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31 18: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我国很多地方在姑娘出嫁时往往娘家要陪送嫁妆,嫁妆在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它们是一般家庭中的高级消费品,被看作是当时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你们知道这“四大件”指的都是什么吗?
缝纫机
手表
自行车
收音机
电视机
洗衣机
电冰箱
空调
电话
住房
电脑
汽车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以及交通、通信方面的逐步完善。
2.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发展
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1
3
5





4
2

中山装
列宁装
50年代
60、70年代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人人爱穿绿军装

70年代
凭票供应


正装
休闲装
运动装
中西式礼服
日常服饰
如今,各种场合
各种款式
各种材料
……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饿”的年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和窝窝头

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解决温饱奔小康
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座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饕餮盛宴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涨,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菜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减肥。

绿色饮食
当今人们开始呼应健康的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的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上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概念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清醒而及时的迈上了一个台阶。

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
1、早上醒来,应该喝一杯水?
2、饭后宜吃水果?
3、空腹时不宜喝牛奶

4、炸薯条、炸鸡腿、巧克力好吃可多吃?
5、汽水、可乐类比白开水更营养?
6、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7、每天应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8、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小结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
父辈的童年印记

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

筒子楼的公共区
这里是爷爷奶奶童年记忆的开始……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我们拥有更多的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拆迁”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城市和农村区域规划的部署,很多家庭借着拆迁的浪潮,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
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
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
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
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
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
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20世纪70年代,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并称为“四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自行车的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了真正的“自行车王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轿车随处可见,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好了。














便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_______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较快发展,建立密集公路网,设立公路大桥,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居
______前列
民用航空: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_______,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_____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轨道交通
第二位
世界
航线
直通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曾经的“通信难”
受访人:庞伯
年纪:70多岁
住址:中山市城区大柏山
上世纪70年代末,“要给香港的亲戚通个电话真不容易,没有五六个小时的等候是轮不到你打电话的。”打电话去香港还得到县级的电话局,先交押金,再排队。当时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但押金就要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
“很少打电话,除非是遇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稿源:《南方都市报》

曾经的“装机贵”
受访人:钊哥
年纪:52岁
住址:中山市石岐区
1979年,市民主要的联系方式是寄信,遇到紧急事情就发电报,电话很罕见,父亲所在的国有纸厂也仅有一部电话,是手摇式的。1985年,迫于工作需要,钊哥家装了电话,装机费就200多元,“不吃不喝也差不多要攒一年的钱才能装”。
稿源:《南方都市报》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住址:唐县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1、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___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____________,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全球
快捷和简便
思想观念
通信: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通信条件落后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1
3
5





4
2


便

得更加……
互动探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
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当堂反馈
1.“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2.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的是(

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C
5.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6.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D
D
7.“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8.各种票证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B
D