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
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支燃烧现象
3www.中考资源网 33333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www.中考资源网 4.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www.中考资源网 ( )
www.中考资源网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www.中考资源网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汽油等火灾
5www.中考资源网 5.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www.中考资源网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www.中考资源网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6.www.中考资源网 66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www.中考资源网 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 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
7.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A. B. C. D.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8.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宜使用的灭火器为 ( )
www.中考资源网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高压水喷射
www.中考资源网 9.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炸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www.中考资源网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www.中考资源网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www.中考资源网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www.中考资源网 10.关于爆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爆炸一定是物理变化 B.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www.中考资源网 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D.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www.中考资源网 11.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www.中考资源网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www.中考资源网 12.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 ②味精 ③液化石油气 ④食糖 ⑤面粉 ⑥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www.中考资源网 13.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可燃物本身是否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www.中考资源网 C.周围空间里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 www.中考资源网 151515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www.中考资源网 A.打电话打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www.中考资源网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www.中考资源网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www.中考资源网 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15.下列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酒精
16.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 )
A.碳 B.氢 C.硅 D.硫
17.下列物质中不是由煤干馏而得到的是( )
A.焦炭 B.煤焦油 C.煤油 D.焦炉气
18.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19.石油为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汽化,再分别冷却,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别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据此判断原油为(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单质 D.纯净物
20. “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CO B.H2 C. O2 D.CH4
21.下列在生活中获得的能量来自化石燃料的是( )
A.用太阳能热水器洗热水澡
B.冬天吃火锅用固体酒精作燃料
C.用电饭煲煮米饭
D.用无烟煤燃烧产生的热量烘山芋
22.下列各组物质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和空气 B.液化石油气和氧气
C.氢气和氮气 D.甲烷和一氧化碳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获得热量
B.水蒸发是放热现象
C.能源都是燃料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2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B.风力促使电动机工作
C.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25.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符合这际的是( )
A.由于氢气的生产成本太高,贮存和运输都不方便,所以目前还不能应用
B.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的天然气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上海等地
C.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需加工就可以直接燃烧
D.煤由于成本低廉和燃烧方便,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燃料
26.下列实验室或家庭中获取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灶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27.煤的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下列措施中,对煤的充分燃烧无效的是( )
A.将煤块压成粉 B.燃烧时用鼓风机
C.将煤块改成蜂窝状煤球 D.做煤球时加入泥土
28.下列物质不会形成酸雨且无毒的气体是( )
A.SO2 B.NO2 C.CO2 D.CO
29.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30.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气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北京市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目前,汽车使用的清洁燃料有两种,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另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A.CH3COOH B.C2H5OH C.CH3OH D.CH4
32.下列用途中,利用氢气物理性质的是( )
A.充灌探空气球 B.焊接金属 C.作发射火箭的燃烧 D.冶炼金属
33.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0: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34.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还无法采用的措
施是( )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充分燃烧
B.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C.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D.广泛使用氢气作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35.将一瓶盛氢气的集气瓶倒放,然后点燃木条,慢慢插入瓶中,然后再慢慢抽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你能预测到的实验现象是( )
A.木条在瓶中继续燃烧,瓶口无淡蓝色火焰
B.木条在瓶中继续燃烧,瓶口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条在瓶中不能继续燃烧,但抽出来时可以恢复燃烧;瓶口有蓝色火焰
D.条件不足,无法预测实验现象
36.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7www.中考资源网 373733
3.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图所示: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1)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中考资源网 (2)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中考资源网 (3)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C.实验原理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39. “西气东输”完成后,很多管道煤气家庭都能用上天然气。
(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道煤气换成天然气后,原用煤气灶如何改进?
40.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利用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殆尽。因此,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已经显得十分迫切。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
下列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中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
(1)电解法:2H2O 2H2↑+O2↑
(2)甲烷转化法:CH4+H2O CO+3H2
(3)水煤气法:C+H2O CO+H2
(4)碳氢化合物的裂解:CH4C+2H2
(5)设法将太阳光能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2H2O 2H2↑+O2↑
(6)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2H2O 2H2↑+O2↑
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气作为能源,那么上述六种方法中你认为可行、并且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有哪几种?并逐条说明理由。
分析:从六个化学反应分析:①必须科学合理;②简便易行;③经济可行的原则;④环保。
41.(1)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跟 (A.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 O2; 或B.制取CO2)相同,收集装置可以跟 (选择:A. O2 B.CO2)相同,它还可以采用O2 、CO2不能采用的方法收集,这种方法是 。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并 放在桌面,这是受氢气的 决定的。
(2)氢气作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目前无法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原因是 。
42.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 ;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 ;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是 ;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
二、拓展提高:
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2. 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 )
www.中考资源网 A.O2不够 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www.中考资源网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3.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5. 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
A.剧毒品 B.爆炸品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吸烟
6.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
A.氧气不足 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空气不足
7、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氢气让人喜欢让人忧
B.煤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无形杀手
C.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D.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取之不尽
8、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晶体(CH4·8H20)。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知识正确的是 ( )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可任意开采
9、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根据 ( )
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燃烧后产物
10、下列气体中不适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氢气
11、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由于氢气的生产成本太高,贮存和运输都不方便,所以目前还不能应用
B.“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的天然气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上海等地
C.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需加工就可以直接燃烧
D.煤由于成本低廉和燃烧方便,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燃料
1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13、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C、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D、白炽灯通电放出的热量
14、瓦斯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带来危险。2009年5月3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造成的导致众多矿工死难的事故就是由煤矿中瓦斯突出造成的。下列关于瓦斯(主要成分为CH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瓦斯属于化石燃料 B.瓦斯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产物为H2O和CO2
C.瓦斯的主要成分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D.瓦斯属于可再生能源
15、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
16、哈尔滨市目前有燃气用户90多万户,2008年已对40多万户进行了天然气的置换,今年剩余的50万户正在陆续置换天然气。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
C.天然气的热值比煤气高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7、下列能量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燃煤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风力发电
18、能源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如果某种能源直接开采或直接被利用,称为一级能源。如果某种能源经过其他能源转化获得,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关于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 B.风能属二级能源
C.可燃冰属二级能源 D.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
19、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
①探索廉价的制氢气的方法 ②研究氢气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 ③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 http: / / www. / ) D.①和③
20、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
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
21、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下列说法中与“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无关的是
( )
A.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的汽车 B.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
C.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诺:在全国消灭碘缺乏病
22、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分子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3、下列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实现的是( )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24、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
B.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促进农业发展
C.地球上天然气储量相当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因此应禁止使用核能
25、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26、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
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
②
③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
27、经过一年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有着密切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2)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
(3)反应温度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
28、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关问题。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清洁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在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煤中含有 ( http: / / www. / ) ( http: / / www. / )硫元素,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污染。某 ( http: / / www. / )居民家整个冬天取暖需要用煤1 000 kg,若煤中含硫约2%,则该居民家中整个冬天向大气排放约____________二氧化硫。
( http: / / www. / )(2)人类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竭,请列举两种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厨房中有煤气或液化气泄露,立即打开换气扇或抽油烟机的开关将可燃气体排除室外,这样做是不安全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链接:
1.(2011.宜宾市)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
A.可燃物 B.氧气 C. 压强 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2011.广安市)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3.(2011.百色市)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4.(2011.黄石市)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2011.天津市)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 隔绝空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2011.无锡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7.(2011.滨州市)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8.(2011.雅安市)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9.(2011.泰安市)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10.(2011.武汉市)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11.(2011.南充市)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
B. 油库着火用水扑灭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2.(2011.眉山市)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跳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3.(2011.内江市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
14.(2011.南通市)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15.(2011.荆门市)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的是: ( )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16.(2011.无锡市)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7.(2011.河南省)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18.(2011.肇庆市)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
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19.(2011.苏州市)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20.(2011.南充市)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 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21.(2011.南通市)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22.(2011.河南省)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23.(2011.肇庆市)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
A. 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 2H2↑+O2↑
D.电解水:2H2O2H2↑+O2↑
24.(2011.苏州市)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
25.(2010.威海)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发使用新能源,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
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
26、(2011年福建龙岩)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 D.焚烧秸秆
27、(2011年山东潍坊)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
B.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C.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8、(2011年江苏盐城)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 B.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29、(2011年湖南株洲)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了核泄漏的重大灾难,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大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洁、最主要的能源
B.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C.大量电解水生产氢气是开发氢能的唯一途径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0、(2011年安徽巢湖)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1.(2011.沈阳市)(3分)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 ,实验2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32. (2011.鸡西市)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
33.(2011.大连市)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
34.(2011.重庆市)(3分)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 ,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35.(2011.大连市)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 。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
36.(2010.茂名)煤能源是我国现阶段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燃烧排放的SO2会污染环境。某发电厂采用“亚硫酸钠循环法”吸收SO2,其基本过程是:用NaOH溶液在低温下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将生成的Na2CO3溶液继续吸收SO2,得到NaHSO3;将生成的NaHSO3吸收液加热再生,回收释放出的纯SO2气体,并将得到的Na2SO3返回吸收系统。
(1)SO2遇雨水会形成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NaOH溶液吸收SO2:_______________;NaHSO3吸收液加热再生:_________。
(3)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若你戴上一副能够看清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眼镜,则观察到得氢气燃烧过程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巩固练习:
1..A 2.B 3.C 4.D 5.C 6.C 7.A 8.C 9.D 10.B 11.B 12.C 13.B 14.C 15、D 16、D 17、C 18、A 19、A 20、D 21、D 22、B 23、D 24、C 25、C 26、C 27、D 28、C 29、A 30、C 31、D 32、A 33、D 34、D 35、C
36. (1)白色固体(或白色粉末或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能分解(或受热易分解)
(2)2NaHCO3Na2CO3 + H2O + CO2↑ (3)分解
37.www.中考资源网 16(1)不能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不能缺少氧气(3)能具备燃烧的条件
www.中考资源网 2.通风;严禁烟火
38、A.氧气(或O2) B.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O两种元素)C. B
39、 (1)2CO+O22CO2 CH4+2O2CO2+2H2O
(2)CH4
(3)由于单位体积内甲烷消耗氧气远大于CO,把煤气灶改烧天然气必须增大煤气灶的空气入口,增加空气的通入量。
40、(1)方法:有朝一日大力发展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和核电站等,电力供应十分充裕时,是可行的。
(5)方法: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廉价能源。
(6)方法:催化剂能大大加快水分解的速度。
41、(1)Zn + H2SO4(稀)= ZnSO4 + H2↑,B、A、向下排空气法;倒、密度比空气小
(2)来源广泛、热值高、无污染;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
42、(1)煤、石油、天然气;(2)天然气;(3)可燃冰;(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二、拓展提高:
1.A 2.C 3.D 4.B 5.B 6.B 7、D 8、B 9、D 10、B 11、C 12、A 13、C 14、D 15、B 16、B 17、B 18、A 19、D 20、A 21、D 22、C 23、A 24、B 25、B
26.(1)①可燃物 ② 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要求顺序) (2)热量 混合物 (3)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 氧气或空气
27、(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2)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3)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
28、(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 C+H2O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
29、(1)40 kg (2)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 (3)会引起爆炸
三、中考链接:
1.C 2.D 3.C 4.D 5.D 6.B 7. C 8.C 9.A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C 20、B 21、C 22、C 23、B 24、C 25、C 26、D 27、B 28、D 29、D 30、C
31.(1)使可燃物得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2、不可再生 移走可燃物
33、(1)汽油;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甲烷、内或热
34、(1)CH4+2O2CO2+ 2H2O (2)C (3)H2O
35、(1)汽油;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甲烷、内或热
36、(1)酸雨 (2)①2NaOH+SO2=Na2SO3+H2O ②2NaHSO3SO2↑+Na2SO3+H2O(3)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分别分成了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然后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答案合理即可)
TiO2
=
太阳光
高温
=
电解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