·杭州)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C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试题解析】
已知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则嘴型细长鸟类由于能更好地摄取昆虫,从而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所以容易存活并能大量繁殖后代,而嘴型厚短的鸟类由于不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则更容易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后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由此说明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6.(2014·绍兴)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设置对照组__。
(2)尼达姆的实验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__微生物可能来自软木塞(加热时间不够长)(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__会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试题解析】
(1)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实验中需要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
(2)由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想探究生物是否自然发生,而尼达姆的实验“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是基于他的猜想——在没有外界生物进入的情况下,微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3)斯巴兰扎尼实验和尼达姆实验的不同点是尼达姆的实验用的是软木塞,而斯巴兰扎尼直接把烧瓶密封;尼达姆只是把汤加热至沸腾,而斯巴兰扎尼则是加热至沸腾1小时,从这可以看到他们的密封方式不同,加热时间不同。
(4)由题意可得,瓶颈在A处折断,会让肉汤暴露在空气中,进而会让肉汤中滋生出微生物,因此几天后,曲颈瓶中会出现微生物。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