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县郭猛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都县郭猛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09 17: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庄严sù mù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lián yī。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C.《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
D.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们爽朗的笑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⑥ 每题1 分,⑦~⑧ 每题2 分)
①操千曲而知音 。
②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愿将腰下剑, 。
④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⑤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⑥ ,大雪满弓刀。
⑦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⑧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三道题目。
我们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的语言。
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第二个计划是……
⑴这段文字出自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______________的名著《格列佛游记》,这是格列佛游历______________看到的情形。(2分)
(2)在这一次游历中,格列佛见到了诸如从黄瓜中提取阳光、软化大理石等许多科学研究,作者借此讽刺了当时英国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⑴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 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意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它们的去离也与物候有关,请看下面诗句,写出你的探究。(2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的探究结果:“燕”大多与 有关,“雁”则大多用来表达诗人 情感。
⑵上小学时,老师领孩子们背二十四节气歌,并给他们介绍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等等。上了初三,有一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对对联,出的上联是:
天临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这个上联包含了“大寒”“霜降”和“小雪”三个节气,我当时没有对出来。一天正
午,我看到当空的太阳倒映在清澈的池塘中,水中也出现了一个太阳,再联想到自己
所了解的节日、节气,马上对出了下联:(2分)
【提示:用到的节日、节气有“清明”“端午”“重阳”】

⑶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规律。(4分)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16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互相轩邈( ) (2)蝉则千转不穷( )
(3)屋舍俨然( ) (4)仿佛若有光 ( )
10.翻译句子:(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湍急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
12.甲文总写时先“山”后“水”,为什么分写时却是先“水”后“山”呢?(2分)
13.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奇山异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4分)
(三)阅读金振邦的《“微博”时代来临》一文,完成14~16 题。(10 分)
①2010年底,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包括北京语言大学等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微博、给力等榜上有名。经Google Trends被搜索频率统计,“微博”在地震、世博会之后排第三。
②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它对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介入和渗透与日俱增,社会影响力日益巨大。微博如此深入人心,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③创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比如新浪微博,只要你点击描述自己职业和兴趣的某一标签,就会链接到与此相关的微博群,结交到新的博友。它可以创造个人发展的各种机会,还可以与关注自己微博的粉丝进行交流。这种人际交流,偏重人们的情感、心灵、趣味、审美、爱好等方面的沟通,比起地域社区的交流,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它将建构起网络全新社区的时尚、礼仪、道德、情操等文化规范。当然,微博的网络聚合社区也不是纯虚拟的,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网络化形态。
④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手机微博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填补了网络终端无法覆盖的盲区,成为新闻报道的利器。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有时甚至不到1分钟用户就做出反馈,就像实况转播一样。任何人的每一条信息都能以广播形式通知其跟随者和其他所有用户。这种信息快速扩展方式,有点像细菌裂变式繁殖那样成几何级数增长。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2008年11月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死讯,都是由Twitter(微博客服务的网站)首发。连权威新闻机构CNN、BBC也不得不先后在Twitter上进行注册。可见,微博已抢占新闻报道的制高点。
⑤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人们在面临社会热点问题时,常常会参照当下微博网站的舆情倾向。据报道,目前87.3%的受调查人士表示,他们会通过微博了解公众对社会事件看法然后发表意见。微博群往往成为网络舆情的某种导向。微博群中涌现的意见领袖,就是无序网民舆情的有序集中体现。2010年74起与微博有关、影响较大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一半存在意见领袖。他们代言广大微博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其评论可将某一事件舆论迅速推向高潮,甚至还可代表网民设置新的议程,改变舆论走向。微博群体正在担当起引导网络舆论的把关人角色。微博的导向作用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领导人先后开设微博,甚至各地公安部门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⑥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微博发展如日中天。微博将使这个世界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生机勃勃。
14.结合全文,说说微博深入人心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答题。(4分)
⑴阅读第⑤段,说说“微博群中涌现的意见领袖”中“意见领袖”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除微博外,还有很多新科技产品正得到广泛运用,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一文,完成17~19题。(10分)
①提到“特色”一词,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17.请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答题。(6分)
①选文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文第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提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在普通平凡中创造生命的价值。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孙道荣的《每朵花本应芬芳》一文,完成20~23题。(20分)
①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③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④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⑤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⑥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⑦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⑧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⑨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⑩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
20.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2分)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明年你就要参
加中考了,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
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的一生需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请以“战胜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章立意要明确,格调健康向上,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可用“××”表示。
(3)卷面整洁干净,书写工整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