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讲评
2019-2020学年度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调查测试
二〇二〇年一月
( 精 解 版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生而益民,死而谢民”,这是刘志丹 ▲ 的人生理想。在美国记者斯诺的眼里,刘志丹 ▲ 是“现代侠盗罗宾汉”;他又是那么质朴无华,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 ▲ ,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A.忠贞不渝 诚然 谈笑自若????? B.矢志不渝 诚然 谈笑风生
C.矢志不渝? ?俨然?? 谈笑风生???? ?D.忠贞不渝 俨然 谈笑自若
【解析】①“矢志不渝”指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忠贞不渝”指忠诚坚贞,永不改变。“矢志不渝”强调立誓的坚定,“忠贞不渝”强调忠诚,此处不如“矢志不渝”更准确。②“俨然”,非常地像;“诚然”,确实如此。“俨然”准确。③“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
C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 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田畴之上、天地之间, .▲ 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①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②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③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
④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⑤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⑥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
A.①②⑥③⑤④??B.⑤②①⑥③④ C.①②⑤④③⑥ ?D.⑤①②④③⑥
【解析】⑤总领出“金黄”,后面的“金黄”才不突兀,①⑥都不能排在⑤前面,故而A、C可以排除。风吹来引起金黄的起伏,由远及近,视觉效果越来越壮观,以此逻辑,应为④③⑥的顺序,⑥句的“波涛”进一步增强为“骇浪”,与下文连接符合逻辑,故而最终能确定为D。
D
3.下列楹联与名山,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面壁十年求道力,渡江一苇济时心。
②黄水昆仑泻浩荡,太华巨掌摩苍穹。
③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④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
A.①嵩山②泰山③华山④衡山 B.①嵩山②华山③泰山④衡山
C.①衡山②华山③嵩山④泰山 D.①衡山②嵩山③泰山④华山
【解析】①“面壁十年”“渡江一苇”都是达摩祖师的故事,此为嵩山少林寺面壁亭的对联;②“黄水”指黄河,“太华”即华山,黄河边上正是华山,“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即为证;③“鲁”“齐”“东海”“西河”都指向东岳泰山;④“北望”“四岳皆吾友”可知是南岳衡山了。)
B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通过访贤,周人起用了伯达等八个有才能的人。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八士以“神弃殷商,天助周兴”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后来随国师姜子牙攻下了都城朝歌,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与敌军肉搏。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八士可谓功不可没。
A.周人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积极纳谏,成就灭商大业。
B.八士作为谋臣通过贡献智慧,帮助武王取得最终的胜利。
C.八士具智勇兼备之才,在灭商建周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
D.八士积极参战,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最终成就历史伟业。
【解析】本文段强调“八士”,而非“周人”,对象不当,故排除A;B、D分别各从智、勇单方面概括,不全面;根据文中最后一句总结句与行文内容,C项最为准确完整。
C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译文】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入选御史,等到考察选用的任命下来,做了中丞。
熹宗初年,李选侍占据乾清宫,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在九月初一日就随即呈上了一道请她搬出乾清宫停止封号的奏疏,李选侍十分愤怒。左光斗改任大理丞,升职做了少卿;过了一年,任职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当时,赵南星做冢宰(吏部尚书),(朝中)那些奸邪小人仓猝惊愕,就想借助魏忠贤的势力。
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矫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自分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
【译文】附带呈上朝中官员名单,某人应该先被罢黜,某人应该最后围击,某人应该正面弹劾,某人应该借力打倒,布画安排全部妥当。这时候左光斗已经草拟了魏忠贤的三十二条死罪想启奏皇上,却被家奴福生泄露了出去,魏忠贤假托圣旨削除罢免了他的官职,左光斗回家了。在任十八年,他清贫得囊中如洗。
他料想被掌权的奸人(魏忠贤)所忌恨,绝无生还的可能,却苦于没有办法来告诉年老的父母,就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中示意妻子。妻子心里知道了,就向左光斗的母亲讲述东汉范滂母亲勉励儿子(慷慨赴死)的旧事,左光斗的母亲也因此勉强地做出欢欣的样子。
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速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译文】那些奸佞的宦官假托诏书下达逮捕命令,官府的捕役到了桐城,左光斗神情气度坦荡,只是私下里告诉子侄们说:我父母都岁数很大了,怎么跟他们道别啊。至于妻子孩子们都围着他哭泣,他也没有回头。勉励子侄们要读书行善,几千乡里人,为他祭祀神灵想要击打官府捕役,左光斗竭力制止了他们,说:你们这样做会加速我的死亡。囚车出城,各位父老子弟拥聚阻拦对天哭嚎,举香到头顶朝京城方向参拜祈祷,又参拜请求官府捕役,官府捕役也替他流泪。(诸位父老子弟)又暗中约集了几百人,准备去宫阙下拜伏呈上奏疏,左光斗用利害关系劝告说服,他们送行到黄河边上才回去。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累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译文】左光斗到了京城,被交付镇抚司严刑拷问,体无完肤。判罪为贪污两万两白银。被害的那天夜晚,长虹横亘天空,乡里有星陨落,亮光闪闪像斗一样大。三天后尸首抬出来,肢体骸骨都断裂了,面色还像活着一样。因为这次行为,左光斗的哥哥左光霁受连累被处死,他母亲为他哭泣而死,他弟弟左光先、左光明屡遭凶险几乎丧命,他的学生被逮捕的有两人。威胁恫吓要诛灭他全族,一天之内几十次惊吓,他变卖完家产抵偿栽赃,还不满一千两。整个家人兄弟辈凑集资产,也不满一万两。受到株连的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没有一人幸免。牢狱里挤满了人,道路上还络绎不绝,才凑齐两万两的数目。思宗(崇祯皇帝)即位,诛杀叛逆的太监(魏忠贤),颁布诏书优厚抚恤(左光斗),庇荫他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为他祭拜安葬,另外追赠他太子少保的官职,给予三代诰命的封号。士人百姓联合请求为他建庙祭祀来劝勉世人,苏州一带那些管事的人都多少不同地捐助了资财。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矫旨削夺 矫:假托
B.自分为权奸所忌 分:分类
C.是速我死也 速:加速
D.兄光霁累死 累:牵连
【解析】分:料想。 《汉书 苏武传》“自分已死久矣。”
B
原文:“自分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原文】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
D
【解析】“比对”原文,还荫庇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5分)
【参考答案】当时,赵南星做冢宰(吏部尚书),(朝中)那些奸邪小人仓猝间感到惊愕,就想借助魏忠贤的势力。
【评分说明】 “为”“群小”“错愕”“乃”词义1分,文意通顺1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5分)
【参考答案】(诸位父老子弟)又暗中约集了几百人,准备去宫阙拜伏呈上奏疏,左光斗用利害关系劝告说服,(他们)送行到黄河边上才回去。
【评分说明】“伏阙”“譬”“反”词义和“公譬以利害”句式各1分,文意通顺1分。把“阙”译为“宫门”“宫殿”亦可,把“公譬以利害”译成“把利害关系说清楚”亦可。
[老师有话说] “譬”翻译成“晓瑜、使……知晓”“明白”也解得通。
8.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①不畏权势;②廉洁奉公。
(每点2分。答出“忠于朝廷”,“爱护百姓”给1分。)
【备考建议】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2.仔细审题,寻找答题区间。
3.根据指向,精准筛选信息。
4.按照要求,准确组织答案。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9.请简要分析本诗前四句的作用。(5分)
10.诗歌中间六句(“载酒五松山……流光畏蹉跎”)描绘了哪些场景?(6分)
读懂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补充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
江左:即江南。
若:汝,你。奈若何:谁能和你相比。
仲文:指晋人殷仲文。据《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颧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
颓然:感伤之意。《白云歌》:又名《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
“中天’’二句:谓月过半空,已向西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流光”句:谓光阴似箭,令人忧愁。
“连峰”句:形容别离后将相隔万水千山。郁:阻滞。嵯峨:山高峻貌。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大意解读】
秀美的容色多生在南国,你风雅潇洒,真令人无话可说。殷仲文一去而不回还,唯有你独立于世,激扬清波。带着酒来到五松山上,醉中高唱《白云歌》。中天的月亮已经偏西,但仍遥隔万里拜访你我。手把酒壶流连这轮明月,唯恐把大好的时光蹉跎。明天你就会离我而去,只剩下高峻的山岭连绵不绝。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①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
注:①仲文,殷仲文。《晋书?殷仲文传》云“有才藻,美容貌”。
9.请简要分析本诗前四句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①前两句用反问句式,后两句把殷淑比作殷仲文,表现了殷淑的才貌非凡;②赞赏殷淑,为下文表现惜别作铺垫。(第一点3分,第二点2分)
精准解读,规范答题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五松山送殷淑 李白
……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
10.诗歌中间六句(“载酒五松山……流光畏蹉跎”)描绘了哪些场景?(6分)
精准解读,规范答题
【参考答案】①载酒歌吟;②月下相聚;③抚酒抒怀(感喟,感慨,叹息)。(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
(2)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 ▲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5)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7) ▲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牢骚太盛防肠断, ▲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来吾道夫先路 (2)则素湍绿潭 (3)金樽清酒斗十千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泣孤舟之嫠妇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君子和而不同 (8)风物长宜放眼量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甲渔村在每年初雪降临的黄昏捕捞泪鱼,是为了消灾祈福。人们在寒冷的夜晚安慰了一条条悲伤的鱼,便也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B.胡会告诉吉喜:“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这是吉喜古稀之年仍然单身的直接原因,而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
C.这篇小说充满了北国情调,对景物描写生动贴切,如“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
D.作者描绘的一条神秘的河流——逝川,它会发出呜咽之声,是一条时间之河,也是一条生命之河,见证了世间的欢乐悲苦。
【原文】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曾在某一年捕泪鱼的时候告诉吉喜没有娶她的原因:“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
B
【解析】“比对”原文,“根源却在于吉喜保守落后”错。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逝川》,完成12~14题。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逝川》,完成12~14题。
13.请简要分析吉喜这一人物形象。(6分)
【参考答案】①勤劳能干:能捕鱼,会接生,“什么都会”;
②孤单悲苦:至古稀之年仍孤身一人;
③乐观坚韧:面对不公,她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
④善良:愿意为村里的女人们接生,哪怕耽误祈福。
(每点2分,三点即可)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逝川》,完成12~14题。
14.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2019届南通高三二模)
阅读《五叔春荆》,完成12~14题。
1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前几年,我和三叔归到故乡扫墓,我们立在阴沉沉的松柏林下,面前是一个圆形墓,墓石上的字,已为风雨所磨损,但还依稀的认得出是“亡儿春荆之墓”几个大字。我黯然的站在那里,山中无比的寂静,乌鸦呀呀的由这株树飞到那株树上去。
答 题 建 模
(2019届南通高三二模)
阅读《五叔春荆》,完成12~14题。
1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追 问:写什么 ?
①墓石上磨损的大字
②墓地环境
③我黯然的站
怎么写 ?
为什么 ?
①墓石上磨损的大字 与开头照应
②墓地环境 渲染 哀景哀情
③我黯然的站 描写
①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②渲染悲凉凄清氛围 哀景哀情
③表达了对五叔的思念和对他早逝的痛惜
小说意图表现什么
?
答 题 建 模
阅读《逝川》,完成12~14题。
14.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
【开头】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渔妇们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时人们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结尾】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参考答案】①吉喜把泪鱼放回逝川,与开头“渔夫们放泪鱼入逝川”相呼应,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拖、跪伏、喘着粗气、瘦骨嶙峋”等细节描写,富有画面感,具有感染力;③表现了吉喜的疲惫与感动,吉喜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回报;④升华主旨,体现作者对人性的礼赞。(每点2分,三点即可)。
答 题 建 模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中国戏剧的无形剧本》,完成15~17题。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苍古之境被称为画之老境,是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很少有人能攀及。
B.好比人进入老年,历经世事之后趋于平淡,苍古之境是在衰老的外表下蕴藏着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C.中国画在选材上偏好寒天雪地和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也利于表现苍老之境。
D.追求苍古之境,不是提倡复古和眷恋逝去,而是创造全新生命境界,体现对宇宙意识、生命精神的追求。
【解析】原文第1段说“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此处曲解文意。
A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风格乃文学之大体》,完成15~17题。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邵梅臣的话“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意在论证中国画中要实现苍古之境是极其困难的。
B.《潇湘奇观图》的“混元”,将艺术触角指向生命创化的根源,论证了中国画家内心在追求苍古之境。
C.文章举“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例子,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
D.文章将唐人绘画风格与五代北宋绘画风格加以比较,意在阐明五代北宋绘画更利于表达苍古之境。
【解析】原文第7段说“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举例是为了证明上述看法,此处弄错材料和观点的对应关系。
C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17.请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高峰”的内涵。(6分)
3段:画之古境,追求的是生命时间的最高峰。
4段: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
5段: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如……“混元”即体现出生命造化的特点。
6段: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
【参考答案】①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就是秋末和严冬;②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就是生命创化的根源处;③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就是枯老。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支付宝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B.针对马来西亚的全民交通卡TnG卡,支付宝团队找到其需求和痛点,通过研发,最终逐步实现了支付、转账、买机票等常见应用。
C.中国的移动支付增速2016年达到最大,而2018年近6亿的移动用户中,则有57%的用户用移动支付参与实体零售购物。
D.生物技术支付虽然便捷,但它是以云端数据的安全存储为前提,一旦云端生物数据库信息泄露,这种支付就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C
【解析】此类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区间”,仔细比对,看是否与选项一致。“材料二”中表2:57%不是用户,是“主要场景使用率”。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表2: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主要场景使用率统计情况
57%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支付宝研制的电子钱包间的区块链跨境汇款,可有效解决银行网点覆盖面不全,网民急需跨区域汇款的实际困难。
B.移动支付目前主体是直接用于生活消费,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接用于理财、转账等金融活动可能逐步增多。
C.生物识别技术中,声纹技术因采集设备的硬件成本低廉、伪造难度高,很可能继指纹、人脸之后,最快得到应用。
D.市场的交易支付,经历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扫码支付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刷脸支付阶段,简便快捷。
【解析】此类题,尤其要注意概括的跨度多的项和逻辑推理分析项,错误率比较高。“移动支付”与“扫码支付”是种属关系。
D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20.我国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发展迅猛,影响世界;②用户多,增幅快;③方式多样(适用范围广);④使用便捷。(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材料一】(1段)“移动支付不仅在国内风生水起,它还正迅速铺向全球,改变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商业业态,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材料二】(2段1-2行)“目前,1+9个“支付宝”已服务全球超过9亿人。晚于支付宝10年的微信支付,目前支持的世界币种已涵盖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等16个币种,跨境业务也已支持4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接入”
服务当地人的本地钱包,通过“技术输出+合作伙伴”的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对于移动支付,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习惯、市场痛点都不一样,每到一地都要非常专注地研究如何解决当地用户的痛点,采取“一地一策”。马来西亚……菲律宾……
【材料三】(1段)“移动支付市场在经历了扫码支付的迅速发展之后,生物技术逐渐引入其中,比如采用刷脸支付,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支付。”
【方法指津】这类筛选抽取信息题难度较大,失分也较多。要围绕题干准确的筛选抽取合乎要求的信息,摒弃次要和无关的信息;答案在文中,要用“摘取、合取、自撰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答案。
整体感知,规范答题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
寻常的大米粒
普通的玉米粒
烈火炙烤
颠簸碰撞
压力增强
历经
美味的爆米花
呈现出
黝黑的密闭手摇炉
放入
为什么?
审 题
立 意 ?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
①成功往往要经历磨砺;②压力促成升华;③环境可以促进成长。
立 意
说明:立意为碰撞、时机者,判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