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实战(八)
2021年12月15日
《2018全国II卷作文解析》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针对材料内容,需要开启三种思辨模式:因果思维,寻因导果,执果索因;对比思维,寻找异同,触其本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另有所得。
立意方向指导:
1.尊重客观现实,走出定势思维。英美军方对于作战飞的弹痕分布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人只有针对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出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该作文可以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思维定势。2.坚守自我认知,做到以理服人。统计学家沃德在对飞机弹痕进行分析后得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并且能够“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坚守自我内心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3.树立全面思维,追寻正确答案。沃德并没有说只关注“弹痕少的部分”,而是说“更应该注意”,实质上是一种全面思考的过程,只有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才能接近问题真相。
4.抓住细节部分,考虑忽略内容。现实生活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任何科学的发现或许只是偶然的瞬间灵感。而作为个体的人,往往都有“从众心理”,那么这个被忽略掉的不起眼的部分,往往会被人们一直忽视,进而和真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写作时,可以感情真挚,真诚表达对科学精神的敬意;可以立意深刻,揭示弹痕多少与飞机返航的表面与实质的关系;可以材料丰富,最好能储备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材料,比如网络热点事件与事实真相的反转,比如中国科学家立足国情科学解决问题的品质和精神。考生切忌一味埋头冲进历史故纸堆,或者空泛无物。
●思路要点
这是一道思辩类新材料作文题,试题材料中往往提供或蕴含着两个或多个观点,考生可以只选取任一观点立意,也可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概括分析材料,确立写作角度的能力;一是行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考生对材料所提供信息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的认识深度和联系水平。本题材料选取的是一则二战中的真实故事。材料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考生写作本题,可以采取“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分析材料,具体如下:
目的:加强对战机的防护
样本:作战后幸存的战机
聚焦:弹痕的分布
观点双方:
(英美军方)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依据)数据显示,这是弹痕集中的部位
(统计学家沃德)哪里弹痕少就加强哪里
(依据)弹痕少的部位一旦遭受重创,战机便很难返航,而这部分数据缺失了
结果:沃德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聚焦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打破常规”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敢于“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进而可以具体立意如下:
“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不能被惯性思维、经验主义禁锢。 看得见的返航飞机的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能返航的飞机数据——应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力排众议”——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附和众议,不人云亦云,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统计学家”——科学(家)的力量,要有独到的眼光和视角。
被忽略的数据,很难有机会返航的战机——“幸存者偏差”,被“忽略”的部分可能决定着大局。
关于“幸存者偏差”,这里需要多说一句,“被忽略掉的数据,不会开口说话”,这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它是指忽略了数据筛选过程中的逻辑陷阱,从而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这背后关乎“样本”(战机)选择的问题,如果只拿“返航的战机”作为样本,而忽略了“未返航的战机”,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失偏颇。——错误选用样本(数据),往往会使人得出偏颇的结论。
写作本题,最怕观点不明,考生虽想辩证分析,却因能力有限,将多个观点杂乱地呈现在文章之中,进而造成中心不明确;或者多个观点平均用墨,因重点不突出造成文章结构比例失衡;或写不出二元矛盾或多元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文章肤浅空泛。因此,要想写好此类问题。就要着力在以下几个哲学理论方面进行储备: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
【拓展素材】
警惕“注意力陷阱”
何冠军
不少人体验过这样的小测试:面对同一张人物肖像,有人看到了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有人看到的却是正值青春妙龄的年轻姑娘。关注角度、聚焦方位不同,看到的图像竟也存在天壤之别。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心理学中有个判断,即“注意力不等于事实”。客观事实是立体、生动的。把事实准确投射到认知,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换言之,粗浅、片面的观察,容易导向不完整、不正确的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飞机经常被打得满身弹孔,盟军专门开会研究如何加以改进。看到机身伤痕最多,多数专家决定在机身上加厚钢板以保护飞机。与会的一位教授却从整体出发,认为这些飞机能回来恰恰因为机身中弹,反倒是那些引擎中弹的飞机都坠毁了,因此最需要保护的是引擎。由此观之,主观经验很容易遮蔽客观事实,一个人一旦坠入“注意力陷阱”,则如盲人摸象,极易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误区。
现实中,一些人受限于惯常的经验,往往撷取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征求发展老年事业的意见建议,基层单位请来的都是“活跃的老年人”,结果相应措施就集中在增加文化健身场地和设施等方面,而最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真实需求却难以得到反映。再如,置身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有的人只听信自己愿意看到的内容,用主观臆想代替理性分析,不还原真相、不了解全貌,忽略了自身注意力之外的丰富事实。凡此种种,难免让认知发生偏移,无法勾勒出客观实际的全景。 赫胥黎在谈及科学研究时说:“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许多时候,人们注意力中的“焦点”,其实只是事实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如果不加辨别、囫囵吞枣,就会掉进思维陷阱。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自省意识,善于跳出认知的局限,摆脱局部因素的干扰,从更高的站位运用理性思考问题。许多事例启示人们,成一己之见易、谋长远之计难,只有视野宏阔、克服偏见,才能把握本质、洞见规律。
哲人有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关注注意力之外的事实,还应提醒自己多变换角度,多换位思考。苏轼被贬时并未沉沦,而是寄情生活,拥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在造福当地百姓的实践中,拓展了人生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执迷于财富、权力、地位、名声,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功利的世界;从追求意义出发去观察世界,就能打开更为广阔的大门。 握着剩余的半杯水,有的人感到焦虑,另一些人却心生乐观。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凡事不拘泥于所见所闻,不囿于成见偏见,我们才能走出注意力陷阱,抵达不凡的人生境界。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26日 04 版)
【写作示例】
不为浮云遮望眼
总谓浮云能蔽日,一般人看问题,常在显见处下结论,却不知静水深流,思维常在被忽略的地方闪现光芒。因此,问题的本相需要我们拂去表象的浮云,始见其尊容,方能对症下药。 李斯精明,有颗七窍玲珑心,却见利忘危为保眼前富贵而忽略了潜在的陷阱,最终受制于赵高,身死家亡;屈子行吟,哀叹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的当权者只看到了即时的权势和享乐,屈子却痛心地预见并证实了楚国的灭亡;稼轩看剑,预言金国必亡,蒙古才是大患,可朝廷上大多数人或思苟安或借伐金以固权,稼轩有幸没有亲见崖山投海的悲壮。屈子和稼轩不为浮云遮望眼,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看得比李斯更清楚。
清政府收复台湾,曾有弃守之议,不少人看到了台湾孤悬海外,易滋匪患,且风俗也有许多与中原不同之处,守着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而施琅立陈弃守弊利,指出弃守台湾,台湾必将为西方人所占领,不仅为祸当地百姓也将不利东南各省。施琅不为浮云遮望眼,看到了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重要意义。左宗棠力排众议收复新疆,也是施琅一类能看穿浮云的智者。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许多共产党人借鉴俄国、法国等国家通过在中心城市举行暴动的形式取得了政权,主张城市暴动。结果,革命如流星划过,瞬间闪耀便即暗淡,几至遭受灭顶之灾。毛主席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看到了中国农村蕴含的巨大革命潜力,提出并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风物长宜放眼量”,毛主席闲庭信步的自信,源自其穿透浮云的远见卓识。
当今之世,硝烟依旧不断,中国虽保和平,但领土领海争端、贸易纠纷等问题依然很尖锐,不是没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不乏意气风发的鹰派人物,发出了各种强硬的声音,甚至提倡诉诸武力。也有些人,纯粹是看热闹不怕事大,什么都敢想,天天喊打。可是,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浮云,而忘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我国正处在发展经济和强化军备的关键时期,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气魄和慧眼独具的雍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是强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增强共同利益的根本举措,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更多的国家拉上我们发展的船。君不见,日、韩、澳等美国铁杆盟国,已经深度受惠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对中关系上,日益纠结和摇摆。我们不能被冲突和摩擦的浮云所迷惑,而是一心实现民族复兴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表象易见,本相难求。遇到问题,不能匆忙地依据表象下结论,而是参破表象,拨云见日。
【下水作文】
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 张 锋
俗语云:“眼见为实。”然而,眼前所见也有欺骗人眼的时候。此时,我们是否还崇奉“眼见为实”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重眼前所见而不泥于表,方为智者。(引出论点) 英美军方根据幸存飞机弹痕分布情况,“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富有针对性的决定看似不错,然而,幸存飞机弹痕多的地方却欺骗了军方人士的双眼。弹痕虽多,飞机却能幸免于难,反倒佐证弹痕多的部位安全性相对较高。不唯如此,那些不幸罹难的飞机,大多恰恰与此相反,幸存飞机弹痕较少之处正是罹难飞机的“死穴”。沃德力排众议,决然“指出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分”,其原因就在于不泥于幸存飞机弹痕分布的表象;正因如此,方能智慧地思考,从而发现症结之所在。(分析材料)
囿于表象,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自然为其表象所左右。《孔子家语》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为颜渊独自啜食稀粥所惑,却不知稀粥蒙尘,不明颜渊唯恐以蒙尘的稀粥进奉老师而不敬的诚心。可见,眼见未必为实,表象未必为真。犹如“涉寒暑”的柑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需要购买者明其本质的。(历史性拓展、分析)
然而,圣人尚且有失去智慧的时候,更何况芸芸众生呢?君不知,“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东窗事发,人们只知企业利益至上观念下诚信的缺失,而没有看到公域诚信环境有待加强、甚而就诚信立法的迫切性?君不知,大陆某女士在香港法庭上违规肆意拍照,饱受人们诟病,而人们没有看到规则意识的淡薄和国民法纪教育的缺失?君不知,佛系青年日渐众多,人们只看到佛系青年为代表的丧文化大行其道,而没能看到社会“燃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浓厚?凡斯种种,不一而足。(现实性拓展、分析)
英美军方的误断并非偶然,但它恰恰佐证了不囿于表象的必要。(回扣材料)试想,如果泥乎表象,那么,纠偏或改正之举无异于扬汤止沸,断然不能收釜底抽薪之效,如此,毒奶粉事件之类、违规拍照女士之徒断然不能禁绝,佛系青年之流断然不能烟消云散;如果没有沃德的慧眼,那么,英美军方飞机损失必将无以复加,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谬论证并二度回扣材料)
囿于表象,不仅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影响做事的效果,甚而可能影响政策的走向,带来灾难性后果。唐玄宗为安禄山的奴颜蜜语所惑,不断擢拔,结果养虎为患。(历史性拓展、分析)曾几何时,中印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网络中讥评我国政府软弱,不能以威武之师御敌于国门之外之声一时沸然。然而,鼓噪者有谁明白主权、尊严背后“刚者易逝,柔者长存”这一警示轻启战端者的大道?有谁明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背后“和谐共生”的原则?如果我国政府为鼓噪者所谓的爱国情怀所绑架,那么,“一带一路”必将改道甚至废止。如此,仇者快,自身痛,华夏民族何日真正复兴?(现实性拓展、分析、深化)由此可见,沃德力排众议所折射的不囿于表的理性精神委实值得张扬。(三度回扣材料) 上苍赐予了我们一双眼眸,但眼眸未必能够明察真相。 君须记:做认知、行为上的智者。囿于表象,罪莫大焉;不泥于表,方为智者。(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