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31 09: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书P59~6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通过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各种多边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地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来获得对"周长"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周长
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知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几何方面的知识。
情境引入:
4月下旬,我们学校就要举行运动会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要开运动会了,小猫报名参加了长跑比赛。长跑跟我们的学习一样,靠临时的抱佛脚是不行的,必须靠平时的积累。小猫为了能取得好成绩,他每天一大早就坚持绕草坪跑一周,来增强自己的耐力。让我们一起来瞧瞧他是怎么锻炼的吧(媒体出示)
出示跑半圈,问:这是跑一周吗?
什么是一周?(一周就是它从一个点出发,绕草坪一圈,回到这个点上)
揭示课题:
小猫正好绕草坪的边缘跑了一周,草坪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草坪的周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探究新知、认识理解周长
(一)看一看桑叶图,再次感知
1、媒体演示甲虫爬桑叶的一周
2、什么是桑叶的周长?(板书:一周)
(二)描一描,说一说
1、学生操作,描出枫叶、荷叶、白玉兰叶的边线(书P59三选一)
2、说一说,什么是枫叶、荷叶、白玉兰叶的周长?
3、继续操作,描出花圃、沙坑的边线(书P59)
4、说一说:花圃、沙坑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是花圃、沙沙坑的周长?
(三)摸一摸,说一说
师:树叶、沙坑等有周长,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象树叶一样有周长,你们能不能在我们的周围找出这样的一些物体?同桌互相找一找,摸一摸。
1、摸一摸:你身边物体的周长(如桌面、数学书封面、圆形的钟面等等)
交流汇报,请同学们用一根手指摸一摸桌面的边线,再说一说桌面的周长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媒体演示,感知周长
[从生活事例入手,摸一摸书封面与桌面的周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想一想:讨论什么是周长?
师:前面我们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知道树叶,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都有周长。那么,什么叫“周长”,你能给它下个定义吗?
1、同桌交流讨论,用一句话来概括周长
2、板书: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通过大量的描、画、摸、量、算等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了周长的含义,培养了数学生活化的意识,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初步感受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使孩子们各尽所能。)
(五)判断红线部分是下列图形的周长吗?巩固对周长的认识。
结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周长不包括图形里边的线。
三: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并理解了什么是周长,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周长。(一)、方格图上的周长
1、算一算,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1)先指出图形的周长?
(2)根据格子图找到有关边的长度求出周长
(3)媒体演示核对,初步感知平移的策略
2、用手指先描一下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列算式,求出周长(书P60)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媒体演示核对
(二)运用周长概念求周长(探讨没有方格图)
1、给出各边长度,求周长(书P61)
(1)三角形周长就是指什么?(是指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总和)。
梯形的周长又是指什么?(指梯形四条边总共的长度)
(2)现在要求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能求吗?(不能)
结合回答,电脑进行演示,再顺次出示两个图形的各条边长
(3)学生独立练习,核对
说明:当图形有两条边相等,或者三条边都相等时,可以用更为快捷的乘法来计算。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P61)
(1)出示三角形
问:要计算这个三角形周长,要测量出它几条边的长度?
生答:3条
生答:1条.(为什么?)
因为这是个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相等。
(2)正方形呢?
(3)出示多媒体长方形
问:要计算这个长方形周长,要测量出它几条边的长度?
生答:四条
师: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四条边长度的总和,所以,要量出它四条边的长度。从周长概念出发思考问题,好!
生答:两条.(为什么?)
生:他这样量太繁了,因为长方形有两条边是一样长的,量四条边是浪费时间。
师:是呀,他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只需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他量的是哪两条边吗?
生:只要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
师:对呀,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只要测量一条长和一条宽即可。
(4)这又是什么图形?(正六边形)需要测量出它几条边的长度?
3、小结,拓展延伸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仅会计算周长,而且还能根据图形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地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三角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四边形的周长我们知道了,正六边形的周长我们也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图就是三角形、四边形和六边形吗?
生:还有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
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七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八边形呢?九边形呢?
生:六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七条边一共的长度,八边形的周长指的是八条边长度的总和,九边形的周长指的是九条边长度的总和。
师:不管是几边形,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
四、拓展练习,强化对周长的理解
1、媒体出示:一片正六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大象要绕A草地跑一圈、黄狗要绕B草地跑一圈,它们跑的路一样长吗?
2、小组讨论交流,媒体演示验证
五、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
生2:我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生3:我知道了图形不一样,周长有可能一样。
师: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祝贺你们!今后你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